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新疆年均降水量較少,為了在干旱的環境中生存,智慧的新疆人想出了很多辦法。下圖為坎兒井工程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坎兒井的主要用途是( )
①引流地下水 ②收集雨水 ③提供生產用水 ④減少地表徑流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2】該地農業景觀可能有( )
A. 大牧場 B. 甘蔗園 C. 葡萄園 D. 稻田
【3】該地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途徑有( )
A. 擴大種植面積,進行規模化生產 B. 改進灌溉技術,發展節水型農業
C. 改變耕作制度,提高單位面積產量 D. 建設人工草場,提高草場載畜量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地殼物質循環示意圖”,其中乙常含有化石,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1】下列對圖中各代號的說明正確的是()
A. 甲是巖漿 B. 丙是巖漿巖 C. ③是變質作用 D. ④是外力作用
【2】【2】下列對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舉例,恰當的是()
A. 甲:花崗巖 B. 乙:石英巖 C. 丙:石灰巖 D. 丁:玄武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糖料作物是繼棉花、油料之后涉及國計民生的大宗經濟作物,在農業生產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商品化程度遠高于糧食。1990年代我國開始對糖料生產區域布局實施政策性西遷。下圖為我國1978年—2013年糖料作物生產基本情況圖。結合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下列關于糖料作物生產敘述正確的是
A.1978年—1982年糖料增產總體上得益于種植面積擴大
B.我國甘蔗播種面積與糖料作物總播種面積始終呈正相關
C.甘蔗產量的波動上升是糖料產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D.1994年—1998年甜菜種植面積的變化導致甜菜產量的變化
(2)我國糖料作物生產重心“西移”的主要原因是
A.我國糖料生產區域布局實施政策性西遷
B.西部產區人口增長迅速,對食糖的市場需求量大增
C.東部糖料作物單位面積產量、產值不斷降低
D.東部糖料產區調整了農業生產結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完成下面小題。
【1】【1】若此圖表示熱力環流,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 圖中四點的氣壓:丁<丙<甲<乙
B. 甲地多晴朗天氣
C. 甲地溫度高于乙地
D. 若③為海風,則圖示環流可以表示白天海陸間環流
【2】【2】若此圖代表“三圈環流”中的中緯環流圖,則正確的是( )
A. ③氣流比較濕潤 B. 乙處多鋒面雨
C. 甲是副熱帶高氣壓 D. ④氣流由于熱力上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滇、黔兩省區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1】【1】下列條件不利于滇、黔兩省區水電工業發展的是
A. 地表崎嶇,河流落差大 B. 河流流量季節變化大
C. 位于濕潤區,降水豐富 D. 河流多,流量大
【2】【2】云南省航空運輸業發展較快的原因是
①地形、地質條件復雜,修建公路、鐵路成本高
②經濟和旅游業發展迅速,航空運輸需求量大
③航空運輸較公路、鐵路速度快、速率高
④地質構造復雜,金屬礦和非金屬礦都很豐富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清代華北大旱,赤地千里,河北及山東的饑民,大批出山海關,移民至東北。自改革開放后,東北地區許多人口返鄉回遷,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東北地區環境惡化 B. 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 C. 東北土地開發導致地力下降 D. 交通通訊的發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示意我國某區域1月均溫(℃)與河流分布狀況。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示區域( )
A. 最大溫差為24℃
B. 最大相對高度為5 000米
C. 河流由溫度較低向較高的地方流動
D. 隨緯度增加海拔逐漸升高
【2】該區域自然地理特征是( )
A. 降水主要來源于印度洋的西南季風
B. 西北部比東南部垂直地域分異明顯
C. 植被類型以亞寒帶針葉林為主
D. 河流各河段下切侵蝕作用強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吉林省濕地面積變化圖”,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顯示吉林省濕地存在的問題是 ( )
A. 天然濕地生態功能下降 B. 濕地總面積減少
C. 濕地建設得不到重視 D. 建設開發導致濕地污染嚴重
【2】有利于吉林省濕地保護的措施有( )
①退耕還湖、還沼 ②建立自然保護區③加強草場建設④建立保護濕地的法規 ⑤開發新能源 ⑥提高公民的濕地保護意識
A. ①②⑤⑥ B. ②③⑤⑥ C. ①②④⑥ D. ②③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