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我國甲、乙兩盆地山河分布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示E山脈北坡自然帶譜較F山脈東坡自然帶譜簡單得多,其主要原因是E山脈北坡
A. 相對高差較小,水熱條件的變化不明顯
B. 地形坡度較陡,不適宜不同植物的生長
C. 降水太少,不具備森林生長的水分條件
D. 人類活動較密集,自然帶譜的破壞較嚴重
【2】與乙盆地相比,甲盆地發展種植業的優勢條件是
A. 熱量豐富 B. 光照充足 C. 地形平坦 D. 土壤肥沃
【3】甲、乙兩盆地發展工業都具備的有利條件是
A. 技術力量雄厚 B. 常規能源資源豐富
C. 水陸交通便利 D. 靠近國內主要消費市場
【4】下列關于我國西北地區地理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 )
①地形以山地為主,新疆的地形有“三山夾兩盆”之說②塔里木河為我國最長的 內流河,位于準噶爾盆地內③灌溉農業為本區的特色,河套平原、寧夏平原被 譽為“塞外江南”④內蒙古高原東部的草原為我國最好的草原 之一,我國著名的三河馬、三河牛就生長在這里。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
【1】C
【2】B
【3】B
【4】B
【解析】
【1】圖示E山脈北坡自然帶譜較F山脈東坡自然帶譜簡單得多,其主要原因是E山脈北坡位于塔里木盆地邊緣,降水太少,不具備森林生長的水分條件,C對。山脈的相對高差較大,A錯。地形坡度不是自然帶類型少的原因,B錯。人類活動少,自然帶譜的破壞較少,D錯。
【2】與乙盆地相比,甲盆地降水少,晴天多,發展種植業的優勢條件是光照充足,B對。乙盆地的緯度低,熱量豐富,A錯。甲盆地在地形、土壤方面沒有優勢,C、D錯。
【3】甲、乙兩盆地發展工業都具備的有利條件是常規能源資源豐富,甲石油、天然氣豐富,乙水能、天然氣豐富,B對。甲地技術力量弱,A錯。甲地無水上交通,乙地受山地影響,對外交通不便,C錯。距國內主要消費市場遠,D錯。
【4】我國西北地區地理特征是地形以高原、盆地為主,①錯。塔里木河為我國最長的 內流河,位于塔里木盆地內,②錯。灌溉農業為本區的特色,河套平原、寧夏平原被 譽為“塞外江南”,③對。內蒙古高原東部的草原為我國最好的草原 之一,我國著名的三河馬、三河牛就生長在這里,④對。B對,A、C、D錯。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洋縣北部的華陽古鎮,地處秦嶺南坡腹地,境內的興隆嶺一帶氣候暖濕,有“西北小江南”的美譽。洋縣東部的黃金峽介于秦巴山地之間,屬古板塊結合部。全長約53公里,可分為上、下兩段,河道上段淺寬,下段深窄,兩岸山林茂密。漢江水流經黃金峽后由濁變清,故黃金峽有“過濾器”之稱。東漢蔡倫在洋縣首先使用樹皮制造出低廉優質紙張,受到漢和帝稱贊,造紙術得到推廣。下圖示意洋縣及周邊地區。
(1)說明漢江水流經黃金峽后水質變清的原因。
(2)從地形的角度分析興隆嶺一帶被譽為“西北小江南”的原因。
(3)間隙東漢時期洋縣發展造紙作坊的有利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馬略卡島(下圖所示)是隸屬于西班牙的一個島嶼,年降水量約400mm,大部分降水集中在9—10月,冬季海拔最高處常有霜凍。馬略卡島地下巖層具有很強的滲透性,巖層孔隙儲水豐富。島上常住人口約85萬,大約一半居住在首府帕爾馬。燦爛的陽光、砂質的海灘、優美的田園和悠久的歷史使馬略卡島成為世界著名的旅游勝地,2009年接待游客多達2120萬.旅游旺季帕爾馬機場平均每1.5分鐘起降1個架次。近年來,馬略卡島受到水資源日漸短缺的威脅。
(1)推測馬略卡島上城市用水的最主要來源,并闡述理由。
(2)指出帕爾馬在城市供水、用水過程中遇到的主要問題。
(3)阿爾庫迪亞計劃新修建兩座高爾夫球場,你是否贊同并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示意1980年至2030年我國勞動人口的增長變化(含預測)。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我國勞動人口數量最多的年份大約是
A. 2000年 B. 2010年
C. 2015年 D. 2025年
【2】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勞動人口一直維持低增長甚至向負增長轉變的原因是
A. 勞動年齡人口的死亡率升高 B. 老年人口數量大幅增長
C. 出生率長期處于較低的水平 D. 少年兒童人口數量大幅增長
【3】2015-2025年我國勞動人口數量的變化將直接造成
A. 老齡人口增加 B. 企業用工成本上升
C. 少兒比重上升 D. 人口總數減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甲、乙兩國人口年齡結構金字塔圖”圖中分別反映了兩國不同性別、不同年齡階段的人口占總人口的百分比。讀圖完成問題。
【1】【1】甲國最有可能是當今的( )
A. 美國 B. 印度 C. 日本 D. 英國
【2】【2】甲、乙兩國相比( )
A. 甲國人口出生率低 B. 乙國勞動力資源豐富
C. 甲國人口自然增長率高 D. 乙國人口平均壽命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我國西部某地區略圖,圖中左上方所示為當地鐵路沿線的草方格沙障。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P地與Q地相比,P地
①年大風日數少 ②年降水量多 ③年降雪日數少 ④沙塵暴日數多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各小題。
材料一 我國某區域圖
材料二 河套平原指內蒙古高原中部黃河沿岸的平原,地勢由西南向東北略傾斜,海拔1020到1050米。屬溫帶大陸性氣候,晝夜溫差大,地形平坦,土地肥沃。河套平原引黃河水進行灌溉,形成了塞上江南。
材料三 春雨是河套平原春季特有的一種自然災害。該地主要位于中溫帶,春小麥在該地播種面積很大。河套平原地下水位較高,當春雨過大時,對春耕生產影響很大。群眾說:“別處春雨貴如油,河套春雨使人愁”。
(1)當地政府準備在A地和B地修建水利樞紐來引黃河水灌溉,如果從可用水量和經濟性角度考慮,你認為最適合作為總的引水口的是______(填“A”或“B”),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與浙江省相比,河套平原的灌渠具有兩個特點:①灌渠密度大;②使用壽命相對較短。根據該地的自然環境特征分析原因。
(3)人們在河套平原既修建了灌渠又修建了排水渠,這主要是為了減輕________(環境問題),除此以外,人們還可以采用哪些措施來減輕該環境問題。
(4)簡述當地春雨災害對農業生產的危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澳大利亞混合農業分布圖,回答下面小題。
【1】【1】下列關于圖中混合農業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小麥種植業和牧羊業混合經營 ②甘蔗、果樹種植和養魚有機結合
③實行牧草與作物輪作 ④投入大量廉價勞動力精耕細作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2】澳大利亞東南部混合農業經營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A. 多山地丘陵,耕地面積小 B. 氣候炎熱干燥,蒸發旺盛
C. 處于大分水嶺的背風坡,降水少,水源不足 D. 土壤貧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