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巖石圈部分構造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所示的地球外部圈層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________環境。
(2)①、②兩層構成地殼,________部分地殼比較厚,________部分地殼比較薄。
(3)④是________界面,大約在地下平均________千米處(指大陸部分)。
(4)③是________,其物質狀態是________態;①、②、③密度由小到大為________。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高中課程新學案 高三年級 地理 題型:069
讀巖石圈部分構造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所示的地球圈層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自然環境。
(2)地殼厚度不均,________部分地殼比較厚,約為________千米,________部分地殼比較薄。在大陸地殼中,________和________地區厚度最大,平原、盆地地區地殼較薄,一般說來,海拔________,地殼厚度越大。
(3)③是________層,其物質狀態是________態;①、②、③密度由小到大排列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2-2013學年福建省晉江市養正中學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卷(帶解析) 題型:單選題
讀圖“地震波速度和地球構造圖”,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①面上下兩側名稱分別為地幔和地核 |
B.②面的名稱是莫霍面 |
C.巖石圈指的是①面以上的部分 |
D.②面以下部分的溫度很高,壓力和密度都很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2-2013學年江蘇省蘇州五中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卷(帶解析) 題型:單選題
讀圖“地震波速度與地球內部構造圖”,完成問題
【小題1】以下關于地球內部圈層的說法正確的是:
A.左圖中的A代表縱波,傳播速度較快,只能在固態中傳播 |
B.右圖中的不連續面D稱為古登堡面,以此劃分地殼和地幔 |
C.地殼平均厚度約17千米,各地厚薄一樣 |
D.以圖中不連續面F為界劃分地幔和地核,此處波速變化明顯說明兩處物質相差很大 |
A.軟流層是巖漿的發源地,分布在上圖C層的底部 |
B.軟流層位于上圖G層的上部,原因是此處橫波消失說明此處不是固態物質 |
C.巖石圈就是圖中C部分 |
D.巖石圈包括地殼和上地幔頂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6屆浙江省高一上學期第一次質檢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左圖是地震波波速與地球內部構造圖,右圖是我國東部部分地區地殼等厚度線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每空2分,共10分)
(1)在左圖中界面A上地震波縱波的波速變化是 ,物質形態是液態或熔融態的是 。(填字母)
(2)要繪制地殼厚度剖面圖,其0千米應位于 ( )
A.海平面 B.巖石圈底部 C.莫霍面 D.軟流層中部
(3)右圖中所示地區地殼厚度的分布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N地的地殼厚度大于38千米,該地的地形可能是__________ (填字母)
A.山地 B.盆地 C.高原 D.湖泊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