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列材料及“珠江三角洲大早年、平水年咸潮影響范圍示意圖”,并回答問題
材料一:咸潮是指沿海地區海水通過河流或其他渠道倒流進陸地區域后,水中的鹽分仍然達到或超過250毫克/升的自然災害。
材料二:由于受天文、水文、氣象等因素的共同影響,2005年12月27日(農歷11月27)至2006年1月3日(農歷12月初二)一連8天,廣東省珠江三角洲地區出現了一次特大咸潮。
材料三:據廣東天文學專家介紹,這次珠江三角洲特大咸潮的出現不是偶然的,除正值天文大潮外,還有諸多不利因素。早在2005年9月26日,磨刀門水道的大涌口水閘,就觀測到咸潮含氯度每升達3898毫克,強咸潮的來臨比去年和前年的同期還要提早。其次,2005年12月15日,大涌口水閘觀測到每升高達7500毫克的含氯度,為近年來的最高值。因此,這次特大咸潮來臨的背景不凡。
(1)咸潮多發生在 地區、 季節,上圖中A、B兩線表示大旱年咸潮影響范圍的是 。
(2)引發本次珠江三角洲咸潮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3)咸潮發生時可能對當地的自然環境及人類活動帶來什么危害?
(4)從長遠看,防治咸潮可采取哪些措施?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2008年的冬天,全球經濟“寒意”陣陣。各類經貿洽談會規模上都不同程度地縮了水,成效自然也要打不小的折扣。而帶有明顯“雙轉移”(所謂“雙轉移”是指“珠三角”勞動密集型產業向欠發達地區轉移,欠發達地區勞動力向當地二、三產業和“珠三角”發達地區轉移)特征的珠江三角洲地區與山區及東西兩翼經濟技術合作洽談會(簡稱山洽會),卻逆勢飄紅,無論是參展規模、參會人數,還是最為重要的簽約項目,都實現了逆勢飄紅。
材料二 珠江三角洲產業結構演變圖
圖5一17
材料三 繼日本三大汽車企業本田、豐田、日產分別落戶廣州黃浦、番禺、花都區后,近幾年來珠江三角洲地區汽配產業迅速發展。珠江三角洲地區成為全國三大汽車產業基地之一。
(1)企業將產品生產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產地轉移到其他地區的現象稱為產業轉移。早期我國臺灣電子企業生產工廠大量西移至廣東東莞等地,其考慮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2)縱觀“珠三角”的產業轉移,其工業結構變化趨勢是由原料導向型→______→______轉變。
(3)從珠江三角洲工業區位條件的變化,分析該地區產業向外轉移的原因。
(4)為什么日本汽車產業集團近幾年紛紛在珠江三角洲地區投資設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各題。
材料一:廣東省北部山區及粵東、粵西等地經濟發展比較緩慢,計劃將與珠江三角洲地區聯手,在當地劃出專用土地設立產業轉移園區。
材料二: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的統計數據
對外貿易總額(億美元) | 2005年 | ||||
2001年 | 2005年 | 外商直接投資占全國比重 | 一、二、三產業比例 | 人均GDP,(元) | |
長三角 | 138l | 5024 | 41.3% | 4: 55: 41 | 40612 |
珠三角 | 1684 | 4107 | 17.9% | 3: 51: 46 | 41990 |
改革開放以來,廣東省經濟發展區域差異不但沒有縮小,反而有擴大的趨勢,其主要影響因素是 ( )
①地形及海洋資源的利用條件 ②國家給予各區域的對外開放政策
③原有的社會經濟及科學文化基礎 ④區域所擁有的氣候條件與礦產資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建立產業轉移園區主要將有利于 ( )
①加快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工業化 ②節約土地,形成集聚效應
③縮小廣東省區域經濟發展差異 ④促進珠江三角洲地區產業升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與長三角相比,近年來珠三角地區經濟發展速度有所減緩的主要原因是( )
①政策領先優勢明顯下降 ②土地、勞動力價格上漲
③南嶺阻隔,經濟腹地較小 ④環境污染日益嚴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2-2013學年四川省成都市高三第二次診斷性檢測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30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我國南部沿海地區圖(圖甲)。
(1)材料二 圖甲中M地土地利用結構調整方案(表一)及經濟、環境效益比較(表二)。
材料三長三角與珠三角國際直接投資額和進出口貿易總額占全國比重的變化圖(圖乙)。
(1)簡述我國南部沿海地區地理位置對該地區經濟活動的有利影響(6分)
(2)圖甲中M、N兩地比較,受寒潮影響較小的 是____地,試分析原因。(8分)
(3)材料二中M地的A、B兩種土地利用結構調整方案中,你認為哪種方案更合理? 試依據材料說出理由。(8分)
(4)與珠江三角洲比較,1992〜2007年,長江三角洲國際直接投資額和進出口總額 占全國的比重有什么變化?試分析其原因。(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2-2013學年黑龍江省高三第三次階段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閱讀相關材料及圖表,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下圖為世界三大汽車生產區域比例變化圖。
材料二 繼眾多國外汽車企業分別落戶廣州后,近年來珠江三角洲地區汽配產業迅速發展。珠江三角洲地區成為全國三大汽車產業基地之一。
材料三 近10年來,我國汽車廠家先后與多個汽車生產國的著名廠家合作,加上我國的自主生產,2011年產量達1840萬輛,成為世界最大的汽車生產國。
(1)三大汽車生產國均在其國內形成專業化的汽車城,試分析汽車城工業集聚的好處有哪些?(4分)
(2)近年來,我國汽車工業的高速發展將會產生哪些影響?(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