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可借鑒美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措施,以實現我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據此完成1—2題。
1.下列屬于美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的是
①生態農業,有機農業 ②節水農業,精確農業
、邸笆汀鞭r業,“處方”農業 ④“白色”農業,“綠色”農業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
2.從“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考慮,在我國下列幾組地區中,前者應合理開發耕地與提高單產,后者應退耕還林還牧、維護生態平衡的一組是
A.塔里木盆地和云貴高原 B.三江平原和南方低山丘陵地區
C.江南丘陵和華北平原 D.鄂爾多斯高原和長江三角洲沿海灘涂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4屆廣東省高一5月月考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圖一)美國較早實現了農業現代化,在農業空間結構上表現為高水平的農業生產區域專門化的特點,成為當今世界上農業最發達的國家。研究美國農業空間結構的形成與演變,從中探討農業空間結構合理化的基本規律,可為我國選建農業商品基地和調整農業空間結構提供借鑒,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圖二)以市場為導向,優化區域布局,建設農產品產業帶,發展特色農業是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卮饐栴}。
1.美國甲、丙農業帶的農業區位優勢有( )
A.地勢平坦,土壤肥沃 B.不使用化肥、農藥
C.氣候溫和濕潤,降水豐富 D.人口稀疏,勞動力不足
2.圖二地區為我國最大的商品糧基地,與珠江三角洲等地區相比較,其優勢條件是( )
A.單位面積產量高 B.人均耕地面積大 C.交通發達 D.水熱條件好
3.下列關于美國東北工業區的敘述正確的有( )
①是工業發展最早的傳統工業區
②是技術最先進的高新產業區
③人口和城市集中,形成了巨大的城市帶
④工業污染嚴重,土地價格高
⑤人口和工業向國土西部和南部遷移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1年遼寧省高一下學期第二次月考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下圖為世界重要的農業分布區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美國中央大平原和該地區的農業地域類型,它們共同的發展條件是
A.地廣人稀,氣候溫和 B.高度發達的工業
C.勞動力豐富 D.小農經營
2.我國廣大牧區可借鑒該區農業發展的的經驗有
A.培育良種牛,并加強對牛群病害的研究
B.天然草場和人工草場相結合,實行輪荒制度
C.大規模的開墾草原
D.往牧區外遷移人口,使牧區更有利于大規模生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1年山西省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下圖為世界重要的農業分布區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美國中央大平原和該地區的農業地域類型,它們共同的發展條件是
A.地廣人稀,氣候溫和 B.高度發達的工業
C.勞動力豐富 D.小農經營
2.我國廣大牧區可借鑒該區農業發展的的經驗有
A.培育良種牛,并加強對牛群病害的研究
B.天然草場和人工草場相結合,實行輪荒制度
C.大規模的開墾草原
D.往牧區外遷移人口,使牧區更有利于大規模生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0年河北正定中學高一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文科) 題型:選擇題
(圖一)美國較早實現了農業現代化,在農業空間結構上表現為高水平的農業生產區域專門化的特點,成為當今世界上農業最發達的國家。研究美國農業空間結構的形成與演變,從中探討農業空間結構合理化的基本規律,可為我國選建農業商品基地和調整農業空間結構提供借鑒,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圖二)以市場為導向,優化區域布局,建設農產品產業帶,發展特色農業是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回答52~56題。
1.甲區中的主要農作物種類在我國的最大產區是
A.廣東 B.吉林 C.新疆 D.陜西
2.美國甲、丙農業帶的農業區位優勢有。
A.地勢平坦,土壤肥沃 B.不使用化肥、農藥
C.氣候溫和濕潤,降水豐富 D.人口稀疏,勞動力不足
3.圖二地區為我國最大的商品糧基地,與珠江三角洲等地區相比較,其優勢條件是
A.單位面積產量高 B.人均耕地面積大
C.交通發達 D.水熱條件好
4.一般情況下,圖二中河流
A.只有春汛 B.既有春汛,又有夏汛
C.既有夏汛,又有秋汛 D.只有秋汛
5.下列關于美國東北工業區的敘述正確的有
①是工業發展最早的傳統工業區 ②是技術最先進的高新產業區
③人口和城市集中,形成了巨大的城市帶 ④工業污染嚴重,土地價格高
⑤人口和工業向國土西部和南部遷移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