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我國東部地區的主要鋒面雨帶,通常位于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脊線以北5~8個緯度距離處,并隨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北進南退而移動。下圖為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脊線位置示意圖。
讀圖回答下列小題。
【1】當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脊線移到圖示位置時,下面描述正確的是( )
A. 長江三角洲地區都吹東北風
B. 副熱帶高壓南側洋面已不處于臺風活動期
C. 華北地區干燥少雨
D. 臺灣海峽受上升氣流影響而多雨
【2】下列詩句描述的情景,可能出現在圖示時期的是( )
A. 黃梅時節家家雨B. 清明時節雨紛紛
C. 千樹萬樹梨花開D. 清風細雨濕梅花
【答案】
【1】C
【2】A
【解析】
我國主要降雨類型為鋒面雨,鋒面雨帶的推移規律:4-5月份在,南嶺一帶,華南雨季; 約6月份雨帶隨鋒面推移至長江流域,在江淮地區停留1個月左右,形成陰雨連綿梅雨季節; 7-8月份雨帶北移至華北、東北地區;9月份雨帶迅速南撤,10月份夏季風從我國大陸上退出,雨季結束.
【1】當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脊線位于圖示位置時,長江三角洲位于副熱帶高壓脊線的西北部,此時多盛行偏南風,A錯;副熱帶高壓南側洋面已處于臺風活動期,B錯;臺灣海峽此時正處于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下,天氣炎熱干燥,D錯;華北地區干燥少雨,故選C。
【2】四句詩句,表示的季節卻有所不同。圖示季節,長江中下游地區正處于雨季,梅雨季節雨帶位于長江中下游地區,A正確。清明節( 4月5日左右),雨帶應該位于我國華南地區,B錯;千樹萬樹梨花開表示的是初春,C排除。清風細雨濕梅花,梅花是冬季盛開,西太平洋副高不會如此強大,D排除。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我國某大城市各類土地付租能力隨距市中心遠近遞減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當①線變成②線時,住宅功能區可拓展到( )
A. 一環路B. 二環路
C. 三環路D. 環城路
【2】近年該市的工業部門大部分由城區遷移到郊區,主要原因是( )
①城區用地緊張,地租上漲
②城市交通網的不斷完善
③為了緩解城區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
④郊區廉價勞動力豐富
⑤人口向郊區遷移
A. ①②⑤B. ①②③
C. ②③④D. ③④⑤
【3】近年該市大型綜合商場和超級市場逐漸從市中心向二、三環路遷移,主要原因是
①二、三環路地租比市中心低
②市中心交通擁堵
③二、三環路人流量更大
④城市交通網的不斷完善
A. ①②③B. ②③④
C. ①③④D. 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楊花獨得春風意,相逐晴空去不歸。”飛絮最喜歡干燥、溫暖和陽光充足的天氣,當日平均氣溫達到14℃時,毛白楊的果實就開始成熟炸裂,楊絮開始飄飛。一般晴朗天氣時,上午10時至下午16時是飛絮的高發時段。下表為兩地滿足楊絮飄飛溫度條件的開始日期,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石家莊楊絮開始飄飛的平均日期較北京早的主要原因是其
A. 緯度較低 B. 晝長較長
C. 降水少、晴天多 D. 受寒潮影響小
【2】晴天10時至16時是楊絮的高發時段,其原因不正確的是
A. 太陽輻射較強 B. 氣溫較高,濕度小
C. 正午太陽高度較大 D. 氣流擾動較強
【3】鑒于楊絮對城市帶來的諸多困擾,為減少楊絮,可行的措施是
A. 大量噴灑楊絮抑制劑 B. 該種楊樹雄株
C. 坎除楊樹 D. 用水噴濕樹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重慶曾是我國人口流出最多的地區之一。下圖示意2016年重慶市各區人口的流動狀況。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2016年渝東地區大量人口流動對區域的主要影響是
