【題目】一架飛機從甲地(60°N、100°W)起飛,沿最近航線勻速飛行,8小時后抵達乙地 (60°N、80°E)。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飛機途中航向
A. 先向南后向北 B. 先向北后向南
C. 先向西北后向西南 D. 先向東北后向東南
【2】這架飛機若以同樣速度,沿60°N緯線飛行,抵達乙地大致需要
A. 16小時 B. 12小時 C. 20小時 D. 24小時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世紀60—70年代,數以萬計的轉業軍人和知識青年奔赴北大荒墾荒造田,使這塊沉睡的荒蕪之地變成了世界聞名的“北大倉”,成為中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北大荒發展農業的主要制約因素是( )
A. 水源不足 B. 地形崎嶇 C. 熱量不足 D. 土壤貧瘠
【2】“北大倉”的發展方向應是( )
A. 全面推進退耕還林與退耕還草
B. 發揮全國最大商品糧基地的優勢,繼續擴大糧食種植面積
C. 大力提高機械化水平,促進農業現代化
D. 開發利用與治理保護相結合,在改善生態環境的基礎上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表為北半球年總輻射隨緯度的分布表(可能總輻射:考慮了受大氣減弱之后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有效總輻射:考慮了受大氣和云的減弱之后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據表完成(1)~(2)題。
緯度(°N) | 64 | 50 | 40 | 30 | 20 | 0 |
可能總輻射(W/m2) | 139.3 | 169.6 | 196.4 | 216.3 | 228.2 | 248.1 |
有效總輻射(W/m2) | 54.4 | 71.7 | 98.2 | 120.8 | 132.7 | 108.8 |
(1)影響可能總輻射量的主導因素是( )
A.緯度
B.地形
C.大氣環流
D.洋流
(2)導致表中最大有效總輻射量形成的主要原因( )
①緯度低,正午太陽高度角大,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多
②多晴天,云層的削弱作用弱,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多
③緯度高,白晝時間長,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多
④云層厚,保溫效應強,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多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良渚古城遺址”被確定為國家2019年世界文化遺產中報項目,良渚文化距今約5300年,農業生產以犁耕為主.并且擁有大型水利系統,所處的長江下游太湖地區是我國稻作農業的最早起源地之一。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歷史上良渚地區種植水稻的優勢區位條件有
①耕作技術先進②水源充足 ③全年高溫多雨 ④臺風頻次少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該水利系統的主要功能是
A. 運輸和供水 B. 護城和旅游 C. 排水和灌溉 D. 提水和蓄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近年來,中國清潔能源發展中棄風(風能發電)棄光(光伏發電)等現象不斷蔓延,且呈加劇態勢。僅20 16年前三季度,新疆、甘肅棄風率分別高達41%和46%;西部五省區棄光率為19.7%,其中新疆棄光率為32.4%,甘肅棄光率為32.1%.與此同時,東部地區的海上風電卻正在穩步推進。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與西部地區相比,東部地區開發海上風電的優勢在于
A. 風電資源更豐富 B. 發電成本更低 C. 建設難度更小 D. 接近負荷中心
【2】破解西部地區棄風棄光困局的主要途徑有
①在西部地區鼓勵“以電代煤、以電代油、以電代氣”②積極推進跨區交易及電網調度
③推進科技創新,降低風電、光電的發電成本 ④加大政策扶持、財政補貼的力度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收集旅游信息是出游前的準備工作。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下列選項中,屬于應收集的旅游信息的有( )
①景區景色 ②景區內外交通狀況 ③最佳游覽時機 ④花費和周邊旅游點狀況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2】下列選項中,屬于收集旅游信息的渠道的有( )
①聽親戚介紹 ②通過媒體、雜志等的介紹
③通過互聯網查詢 ④通過咨詢旅行社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3】通過互聯網查詢旅游信息具有的最主要特點是( )
A. 方便、快捷 B. 易被釆納、接受 C. 直觀、詳盡 D. 生動、形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環境保護】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清明祭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隨著清明假日的實施,回家掃墓的人越來越多,祭祀用品也不斷推陳出新,但由此產生一系列的問題。
請說明不合理的祭祀會產生哪些環境問題,并提出合理的建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 世界銀行和世界貨幣組織1997年年會發布的《碧水藍天——展望21世紀的中國環境》的研究報告中稱:“從1995年到2020年,最大城市的大氣質量總體有所改善……”
材料二 據國內15個城市軌道交通規劃,2010年,我國新建軌道交通項目總長度近1 300千米,北京、上海、廣州三座城市規劃以每年40千米的速度建設軌道交通項目。
【1】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國正致力于改善在城市化進程中產生的問題是( )
①大氣污染 ②綠地面積少 ③交通擁擠 ④就業困難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2】修建城市輕軌鐵路,除了能改善城市交通,還可以( )
A. 改善城市的景觀 B. 提高城市居民的經濟收入
C. 改善城市的環境質量 D. 調整城市的經濟結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旅游地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普通人去南極,不再是夢想。南極雖然冰冷,但是這里的旅游業卻一片火熱,每年都有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奔赴冰雪世界,尋找最不同尋常的旅行體驗。近年來,南極旅游人數持續上升。旅客登上南極大陸時需要注意的最重要一條規則:除了腳印,什么都不要留下!除了回憶,什么都不要帶走!旅行是一場體驗,來過就來過了,為什么一定要留下或帶走點什么呢?在無國界的純凈的南極大陸,在可能有世界各國游客的旅行中,發生這種事情,一定是丟人丟到全世界的!
分析去南極旅游的最佳時間和制定這條規則的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