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荒原是一種植被低矮的地貌,包括高地上較干燥的灌木群落,以及鄉間排水不良地區較為潮濕的泥炭地。全球有75%的石楠荒原分布在英國,而且大多在蘇格蘭。下圖示意蘇格蘭位置。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1】蘇格蘭石楠荒原的原生森林植被為
A. 針葉林 B. 落葉闊葉林 C. 常綠硬葉林 D. 常綠闊葉林
【2】【2】導致蘇格蘭石楠荒原形成的主要人類活動是
A. 礦產開采 B. 城鎮建設 C. 長期農耕放牧 D. 水資源利用不當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等溫線及地質剖面圖”(下圖), 完成下列各題
【1】乙處的地形及地質構造是
A. 山地、背斜 B. 山地、向斜 C. 盆地、向斜 D. 盆地、背斜
【2】有關巖層沉積的先后順序是
①甲處先沉積,乙處后沉積 ②乙處先沉積,甲處后沉積
③上部先沉積,下部后沉積 ④下部先沉積,上部后沉積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華北平原植被生長期內林地和耕地生態區植被覆蓋度(植物地上部分投影的面積占地面的比率(%))變化趨勢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同一農業耕作區內同一作物植被覆蓋度不同,最可能是
A. 種植作物不同 B. 地形坡度不同
C. 氣候條件不同 D. 土壤種類不同
【2】根據材料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N植被春季氣溫回升,植物開始生長 B. N植被為溫帶落葉闊葉林
C. M變化是因該地河流有明顯的春汛和夏訊 D. M覆蓋度6月份出現低谷與作物輪作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1993年開始,我國逐步成為世界最主要的石油進口國。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能源資源的全球化配置是大勢所趨。我國石油(原油)資源區域間的流動是區域資源調配和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保證。結合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 我國各區域石油資源平衡類型圖
材料二 我國石油資源流場分布圖
(1)在我國石油資源平衡類型中,石油資源生產省區一般屬于__________的類型,而石油資源的消費省區則屬于__________的類型。
(2)我國石油資源總體分布格局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點,因此,我國石油資源最主要的流動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當前,在我國石油資源流場中,石油運輸的主要方式是(多選) ( )
A.鐵路運輸 B.管道運輸
C.遠洋運輸 D.內河運輸
E.公路運輸 F.航空運輸
(4)“珠三角改革發展規劃綱要”指出,珠三角要集約發展石化產業,力爭形成世界先進水平的特大型石化產業基地。試指出在全球化背景下,廣東省在我國石油資源流場中的地位,分析其發展成為特大型石油化工產業基地的優勢區位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1722-1723年火山爆發,大量熔巖阻斷了河道,形成了5個相互連接的湖泊——五大連池。其周圍分布著14座火山,火山海拔為300米-600米;鹕胶秃匆黄饦嫵闪恕爸袊儆、世界罕見”的地質公園。下圖為五大連池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關于五大連池的特征,說法正確的是
A. 成因上屬堰塞湖 B. 性質上為咸水湖 C. 春季水位最高 D. 湖水深,湖岸陡
【2】五大連池風景區生物物種資源豐富,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A. 垂直自然帶豐富 B. 緯度低,水熱條件好
C. 人類活動干擾小 D. 火山噴發,生物演替復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6年11月30日,由中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申遺”成功時,地球在黃道示意圖上最接近的位置是( )
A. A B. B C. C D. D
【2】“申遺”成功時,太陽直射點( )
A. 位于南半球,向南移 B. 位于北半球,向北移
C. 位于南半球,先南移后北移 D. 位于北半球,先北移后南移
【3】自“申遺”成功到春分日,下列現象正確的是( )
A. 北極圈內極晝范圍的變化:大→小→大
B. 北京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變化:大→小→大
C. 北半球晝長的變化:短→長→短
D. 地球公轉速度:快→慢→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以下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太行山東麓平原地帶農業生產自然條件優越,是華北地區農業的高產區之一。下圖為太行山東麓地貌示意圖。
(1)指出太行山東麓的地貌類型,并簡析該地貌的成因。
(2)從自然條件分析太行山對東麓平原地區農業生產的有利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季風指數是季風現象明顯程度的量值,其大小反映一個地區季風環流的強弱程度。下圖示意我國東部地區1880~2000年的夏季風指數(a)和冬季風指數(b)距平(距平是某一系列數值中的某一個數值與平均值的差)值曲線。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1970-1980年期間,與多年平均狀況相比
A. 東北地區凍土厚度偏薄 B. 華北地區植物發芽較晚
C. 西北地區天山雪線偏高 D. 南方凍雨頻次偏低
【2】下列年份,我國江淮地區伏旱期不明顯的是
A. 1890年 B. 1920年 C. 1940年 D. 1960年
【3】與1900年相比,1920年黃河三角洲
A. 泥沙沉積量小,海岸線前移速度快 B. 泥沙沉積量小,海岸線前移速度慢
C. 泥沙沉積量大,海岸線前移速度慢 D. 泥沙沉積量大,海岸線前移速度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微信人口熱力圖是根據手機用戶的位置信息統計分析得到的人口密度分布圖,下圖示意我國西部某城市市區兩地一天內人口密度的變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a、b兩地的城市功能區分別應是
A. 商業區 住宅區 B. 工業區 商業區 C. 住宅區 商業區 D. 住宅區 工業區
【2】此人口密度分布圖的取得,主要借助的技術是
A. RS與GlS B. RS與GPS C. GPS與GⅠS D. 數字地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