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2示意某地區地形,根據圖2信息,可以判斷讀 ( )
圖2
A.a河的總體流向為自東向西流
B.a河的落差比b河大
C.P點到山頂的相對高度可能為300m
D.陡崖頂部的海拔高度可能為450m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0年遼寧省本溪高中高三暑期補課階段考試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26分)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各題。
下圖中的三幅圖分別示意某地區的地形、1——5月氣溫變化和降水季節分配。
(1)評價圖中城市所在河谷地區農業生產的條件。(12分)
(2)指出2009-2010年冬春季節該地區降水和氣溫的突出變化,并說明其對河谷地區農業生產的影響。(1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1-2012學年河北省石家莊市畢業班補充題、壓軸題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圖12示意某國地形,圖中甲區域為1000米等高線環繞地區;該國生產的藏紅花約占世界總產量的四分之三。圖13為該國7級及以上地震震中分布示意圖。讀圖回答問題。
圖12 圖13
(1)說出圖12中甲地區的主要自然帶類型,并從地形和大氣環流兩方面分析其成因。
(2)從地形和氣候方面推測藏紅花生長的適宜環境。
(3)描述該國7級及以上地震震中分布特征,并簡述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圖2示意某地區人口密度,讀圖2,完成4-5題。
4.該地區人口密度差異的主要影響因素有:
①緯度;②河流;③降水;④地形;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5.甲、乙兩地都形成了特大城市,與甲地相比,乙地形成城市的區位優勢是:
A.地形平坦 B.水源充足
C.陸路交通方便 D.水路交通樞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圖2示意某地區年均溫的分布,讀圖2,完成6~8題
6.影響該地區年均溫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A.臺風 B.海陸分布
C.地形 D.大氣環流
7.圖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年降水量最低的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8.樟樹市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的優勢樹種。圖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可能有樟樹集中分布的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