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川藏鐵路總長約1700公里,投資約2500億元,80%以上將以隧道和橋梁的方式建設,“八起八伏”累計爬升高度達16000多米,外媒戲稱其是“一輛巨大的過山車”。下圖為正在建設中的川藏鐵路示意圖。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
【1】川藏鐵路修建的保障性因素是( )
A. 自然因素B. 社會因素
C. 經濟因素D. 技術因素
【2】川藏鐵路全線橋隧比在80%以上,其主要目的是( )
①降低路線坡度
②縮短線路距離
③提高運行速度
④避免自然災害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
【3】川藏鐵路通車有利于( )
①增加兩地之間的航空運輸量
②帶動沿線地區經濟的發展
③擴大成都的行政服務范圍
④促進民族團和結鞏固國防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
【答案】
【1】D
【2】D
【3】D
【解析】
本題以川藏鐵路為背景,利用橋隧比等信息考查交通運輸的區位條件和意義,體現核心素養是區域認知和綜合思維的能力。
【1】本題考查交通區位條件,自然是基礎條件,故A錯,社會經濟是決定性條件,故B和C錯誤,科學技術是交通運輸建設的保障性條件,故D正確。
【2】川藏鐵路隧道和建橋的比例大可有效的降低線路的坡度,提高運行速度,能一定程度減少入藏時大雪封山等可能遇到的自然災害,故①③④正確,選D。有圖可知線路并未選擇直線,不能體現出有效的縮短線路,故②錯誤。故選D。
【3】川藏鐵路的通車會減少川藏航空運輸量,故①錯誤,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區是同級別行政單位,川藏鐵路通車能加強聯系,不會改變其行政范圍和省會城市的服務范圍的大小,故③錯誤,交通線修建可帶動沿線經濟發展,促進西藏與中、東部地區聯系,利于促進民族團結和鞏固國防,故②和④正確,故選D。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M島位于馬六甲海峽的西南部,該島上港口很少。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M島東北部沼澤廣布的原因有( )
A. 受沿岸海水的頂托作用強 B. 地勢低平且多凍土,排水不暢
C. 氣溫低,蒸發量較小 D. 森林覆蓋率高,蒸發量大
【2】M島港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
A. M島受印度洋海浪的影響
B. M島東北部受臺風影響大,對航行影響大
C. M島所臨馬六甲海峽航道狹窄,不利于港口建設
D. M島位于板塊交界處,地殼不穩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線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等值線的數據(單位:元/m2)有1000、1500、2000、2500。其中數據為2000元/m2的等值線是( )
A.①線B.②線C.③線D.④線
【2】圖中陰影部分最有可能是( )
A.商業中心用地B.住宅用地
C.工業用地D.外圍商業用地
【3】該城市大型商場、豪華酒店、知名大公司最密集之地應位于圖示( )
A.甲B.乙
C.丙D.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植被淺溝指在地表溝渠中種有植被的一種工程,它通過重力流收集雨水徑流。讀“城市植被淺溝示意圖”,回答下面小題。
【1】在城市中用植被淺溝替代不透水地面會使水循環環節
A. a増強B. b增強C. c減弱D. d減弱
【2】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淺溝,主要目的有
A. 增加綠地面積,美化環境B. 強化對雨水的滯留能力
C. 減少雨水的沖刷,降低水土流失D. 優化水生環境,保護生物的多樣性
【3】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淺溝后,城市河流會
A. 結冰期變短B. 豐水期水位上升C. 流量更加穩定D. 結冰期變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為保障列車正常運營,蘭新高速鐵路在局部路段采用了左圖(開天窗隧道)或右圖(鐵路單側筑墻)中的工程方案。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兩幅圖中工程方案的共同作用是( )
A. 阻擋風沙 B. 阻擋泥石流 C. 防野生動物進入 D. 防止無關人員進入
【2】左圖中天窗的主要主要作用是( )
①通風 ②節約材料 ③美觀 ④采光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3】在拍攝左圖照片幾秒鐘后,某靠窗乘客所乘列車經過右圖所示路段,能夠欣賞到遠處窗外風景。那么可以推斷出( )
A. 該列車整體向東運行 B. 該列車整體向南運行
C. 該列車整體向西運行 D. 該列車整體向北運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國攀枝花工業區(甲)和德國魯爾區(乙)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兩工業區發展鋼鐵工業相同的優勢區位條件是 ( )
A. 煤炭資源豐富 B. 水能豐富 C. 鐵礦資源豐富 D. 廉價勞動力豐富
【2】從圖中看,兩工業區鋼鐵工業生產的共同運輸方式是( )
A. 海洋運輸 B. 管道運輸 C. 鐵路運輸 D. 航空運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花崗巖是一種致密、堅硬、無孔隙、流紋及層理結構的巖石,其裸露區常形成獨特的“石蛋”地貌。下圖所示“石蛋”體形巨大,表面光滑,無明顯棱角。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形成“石蛋”的巖石類型是圖中的( )
A.aB.bC.cD.d
【2】與“石蛋” 地貌形成密切相關的是( )
① 巖漿活動 ② 變質作用 ③ 地殼運動 ④ 搬運堆積 ⑤風化侵蝕
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③④D.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隨著氣溫的下降,美國森林中的樹葉會變幻出多彩的顏色,展示出多姿多彩的秋天顏色,吸引著人們的目光。下圖是美國本土賞秋地圖。
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美國不同地區賞秋時間的差異,主要體現了( )
①由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規律 ②從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規律
③垂直地域分異規律 ④地方性分異規律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
【2】造成圖中A地區賞秋時間晚于B地區的主要原因是( )
A. 海拔較低B. 降水較多
C. 降溫較慢D. 植被較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歐洲北部日德蘭半島農業區分布示意圖,回答下列各題。
【1】圖示地區優勢可再生能源是
A. 太陽能
B. 可燃冰
C. 風能
D. 石油
【2】日德蘭半島南北農業區差異明顯,其主導因素是
A. 氣候 B. 水源
C. 地形 D. 土壤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