A. 區域經濟發展緩慢B. 出現城區空心化現象
C. 生態環境得以改善D. 增加區際間交通壓力
【2】2016年重慶市人口流動的主要特點是
A. 具有明顯人口回流現象B. 流動人口均為青壯年
C. 流動人口生活條件較好D. 均流向經濟發達地區
【3】形成近幾年重慶市人口流動的主要原因是
A. 西部地區交通改善B. 東部沿海經濟下滑
C. 重慶人口政策限制D. 重慶經濟快速發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公元399年~412年,僧人法顯西行求法,游歷三十余國,其旅行見聞《佛國記》是現存最早關于中國與南亞陸海交通的地理文獻。下圖為“法顯求法路線示意圖”。
完成下面小題。
【1】《佛國記》中有“無冬夏之異,草木常茂,田種隨人,無有時節”的記載,其描述的區域是
A. 印度河上游谷地B. 帕米爾高原
C. 斯里蘭卡沿海平原D. 塔里木盆地
【2】法顯西行求法,游歷三十余國,從長安經獅子國、耶婆提國乘船返回中國,沿途地形氣候土壤河流植被人文景觀等差異顯著,據此人們劃分了區域,劃分區域主要目的是
A. 根據區域差異因地制宜開發B. 引導人口跨區域有序流動
C. 通過政策干預使各區域同化D. 進一步明確區域間的界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北京市城市輕軌某路段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北京修建城市輕軌的最主要目的是改善( )
A. 交通狀況 B. 居民生活
C. 城市環境 D. 城市結構
【2】與其他城市公共交通運輸方式相比,城市輕軌( )
A. 運量大,占地廣 B. 噪音大、污染大
C. 速度快、安全性高 D. 成本高、準時
【3】城市輕軌的建設最可能促使( )
A. 沿線地帶形成大型工業區
B. 城市中心商務區遷至郊區
C. 沿線站點附近商業網點聚集
D. 城市其他交通運輸方式衰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1959-2009年秦嶺山地1月0℃等溫線位置變化圖。完成題。
【1】該地1月0℃等溫線的位置總體上
A. 向亞熱帶地區偏移 B. 向海拔較低地區偏移
C. 向低緯度地區偏移 D. 向落葉闊葉林帶偏移
【2】根據圖中等溫線的位置及其變動可知
A. 甲地為山嶺、冬季平均氣溫趨于下降
B. 乙地為山谷、冬季平均氣溫趨于上升
C. 甲地海拔低于乙地海拔
D. 甲地年平均氣溫高于乙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被稱作陜西省內“小南水北調”工程的“引漢濟渭”項目,從陜西南部的漢江取水,經秦嶺隧道向北調入渭河,工程全面完工后年調水量15億立方米左右。讀“引漢濟渭”工程示意圖,回答下列各題。
【1】“引漢濟渭”工程的劣勢有( )
A. 水源地可調水量不足 B. 調水過程中水資源的蒸發損耗大
C. 需修筑的隧道長 D. 水源地污染嚴重
【2】關于“引漢濟渭”工程影響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解決渭河平原的缺水問題 B. 緩解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鹽堿化問題
C. 增加關中平原灌溉面積 D. 緩解漢江流域的旱澇災害
【3】關于漢江和渭河水文特征敘述正確的是( )
A. 都受溫帶季風氣候影響,形成夏汛 B. 受長江干流水量影響,漢江的流量更大
C. 漢江和渭河冬季都無結冰現象 D. 渭河含沙量大,漢江含沙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霧是近地面大氣層中出現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種天氣現象。當暖濕空氣經過寒冷的下墊面時,就易形成霧。下圖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霧,并影響S市。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圖示海域夏季多霧的主要原因是
A. 沿岸暖流提供了充足的暖濕空氣B. 半島東側海灣海水溫度較低
C. 海陸間氣溫差異較大D. 沿岸寒流的降溫作用較強
【2】S市夏季常被霧籠罩,是因為
A. 西風影響,降水較多B. 夏季降水少,氣溫較高C. 高壓控制,風力較弱 D. 環境污染嚴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