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伊塞克湖位于天山北麓,終年不結冰,風光獨特,以“熱湖”著稱,湖水含鹽量較高,故又稱“鹽湖”。在湖中乘船,北岸的雪峰,在云霧中時隱時現,顯得靜謐和神奇。下圖為伊塞克湖位置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影響伊塞克湖冬季不結冰的因素是 ( )
A.緯度
B.洋流
C.大氣環流
D.地形
(2)下列關于伊塞克湖鹽度的時空分布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東部鹽度高于西部
B.表層鹽度高于底部
C.表層鹽度冬季高于夏季
D.表層鹽度春季低于秋季
(3)伊塞克湖沿湖地區云霧繚繞,其主要原因正確的是 ( )
A.風力較大,從周圍高山飄流至此
B.海拔較高,氣溫較低,水汽遇冷凝結成云霧
C.湖面終年不結冰,湖水蒸發量大,水汽充足
D.受來自大西洋的西風影響,降水多,空氣濕潤
【答案】
(1)D
(2)C
(3)C
【解析】根據伊塞克湖的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分析,該地位于溫帶大陸內部,不受洋流影響,有結冰期。距大西洋較遠,受西風影響小。北部高大山脈,阻擋冷空氣入侵,所以冬季不結冰。湖泊東有河流注入,水量較大,所以鹽度小于西部。冬季降水量少,且氣溫低,流入湖泊的河流水量少,所以表層鹽度冬季高于夏季。受夏季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補給,湖泊秋季水位高于春季,表層鹽度秋季低于春季。結合霧的形成條件分析,受地形的影響,冬季氣溫較高,湖水不易結冰,夏季氣溫高,湖水蒸發量大,水汽充足,遇冷容易成霧。(1)伊塞克湖大約位于42.5°N,緯度較高,不是不結冰的原因,A錯。深居大陸內部,不受洋流影響,B錯。距大西洋較遠,受西風影響小,C錯。北部有高大山脈,能阻擋冷空氣入侵,所以冬季不結冰,不結冰的主要因素是地形,D對。(2)圖中東部有河流流入,有山地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補給,河流水量大,西部缺少河流注入,東部鹽度小于西部,A錯。由于鹽類物質密度較大,下沉明顯,所以深層鹽度高于表層,B錯。冬季降水量少,且氣溫低,流入湖泊的河流水量少,表層鹽度冬季高于夏季,C對。湖泊因夏季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補給,秋季水位高于春季,表層鹽度秋季低于春季,D錯。(3)霧形成需要凈風天氣,風力大不易形成霧,A錯。盆地底地形,氣溫較周圍高,B錯。受地形的影響,冬季氣溫較高,湖水不易結冰,夏季氣溫高,湖水蒸發量大,水汽充足,遇冷容易成霧,C對。該處為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較少,D錯。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菠蘿對土壤的適應性強,喜疏松、排水良好、富含有機質,PH值為5~5.5的沙質土壤或山地紅壤,中國最大的菠蘿生產基地在廣東徐聞縣,徐聞縣以火山熔巖臺地及火山丘陵為主的緩坡臺地地貌為主,土質大部分為磚紅壤,生產了中國近一半菠蘿,也制造了中國罕有的壯觀美景——“菠蘿的!保鼛啄,除了種植菠蘿以外,徐聞縣所在的湛江地區還發展了規模龐大的菠蘿加工產業,將菠蘿加工成果汁、果酒、罐頭等,此外菠蘿的葉還可以做紡織材料、根可以提取菠蘿酶,加工成保健藥品和化妝美容品。
材料二 下圖為中國菠蘿主要種植省區示意圖。
(1)試解釋徐聞縣成為“菠蘿的!钡耐寥罈l件。
(2)分析徐聞縣所在的湛江地區菠蘿加工產業規模龐大的原因。
(3)為以菠蘿種植為基礎的徐聞縣經濟進一步發展提出建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考古界人士常說:“漢墓十室九空”!俺梁;瑁浅恰痹谯蛾柡吜鱾髁1600多年。近年來,鄱陽湖出現了史上少有的低水位,讓;韬钅钩尸F在人們面前。下圖為鄱陽湖周邊地區地質剖面圖。完成下列各題。
(1)關于圖示區域的地質活動描述正確的是( )
A.圖示范圍內的巖石均是沉積巖
B.廬山的隆起主要是斷裂抬升
C.圖示地質過程中,鄱陽湖湖心西移
D.P地的地質地貌是背斜谷
(2)結合材料判斷,海昏侯墓保存完好主要得益于( )
A.地殼運動,沉入湖底久
B.地質穩定,環境變遷小
C.加強保護,人為破壞少
D.巖性堅硬,外力侵蝕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A類題】下圖為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甲、乙兩處的晝夜分布示意圖,其中陰影部分表示黑夜,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甲處放大的圖,地球的自轉方向為___________ (順/逆)時針。若以太陽為參照物,則地球自轉一個周期的時間長度為___________小時。
(2)地球公轉至甲處時,A、B、C三地中晝長最長的為______,正午太陽高度最小的為___________,
地方時為6:00的經度為___________。與北京日期相同的地區約占全球面積的___________。
(3)地球公轉至乙處時,乙放大圖中D點的晝長為___________小時,D點的日出時刻為___________時。
(4)若圖中E地的地理坐標示為(70°N,120°W),此時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圖所示國家為內陸國家,國土面積約2.6萬平方千米。境內多山,有“千丘之國”的稱謂。大部分地區年平均降水量1 000~1 600毫米。由于長期糧食不足,2009年開始從中國引進水稻種植技術,并獲得成功。該國礦物能源非常短缺,電力資源以水電為主。右圖為尼亞瓦龍古河上的Nyabarongo水電站及其多年各月平均發電量變化曲線圖。
(1)說明材料中水電站多年各月平均發電量的變化特點。
(2)綜合開發可以促進流域發展,根據材料分析尼亞瓦龍古河綜合開發利用的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塔爾沙漠位于印度河平原東部,夏季季風的濕潤氣流在它的東邊不遠經過,但是卻沒有一滴雨水降落到這個沙漠來。歷史上印度河曾蘊育了古印度的文明。
材料二 下圖為亞洲局部地區地形圖
材料三 下圖為印度年降水量分布圖
(1)據圖描述印度年降水量分布特點。
(2)據材料推測可能形成M地沙漠的成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A類題】下圖為世界局部洋流分布示意圖,①②③④代表不同的洋流,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洋流①②③④構成的環流圈呈___________ (順/逆)時針方向流動,其中主要受盛行風驅動形成的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填序號),屬于寒流的為___________ (填序號)。
(2)M、N海區更易形成漁場的為___________,理由有___________。
(3)若船只由甲地前往乙地,洋流對該航行過程的有利影響有___________,不利影響有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世界兩個區域海陸分布簡圖(陰影代表海洋),回答下面小題:
【1】根據地理坐標判斷,甲、乙兩地距離約為
A. 520千米 B. 5200千米 C. 6400千米 D. 4000千米
【2】Ⅰ、Ⅱ所在國描述正確的是
A. 兩國的經濟部門中都以第一產業為主 B. 兩國的人口再生產類型都是原始型
C. 兩國都以黑種人為主 D. Ⅰ所在國黃金、金剛石資源豐富,Ⅱ所在國石油資源豐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