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墨西哥城位于190N,在海拔約2250米的盆地中,如下圖,該市有2000余萬人口,3.5萬家工 廠,約有300萬輛汽車。
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墨西哥城每年11月至次年4、月多發生嚴重的光化學煙霧污染,主要原因有
A.該期間多氣旋活動,影響污染氣體的擴散
B.受溫室效應影響
C.汽車尾氣和生產、生活廢氣排放量小
D.該期間天氣晴朗,光照強;且盆地地形,多逆溫
【2】下列有關解決該城市光化學煙霧危害的措施,合理的是
A.禁止使用私家車
B.注意對同一季節不同排放標準的控制
C.控制人口,限制汽車尾氣的排放,治理工廠廢氣
D.大力發展城市道路交通設施建設,提高汽車通行能力
【3】環境保護已經成為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下列不屬于我國三大環境管理政策的是
A.預防為主B.誰污染誰治理C.強化環境管理D.公眾參與
【答案】
【1】D
【2】C
【3】D
【解析】
本題考查大氣污染。
【1】該市人口、工廠和汽車眾多,燃燒化石燃料排放的廢氣量大。地處高原上的盆地中,多逆溫,不利于污染的擴散。該地為熱帶草原氣候,每年11月至次年4、5月為旱季,降水少,多晴天,光照強,利于光化學反應的進行。氣旋活動有利于污染氣體的擴散。與溫室效應關系較小。故選D。
【2】根據光化學煙霧的成因,故治理汽車尾氣是主要的治理途徑,應控制人口,限制汽車尾氣的排放,治理工廠廢氣。禁止使用私家車不現實。排放標準是統一的。大力發展城市道路交通設施建設,短期內難以實現。故選C。
【3】我國三大環境保護政策是①預防為主,防治結合政策②誰污染,誰治理政策③強化環境管理政策。不屬于我國三大環境保護政策的是公眾參與。故選D。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示意1980年至2030年我國勞動人口的增長變化(含預測)。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我國勞動人口數量最多的年份大約是
A. 2000年 B. 2010年
C. 2015年 D. 2025年
【2】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勞動人口一直維持低增長甚至向負增長轉變的原因是
A. 勞動年齡人口的死亡率升高 B. 老年人口數量大幅增長
C. 出生率長期處于較低的水平 D. 少年兒童人口數量大幅增長
【3】2015-2025年我國勞動人口數量的變化將直接造成
A. 老齡人口增加 B. 企業用工成本上升
C. 少兒比重上升 D. 人口總數減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東南沿海某區域等高線圖”及“沿BC剖面線的地質剖面圖”。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字母A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稱是__________,D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稱是_________。
(2)沿著剖面線BC的地質剖面圖中①②兩處發育成河谷的原因是: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3)P和Q兩支流,水流較緩的是___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城市形成與發展區位示意圖”,圖中a、b、c表示城市發展過程。讀圖,完成
下列各題。
【1】有關城市發展過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A. 城市的形成都經歷了a過程
B. b過程只出現在沿海地區
C. c過程早期與商業活動關系密切
D. 大城市的形成只受一種因素影響
【2】下列城市的形成經歷了a過程的是
A. 武漢 B. 蘭州 C. 大慶 D. 深圳
【3】以a過程形成的大城市,為防止資源枯竭給城市帶來的不利影響,應該
A. 擴大城市規模,分散布局工業 B. 優化產業結構,關停或轉移污染企業
C. 控制外來人口,減小就業壓力 D. 減少資源開采量,提高資源的深加工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四大進口油氣戰略通道圖,回答下面小題。
【1】四大進口油氣戰略通道的建設,對我國的影響是
A.徹底改變以煤炭為主的能源利用結構
B.與交會的公路、鐵路構成交通運輸網
C.提高管道沿線的環境安全系數
D.提高我國能源安全保障系數
【2】與中哈和中俄油氣進口通道相比,由輪船運輸到緬甸再經管道輸送到昆明的中緬油氣通道
A.油源相對不足B.受氣象等因素影響小
C.運輸連續性較差D.可直達我國主要石油消費市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我國地域遼闊,區域差異明顯,各地有不同的景觀及民謠。比如在我國流傳深遠膾炙人口的“東北八大怪”、“云南十八怪”等傳統民謠是對當地的精準描述,“水巷小橋多、人家盡枕河”都具有深刻的地理學內涵。
根據材料和地圖回答下面小題。
【1】在我國各地中以云南之“怪”為最多,下列有關原因的敘述中相關性最小的是
A. 云南緯度低,地勢起伏大,自然環境復雜
B. 多民族聚居,民族風情絢麗多姿。
C. 地形復雜,交通不便
D. 地處板塊交界處,地質災害頻繁
【2】上圖“水巷小橋多、人家盡枕河”的地理景觀,形成這種地理景觀特征的自然條件是
A. 千溝萬壑,降水集中
B. 地形封閉,排水不暢
C. 地勢低平,降水豐沛
D. 山河相間,降水均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5年安徽省新培育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10個,總數達62個;新增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1個。下圖為地理標志產品專用商標。完成下列各題。
【1】擁有地理標志商標的產品優于同類其他產品,主要在于擁有獨特的:
A.勞動力優勢 B.文化優勢
C.科技優勢 D.地理環境優勢
【2】地理標志產品,往往產于特定區域,關于地理標志產品特定區域的敘述,錯誤的是:
A.具有一定的區位特征
B.有一定的面積和形狀
C.有明確的邊界
D.地理環境對區域發展有深刻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浙南山區某縣廊橋保存的最為完整,被稱為“世界廊橋之鄉”。廊橋文化與當地的地理環境與民俗密不可分,更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木拱廊橋 (如圖)是 “橋上建廊,以廊護橋,橋廊一體” 的特殊橋梁,廊屋多開窗和建有神龕和木凳。
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該縣木拱廊橋數量眾多,反映當地的環境特點是
A. 梯田云海B. 寒冷潮濕C. 溪流縱橫D. 雨林茂密
【2】廊橋除了自身的“渡人”作用外,廊屋的主要作用是
①保溫擋風 ②遮陽避雨 ③聚會休閑 ④穩固橋體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中亞地區及阿姆河流域水系圖,甲和乙是河流上、中和下游的分界點。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阿姆河
A. 整個流域為溫帶大陸性氣候 B. 從甲到乙河段流量季節變化變小
C. 以冰雪融水、降水補給為主 D. 從甲到下游河段含沙量一直增大
【2】阿姆河河流上游地區的生態環境問題是
A. 酸雨 B. 次生鹽漬化 C. 土地荒漠化 D. 水土流失
【3】圖中季節性河流,流入阿姆河干流水量最多的季節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