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下表,回答以下問題。
1975年~2001年自然災害發生次數統計(%)
注:表中數據為各大洲各類災害發生次數占全球總次數的比重。
(1)非洲和大洋洲的地質類災害發生次數的比重在各大洲中較小,試分析原因。
(2)非洲的生物類災害發生的次數所占比重較大,試分析其原因。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單元雙測同步達標活頁試卷高二 地理(上) 題型:022
讀下表,回答有關問題。
1996年我國主要旅游城市接待境外旅游人數
(1)1996年北京市接待外國游客人數最多的城市,試從以下幾方面分析其原因:
景點的游覽價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通位置及其通達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區接待能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996年深圳接待旅游人數的總數超過北京,而接待外國人的人數遠遠低于北京,試推測深圳的游客主要來自________,深圳接待這部分游客較多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下表,回答以下問題。
1975~2010年自然災害發生次數統計(%)
災害類型 | 非洲 | 美洲 | 亞洲 | 歐洲 | 大洋洲 | 各類型總計 |
氣象類災害 | 11.9 | 19.0 | 27.1 | 10.0 | 4.3 | 72.3 |
地質類災害 | 0.9 | 3.7 | 7.8 | 2.7 | 0.9 | 16.0 |
生物類災害 | 6.7 | 1.2 | 3.1 | 0.5 | 0.2 | 11.7 |
各大洲總計 | 19.5 | 23.9 | 38.0 | 13.2 | 5.4 | 100 |
注:表中數據為各大洲各類災害發生次數占全球總次數的比重。
(1)亞洲發生次數在各大洲中居首位的災害類型是什么?世界上發生頻次最高的災害類型是什么?
(2)非洲和大洋洲的地質類災害發生次數的比重在各大洲中的比重較小,試分析原因。
(3)非洲的生物類災害發生的次數所占比重較大,試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1年江西省南昌二中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10分)讀下表數據資料,回答以下問題:
(1)分組年齡死亡率中,甲組比乙組 (高或低)。(2分)
(2)總人口死亡率中,甲組比乙組 (高或低)。(2分)
(3)產生上述反差現象的原因是 。(2分)
(4)一般來講,甲屬于 國家,乙屬于 國家。(發達或發展中)(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2003年9月26日,日本北海道發生里氏8級強烈地震,震源位于海平面以下約60千米處,隨后又發生25次有感余震,其中最強烈的余震為里氏7.1級,海岸附近形成了2米高的海嘯,海嘯將一些漁船涌到陸地上。宮城縣筑館一處山體滑坡,北海道一座煉油廠發生火災。
讀下圖表,回答有關問題:
震級、震源深度與烈度關系
(1)表中h和Ms分別表示________、________;試分析烈度與這兩個因素之間的關系。
(2)圖中A地位于震中,假如當地震發生時產生的地震波以8.0千米/秒的速度向外傳播。那么位于B處的某海輪將于地震發生后多少時間內有震感
A.20秒 B.30秒
C.40秒 D.50秒
(3)本次強震誘發了海嘯、滑坡和火災等災害的發生,這說明人類面臨的災害的發生具有一定的________性。認識這一特征,對________________有重大意義。
(4)按照板塊構造理論,分析說明日本大地震產生的原因。
(5)下列地震地區與日本北海道位于同一地震帶內的是
A.土耳其地震 B.厄瓜多爾地震
C.阿富汗地震 D.西雅圖地震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