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人地關系在范疇上包含“人”和“地”兩個主體,兩個主體間又通過一定的結構和功能相互作用、相互影響,構成人地關系的主要內容。下圖為人地“三元”結構關系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關于人地關系內涵的敘述,錯誤的是
A. “人”兼具生物屬性和社會屬性 B. “地”是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的合體
C. 人地關系協調與否,取決于“地” D. 人地關系是動態、開放、復雜的系統
【2】改革開放前,我國農村凸顯的人地矛盾主要表現為
A. 勞動力不足 B. 土地價值衰落
C. 生態破壞嚴重 D. 人多地少
【3】受快速工業化、城鎮化及居民食品消費結構轉型驅動,我國地與地的競爭關系日趨激烈,其通常表現不包括
A. 林地與災毀林地爭地 B. 經濟作物與糧食作物爭地
C. 經濟建設與生態建設爭地 D. 非農建設與農業用地爭地
【答案】
【1】 C
【2】 D
【3】 A
【解析】
【1】“人”是生物種群較較為獨特的一種,因此具有生物性,同時,人類群體的各種活動又組成其社會性;“地”指地理環境,既包括自然要素構成的自然環境,又包括受到人類活動影響的社會環境(人文要素);在人地關系中占主動地位的是“人”,因此人地關系協調與否,取決于“人”,故選C;人地關系是動態、開放、復雜的系統。
【2】改革開放前,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因為戶籍限制而無法自由流動,農村勞動力被束縛在土地上,人多地少,導致農村“隱性失業”嚴重,故選D。。
【3】食品消費結構轉型使食品消費中糧食作物比重降低,因此導致經濟作物與糧食作物爭地;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占用大量土地,造成經濟建設與生態建設爭地、非農建設與農業用地爭地。林地與災毀林地爭地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響,與快速工業化、城鎮化及居民食品消費結構轉型無關。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中①、②、③、④、⑤分別表示五個國家,數字表示2003年這五個國家的就業構成,回答11—12題。
【1】國家⑤的三次產業按就業構成自高至低排列,依次是
A. 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
B. 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第一產業
C. 第三產業、第二產業、第一產業
D. 第三產業、第一產業、第二產業
【2】圖中①、②、③、④是四個人口超過l億的國家,其中經濟發展水平最高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2011-2016年我國軟件產業收入及其增速變化統計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2011-2016年我國軟件產業
A. 收入持續增加 B. 潛在消費市場廣闊
C. 收入增速越來越快 D. 收入與增速變化一致
【2】我國軟件產業集群最可能分布在
A. 科技相對發達地區 B. 勞動力資源充足地區
C. 自然環境優美地區 D. 能源資源豐富地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現在為了維護人民群眾的人身、財產安全和維持正常的社會秩序,我國在各大中城市大量地合理布局了許多110指揮中心。110指揮中心在接到報警后,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指揮警車到達出事地點。為了提高出警效率,許多城市在配備巡邏車的同時大量地應用地理信息技術。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110指揮中心要隨時掌握每一輛巡邏車在城市中的位置,可以利用哪一種地理信息技術?
(2)110指揮中心要確定哪一輛巡邏車離出事地點最近,可以利用哪一種地理信息技術?
(3)假如你是110指揮中心的調度員,描述在接到報警電話后指揮警車前往出事地點的工作程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區域圖,完成以下兩題。
【1】西藏地區( )
A. 河湖稀少 B. 年降水量西北多,東南少
C. 城鎮主要分布在地勢相對較低的谷地 D. 地勢東南高,西北低
【2】青稞是西藏最重要的糧食作物,多種植于河谷地帶,主要原因是河谷地帶( )
A. 熱量更充足 B. 降水量更大 C. 光照更充足 D. 土壤更肥沃
【3】世界上北緯15°~30°的緯度帶上,大都是干旱的沙漠或荒漠,而我國在這一緯度卻是魚米之鄉,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
A. 我國海域面積大 B. 我國這一緯度上地形是平原
C. 副熱帶高壓的作用 D. 雨熱同期的季風氣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馬達加斯加島(圖17),距離非洲大陸最近為386千米,南北長達1700千米,東西寬約600千米,為世界第四大島嶼。2000多年前,人類首次從亞洲和非洲移居于此,目前該島人口已超過2000萬,年增長率為3%;經濟以農業為主,是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
島上動植物資源豐富,其中80%為特有物種。如珍稀動物狐猴,已完成長達5500萬年的進化歷程。狐猴以樹葉、花、果實以及昆蟲等為食,近年數量劇減,處于瀕危狀態。
(1)指出狐猴集中分布區自然景觀的類型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分析馬達加斯達島生物物種豐富且極為獨特的原因。
(3)推測馬達加斯加島狐猴數量劇減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大洋局部環流示意圖,回答下面小題。
【1】該海域位于( )
A. 北半球中高緯度海域
B. 北半球中低緯度海域
C. 南半球中高緯度海域
D. 南半球中低緯度海域
【2】與圖中甲海岸相比,乙海岸( )
A. 氣溫較高,空氣濕度較小
B. 氣溫較高,空氣濕度較大
C. 氣溫較低,空氣濕度較大
D. 氣溫較低,空氣濕度較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油橄欖主要種植在地中海沿岸地區,以“高產、優質、高效益”聞名,所產橄欖油是世界優質食用油的代表,也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我國自20世紀中葉開始引入,目前南方有多個省區種植,其中地處秦嶺和大巴山之間的隴南山區為主要的油橄欖生產基地。專家建議中西部山區大力推廣油橄欖種植。下圖示意我國油橄欖適種區域。
(1)結合原產地的氣候特點,推測油橄欖的生長習性。
(2)從氣候和地形的角度分析,與南京附近適種區相比,隴南山區種植油橄欖的主要優勢條件。
(3)請在下列兩個問題中,選擇其中一個問題作答。如果多做,則按所做的第一個問題計分。
問題①:試為隴南山區油橄欖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出合理化建議。
問題②:試說明中西部山區大力推廣種植油橄欖的重要意義。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