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處內蒙古高原與河北北部山地交界處的塞罕壩,春季多大風,歷史上曾是皇家避暑狩獵之所,后因掠奪采伐和連年山火變為荒山禿嶺。新中國成立后,黨和國家重視國土綠化。1962年,塞罕壩林場從1000km之外的黑龍江孟家崗林場運來樹苗栽種,但成活率極低。隨后,林場采用高床育苗(圖11),使樹苗成活率明顯提高,栽種過程中發現南坡的成活率相對較低。經過50多年的發展,塞罕壩的森林覆蓋率從1962年的12%提高到如今的80%,當地的小氣候得以改善,霜凍發生的頻率顯著減少。
(1)說明塞罕壩林場建設初期,從孟家崗林場引進的苗木成活率低的原因。
(2)說明與平床育苗相比,寒罕壩高床育苗的優點。
(3)簡述與北坡相比,塞罕壩荒山南坡造林的不利條件。
(4)分析塞罕壩林場建成50多年后,當地霜凍發生頻率減少的原因。
【答案】(1)距離較遠,運輸時間較長;苗木易失水受損導致質量下降;難以適應當地環境。
(2)增加土層厚度,提高土溫;便于雨季排水。
(3)蒸發較強,土壤濕度較小;暴雨頻率較高,土層較薄。
(4)植被覆蓋率提高,地表熱容量增大;冬春季風力削弱,冬半年氣溫和土溫較高,出現極端低溫的概率減少。
【解析】整體分析:根據圖示分析,高床育苗增加土層厚度,利于提高土溫,也便于雨季排水。南坡是陽坡,蒸發強、侵蝕強,土層較薄。植被覆蓋率提高,冬半年氣溫和土溫較高,霜凍減少。
(1)從孟家崗林場引進的苗木距離較遠,運輸時間較長,苗木易失水受損導致成活率下降。苗木難以適應當地環境,影響成活率。
(2)寒罕壩高床育苗能夠增加土層厚度,提高土溫,便于雨季排水,提高了苗木成活率。
(3)南坡是陽坡,蒸發較強,土壤濕度較小,水分條件差。南坡是夏季迎風坡,暴雨頻率較高,沖涮侵蝕較強,土層較薄。
(4)根據材料,經過50多年的發展,塞罕壩的森林覆蓋率從12%提高到80%,植被覆蓋率提高,地表熱容量增大,冬春季風力削弱,冬半年氣溫和土溫較高,出現極端低溫的概率減少。所以霜凍發生頻率減少。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正屋正脊是指主屋屋頂最高處的一條屋脊。下圖示意海南島東北部山地地區的某鄉村正屋正脊線與等高線的關系,圖中乙地為該區域最高點,等高距為20米。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該區域的相對高差最大可能是( )
A. 70米 B. 90米 C. 110米 D. 130米
【2】海南島鄉村建筑不同于我國北方地區的坐北朝南的布局,受地形影響較大,一般背山面河。夏至日前后,站在甲處正屋的房門口能看到( )
A. 太陽從正前方山頭處升起 B. 太陽從左前方山頭出升起
C. 太陽從正前方山頭處落下 D. 太陽從右前方山頭處落下
【3】該鄉村建筑的排列是正屋沿等高線平行或與等高線有一定角度排列,這樣排列的主要目的是( )
A. 通風排水 B. 便于采光 C. 攔截水源 D. 獲得更多太陽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某類工業“收益性空間界限的區位模型”圖,企業收益等于企業產品收入減去成本費用。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該工業布局的最佳區位是( )
A. a B. c C. d D. f
【2】為了吸引投資,當地政府出臺了相關補貼政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圖中a點與b點間的距離會增加
B. 企業利潤增多,但分布范圍減小
C. 成本費用的最低值會升高
D. e點所在區域差額擴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北半球某海域某時刻海平面氣壓狀況分布圖,圖中a、b、c分別代表各自所在等壓線的氣壓值。回答下列各題。
【1】若左圖中a<b<c,則此時島嶼甲和島嶼乙中的②③④⑤容易形成降水的是
A. ②與③ B. ②與⑤ C. ③與④ D. ④與⑤
【2】若左圖中a>b>c,則右圖中能表示①處此后一段時間內氣壓變化特點的曲線是
A. Ⅰ B. Ⅱ C. Ⅲ D. 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2013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費及CO2排放情況統計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2013年一次能源消費全球占比 2013年CO2排放全球占比
【1】2013年全球部分國家一次能源消費與CO2排放全球占比不一致的主要原因是( )
A. 產業結構不同 B. 能源利用率不同
C. 能源消費結構不同 D. 產業政策不同
【2】下列四個國家中清潔能源消費占比最高的是( )
A. 俄羅斯 B. 印度 C. 中國 D. 法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1946~1964年美國出生嬰兒高達7600萬人,這個群體被稱為“嬰兒潮一代”。“嬰兒潮一代”對美國的政治、經濟、文化有著巨大的影響。下圖是1970年和2000年美國人口年齡金字塔統計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引起“嬰兒潮一代”人口高增長率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戰后經濟恢復和發展 B. 鼓勵生育的人口政策
C. 實行寬松的移民政策 D. 新時期科學技術革命
【2】隨著“嬰兒潮一代”步入中年期,美國人口增長特點轉變為( )
A. 快速增長 B. 負增長 C. 穩定增長 D. 零增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鄂爾多斯市從眾所周知的“揚眉吐氣”(羊、煤、土、氣)之城轉變為“全國投資環境百佳城市”“全國技術創新示范城市”,還建成了綠色農畜產品基地。
材料二 下圖為“鄂爾多斯市自然資源分布圖”。
(1) 鄂爾多斯市工業發展的優勢條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鄂爾多斯市工業園區的建設推動了產業集聚,企業向工業園區集聚有利于企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鄂爾多斯從粗放的畜牧業生產向綠色農畜產品基地建設轉變的社會經濟條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為促進煤炭資源的開發利用,當地積極發展坑口電站,實施西電東送工程。該工程的實施對當地的主要影響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以下關于地震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地震的威力巨大,往往引起火山噴發
B.震中所處的位置決定了一次地震震級的大小
C.地震發生時,能量以電磁波的形式向四周傳播
D.地震發生時,縱波先于橫波到達地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年6月29日到7月13日是我國第六個食品安全宣傳周。食品安全問題是老百姓最關心的話題。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下圖為我國省級行政區人均耕地差異分布圖
材料二:下表為我國部分地區大米污染事件。
(1)A、B、C三地區人均耕地水平最高的是 ,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決該地區農業生態問題的措施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從圖中信息看,A地區糧食生產中遇到的問題是 _________________ ,C地區糧食生產中遇到的問題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圖中黑點密集地區大米被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___ ,大米被污染還與 、
等環節有關。
(4)針對大米被污染的問題,政府部門應加強環境管理,其主要手段有 、 和
______________ 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