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海南省“三防辦”17日17時向媒體通報稱:今年第2號臺風“康森”自三亞登陸后,造成海南8個市縣68個鄉鎮受災,受災人口572326人,死亡2人;受災農作物面積11.64萬畝,直接經濟損失2.4億元。下圖是我國沿海某城市在一次臺風天氣過程中的風向和風力變化圖。風桿(長線段)上繪有風尾(短線段)的一方指示風向。每一道風尾表示風力2級,一個風旗表示風力8--12級。據此回答下面試題:
在圖示天氣過程中,臺風中心的移動方向是
A.由東南移向西北 B.由東北移向西南
C.由西北移向東南 D.由西南移向東北
下列關于臺風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 臺風帶來的降水有利于改善局部地區的淡水供應
B.臺風到來時,給人類帶來巨大的風能資源
C.臺風的形成與運動有利于保持地球上的熱平衡
D.臺風眼的天氣是晴天,這種現象并不能表示臺風是一個高壓系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2-2013學河北省衡水中學年高二上學期第一次調研考試地理試卷(帶解析) 題型:綜合題
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7分)
材料一 下圖為某日東亞地區等壓線(單位:百帕)分布圖,圖中虛線為鋒線。
(1)此圖所示季節為____(冬、夏)季,
此時韓國南部沿海地區的天氣狀
況 。(2分)
(2)在圖中涉及的區域范圍內大致沿130°E經線,自南向北所生長的典型植被應依次為: 林、 林、溫帶針闊混交林、 林;以上植被的變化是以 的變化為基礎的。(4分)
材料二 北京時間2011年3月11日13時46分,日本本州島附近的東部海域發生9.0級強烈地震(如圖7)并引發海嘯,受其影響,3月12日以來,福島核電站連續發生爆炸,放射性核污染物泄漏已成為主要的次生災害。
(3)海嘯的形成原理可概括為:“俯沖板塊向上覆板塊下方俯沖運動,上覆板塊緩慢變形,不斷積累彈性能量,最終達到極限,上覆板塊彈起,形成巨大水柱,向兩側傳播,形成海嘯。”圖8中能正確表示海嘯形成順序的是( )(1分)
A.甲乙丙丁 | B.丙丁乙甲 | C.甲丙乙丁 | D.丙甲乙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2-2013學河北省年高二上學期第一次調研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7分)
材料一 下圖為某日東亞地區等壓線(單位:百帕)分布圖,圖中虛線為鋒線。
(1)此圖所示季節為____(冬、夏)季,
此時韓國南部沿海地區的天氣狀
況 。(2分)
(2)在圖中涉及的區域范圍內大致沿130°E經線,自南向北所生長的典型植被應依次為: 林、 林、溫帶針闊混交林、 林;以上植被的變化是以 的變化為基礎的。(4分)
材料二 北京時間2011年3月11日13時46分,日本本州島附近的東部海域發生9.0級強烈地震(如圖7)并引發海嘯,受其影響,3月12日以來,福島核電站連續發生爆炸,放射性核污染物泄漏已成為主要的次生災害。
(3)海嘯的形成原理可概括為:“俯沖板塊向上覆板塊下方俯沖運動,上覆板塊緩慢變形,不斷積累彈性能量,最終達到極限,上覆板塊彈起,形成巨大水柱,向兩側傳播,形成海嘯。”圖8中能正確表示海嘯形成順序的是( )(1分)
A.甲乙丙丁 B.丙丁乙甲 C.甲丙乙丁 D.丙甲乙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0-2011學年湖北省高三模擬適應性考試文綜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讀下圖和表格,完成下列各題。
1.若圖中為浙江某地產業結構調整圖(為第一產業,為第二產業,為第三產業),結合表判斷,能正確反映該地1980年到2010年產業結構調整順序的是
A.①到② B.②到③ C.③到④ D.④到①
2.讀圖,若②為某城市的主城區,①為該城市的衛星城,③和④為周邊小城鎮,圖中最大六邊形為該城市規劃用地面積,線段表示城市道路網布局。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圖示為分散、串珠狀布局形態 B.該道路網多分布在地勢平坦、開闊地區
C.出現衛星城屬于城市化過程 D.等級高、數目多、服務范圍大、功能齊全的是②
3.若圖中最大六邊形為西歐某城市,①②③④代表該城市的不同功能分區,自南往北流的河流由④流向①。下列布局合理的是
A.①—商業區④—工業區③—住宅區 B.①區河段過度開發可能誘發滑坡災害
C.②區適合發展乳畜業和花卉種植業 D.鋼鐵工業應布局在城市的東北方向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