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有關日本地形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日本境內多山 B. 平原面積廣大,占國土面積的一半以上
C. 以山地、丘陵為主 D. 海岸線曲折,有許多優良港灣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沖積平原的三個組成部分位置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洪積沖積平原發育于河流中下游 B. 河漫灘平原發育于河流入海口地區
C. 三角洲平原形成于河流入海口的口外海濱地區 D. 各部分均發育于河流中下游地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全球共有8條候鳥遷徙路線,其中經過我國的東亞—澳大利亞遷徙路線是鳥類種群數量最多、也是鳥類面臨威脅最大的路線。下圖為全球候鳥遷徙路線圖,完成下列各題。
【1】鳥類學家確定候鳥遷徙路線最高效的地理信息技術是
A. 地理信息系統 B. 全球定位系統 C. 遙感 D. 數字地球
【2】在候鳥遷徙路線中,東亞—澳大利亞路線是候鳥面臨威脅最大的一條線路,其主要原因是
A. 城市熱島效應 B. 氣候變遷 C. 棲息地破壞 D. 水土流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俄羅斯局部地區人口與城市分布圖。完成下列各題。
【1】【1】該地區河流流量較大,但貨運量較少,主要原因是
A. 無法實現河海聯運 B. 河流結冰期長
C. 河流沿岸資源匱乏 D. 河流流速較快
【2】【2】形成該地區城市和交通分布特征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勢平坦,人口稠密 B. 自然資源的大規模開發
C. 河流水力資源的開發 D. 緯度低,氣候溫暖濕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下圖為東南亞局部略圖,圖中馬來西亞境內自然資源豐富,曾是世界產錫大國。
材料二:馬六甲位于馬來半島南部,瀕臨馬六甲海峽。2008年7月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馬六甲市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1)影響馬六甲城市形成和發展的主導因素是 。
(2)蘇門答臘島的地勢高低情況為: ,理由是 。
(3)按自然資源的自我再生的性質分,錫礦屬于 ,在此資源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工業部門最可能是 。
(4)馬來半島的鐵路總體呈 走向,影響其走向的最主要自然因素是 。
(5)島國新加坡人口550多萬,國土面積約719平方千米,其中主島面積約540平方千米,經濟發達.。雖然該國屬于 (氣候類型),降水豐富,但是淡水資源嚴重不足。請解釋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某省1990-2014年常住人口數量變動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要求。
【1】與該省人口增長率變化過程基本符合的是
A. B.
C. D.
【2】該省可能是
A. 江蘇省 B. 河南省 C. 福建省 D. 四川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從水動力對碎屑物質的搬運和沉積作用來看,湖濱淺水地區主要有垂直于湖岸方向的波浪和平行于湖岸方向的沿岸流兩種動力的搬運與沉積作用。波浪作用下往往形成與岸線平行、且向陸一側與岸相連的灘,而沿岸流作用下往往形成與岸有水體間隔的壩。圖示為呼倫湖濱湖水動力示意圖。根據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圖示①②③④四處水域,最有可能分別發育有灘和壩的是
A. ③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②①
【2】呼倫湖岸邊的灘、壩等堆積體多分布于東部、南部湖岸,西岸很少,可能原因是
①地形 ②大氣環流 ③人類活動 ④緯度 ⑤植被狀況
A. ①④ B. ②⑤ C. ②③ D. ①②
【3】圖示湖岸灘、壩面積較大的時間可能為
A. 11月~12月 B. 4月~5月 C. 8月~9月 D. 10月~11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某地區簡圖
材料二 油橄欖喜光,喜溫暖,適合生長在排水良好的坡地。乙河流域是世界上油橄欖的重要種植區,其產量高,品質好。
(1)指出乙河流域油橄欖種植的有利條件。
材料三 馬略卡島年降水量約400mm,大部分降水集中在9~10月。馬略卡島地下巖層具有很強的滲透性,巖層孔隙儲水豐富。島上常住人口約85萬,大約一半居住在首府帕爾馬,由于環境優美成為世界著名的旅游勝地,2009年接待游客多達2120萬。
(2)推測馬略卡島上城市用水的最主要來源,并闡述理由。
(3)指出帕爾馬在城市供水、用水過程中遇到的主要問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