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圖是“中國大中型鋼鐵工業分布圖”,讀后回答:
(1)填出圖中號碼所代表的鋼鐵工業中心的名稱: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⑤________⑥________⑦________⑧________
(2)圖中屬解放后在內地新建和擴建的鋼鐵工業中心有:(填號碼)________。
(3)分析我國在④處建鋼鐵工業,符合哪些工業布局的原則:________
(4)我國在①處建鋼鐵工業的有利條件有:________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下圖是中國水稻種植區域變化圖。讀圖回答:
1.從原始社會到現今,我國水稻種植區域擴大的主要原因是
A.技術改革 B.氣候 C.市場 D.交通
2.導致現今新疆水稻種植面積比東北地區小的主要因素是
A.國家政策 B.地形 C.光熱資源 D.水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2-2013學年湖南省高三第五次月考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14分)
材料1:分布多度是指某地區或單位面積內分布的植物種數,下圖是中國種子植物在各省區的分布多度圖。
材料2:青藏高原東部和南部高原邊緣為森林地帶,向西北依次為高寒草甸、高寒草原和高寒荒漠。
(1)自然地理環境對種子植物的分布多度影響很大,選擇圖中一個種子植物分布多度最小的省(區),并與圖中種子植物分布多度最大的省(區)比較,說明兩者的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10分)
(2)青藏高原上的植被,也不是像從前有些人所想象的“寒原一塊”,其植被分布有明顯的地帶性分異,試分析產生這種分異的原因?(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2-2013學年山東省德州市躍華學高三12月月考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工業化率是工業增加值占全部生產總值的比重,城市化率為城鎮常住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下圖是中國和日本的工業化率與城市化率變化曲線,讀圖回答題。
1.下列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
A.①——日本工業化率 B.②——中國工業化率
C.③——日本城市化率 D.④——中國城市化率
2.關于中、日兩國城市化和工業化的分析,正確的是( )
A.中國的城市化進程快于日本 B.日本工業生產總值呈現下降趨勢
C.中國的工業化與城市化相適應 D.日本工業化水平高于中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4屆陜西省高二第一次月考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西氣東輸二線管道西起新疆的霍爾果斯,經西安、南昌,南下廣州,東至上海,干線全長4 859 km,加上若干條支線,管道總長度超過7 000 km。下圖是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及中國西氣東輸線路圖。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試分析中國與中亞進行能源合作的有利條件。(2分)
(2)簡述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的建成對中國產生的有利影響。(4分)
(3)從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邊境到達中國霍爾果斯的這條天然氣管道,穿越地區的生態環境非常脆弱,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2分)
(4)比較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和中國西氣東輸二線工程線路,下列敘述正確的是____。(2分)
A.兩線輸氣終點均為能源緊缺地區
B.兩線均經過季風氣候區
C.兩條線路設備投資大,但運輸連續性強
D.兩線建設不可能破壞沿線生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4屆河北省保定市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西氣東輸二線管道西起新疆的霍爾果斯,經西安、南昌,南下廣州,東至上海,干線全長4 859 km,加上若干條支線,管道總長度超過7 000 km。下圖是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及中國西氣東輸線路圖。據此回答下列問題。(12分)
(1)試分析中國與中亞進行能源合作的有利條件。(3分)
(2)簡述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的建成對中國產生的有利影響。(4分)
(3)從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邊境到達中國霍爾果斯的這條天然氣管道,穿越地區的生態環境非常脆弱,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3分)
(4)比較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和中國西氣東輸二線工程線路,下列敘述正確的是____。(2分)
A.兩線輸氣終點均為能源緊缺地區
B.兩線均經過季風氣候區
C.兩條線路設備投資大,但運輸連續性強
D.兩線建設不可能破壞沿線生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