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自然因素對農業區位的影響最為重要,加上其他因素的影響,使不同地域農業生產差異顯著。讀下圖,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完成下列問題。
(1)造成A、B、C三地農業生產地域差異的原因是什么?造成A、B、C三地與D地農業生產地域差異的原因又是什么?
(2)按農業類型劃分:A、B為種植業,G為_____________業,F為綠洲農業。這種農業類型差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E處農業類型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業,產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過上述分析,說明農業生產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點。
(5)在G處可否大規模開墾土地,發展種植業?請說明理由。
【答案】(1)A、B、C三地由于緯度不同,導致光、熱、水條件不同。D地與A、B、C三地海拔高度差異,導致水熱條件不同。
(2)畜牧 水分條件的差異。
(3)畜牧 地勢高,氣溫低,為高寒草原植被 (4)地域性
(5)否。該地區年降水量稀少,大規模開墾土地發展種植業,會使土地肥力下降,最終造成土地荒漠化。
【解析】(1)據圖可知,A為東北的三江平原,緯度高,熱量不足;B為黃淮海平原C為江淮地區。三地因緯度差異而導致光熱水條件不同。D為橫斷山區,海拔較高,而ABC均為平原地區,因海拔高度差異,導致水熱條件不同。
(2)據圖可知,G為內蒙古東部,草場廣闊,發展畜牧業;AB位于東部,降水多,為種植業,F為西北內陸地區的綠洲農業,自東向西因距海遠近差異導致的水分條件不同,因此出現農業類型的差異。
(3)據圖可知,E地處青藏高原,地勢高,氣溫低,為高寒草原植被,因此主要發展畜牧業。
(4)據上題分析可知,我國地域遼闊,不同地區自然條件和經濟條件不同,農業發展不同,即農業生產具有地域性特點。
(5)農業發展要因地制宜。據圖可知,G為內蒙古東部,草場廣闊,該地區年降水量稀少,大規模開墾土地發展種植業,會使土地肥力下降,最終加劇土地荒漠化。因此不適合大規模開墾土地。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經緯網和中國著名山脈的疊加圖,圖中經緯線間隔度數相等,四個小黑點為中國領土的四至點。讀下圖,回答下列各題。
【1】關于我國疆域的敘述,正確的是
A. 我國的陸地面積位居世界第四位
B. 領土的最北端在黑龍江和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交匯處
C. 我國瀕臨的海洋從北到南依次是渤海、東海、黃海、南海
D. 我國大部分地區位于北溫帶,氣候復雜多樣
【2】圖中山脈
A. ①是我國地勢第二、三級階梯的分界線 B. ②位于青藏高原,是黃河的發源地
C. ③是農耕區與牧區的分界線 D. ④是長江流域與淮河流域的分水嶺
【3】圖中山脈④的南、北兩側分別是
A. 湖南省、江西省 B. 四川盆地、黃土高原
C. 珠江流域、長江流域 D. 落葉林帶、草原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四川攀枝花釩鈦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已獲國務院批復,成功上升為“國家級”,定名為攀枝花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開發區將以釩鈦產業為核心,以綜合物流為配套,以生態農業為補充,推進產城融合,并將最終成為全國釩鈦產業發展的核心基地。據此并結合下圖完成下列問題。
【1】攀枝花發展釩鈦產業的最主要優勢是
A. 原料豐富 B. 工業基礎雄厚 C. 水源豐富 D. 能源豐富
【2】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看,攀枝花市打造全國釩鈦產業發展的核心基地可采取的措施是
①擴大釩鈦開采規模 ②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技創新力③促進產業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④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培育優勢產業集群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示意近50年新疆綠洲農田區三種主要農作物種植面積占農作物播種總面積的比例。三種作物中,棉花的生長周期要明顯長于小麥和玉米。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與新疆南部相比新疆北部大規模種植棉花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及其分析正確的是
A. 地形—一位于我國第二階梯,地勢高起伏大
B. 熱量——位于中溫帶熱量條件不適于棉花種植
C. 降水——位于天山北坡屬于山地背風坡,降水少
D. 水源——深居內陸屬于內流區域水源短缺
【2】促使新疆主要農作物種植面積比例發生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積溫的年際波動 B. 生態退耕的需要
C. 灌溉技術改良 D. 市場需求的變化
【3】農業種植結構的變化最可能導致新疆
A. 糧食總產量下降 B. 棉花價格下降
C. 農業耗水結構政變 D. 土壤鹽堿化加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布加勒斯特是羅馬尼亞首都,位于羅馬尼亞東南部,發展歷史悠久。城市北郊有著名的伯尼亞薩森林,市內用草坪、玫瑰花、月季花組成的色彩繽紛的花壇隨處可見.植樹造林,養花種草,綠化城市,美化環境,己成為布加勒斯特居民的傳統和愛好。如今的布加勒斯特,綠蔭如蓋,花木成林,湖水片片,成為一座“花園城市”。下圖是布加勒斯特所在地區的地形、降水、水系分布圖。
(1)簡要說出圖示區域降水的空間分布特點并分析原因.
(2)分析布加勒斯特城市早期發展的自然區位因素。
(3)分析布加勒斯特成為“花園城市”的主要原因。
(4)多瑙河下游歷史上多發生春季洪澇災害,試分析多瑙河下游洪澇災害多發的自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年9月29日蘭渝鐵路全線通車。乘車從蘭州出發,向南經甘肅、隴南,沿川陜邊界進入四川,然后到達重慶,沿途可看到植被景觀變化明顯。下圖為蘭渝鐵路沿線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從蘭州到重慶,穿越秦嶺時,可以明顯感受到南北兩側自然植被類型的差異明顯。造成這種差異的主導因素是( )
A. 地形 B. 土壤 C. 水分 D. 熱量
【2】蘭渝鐵路建設中主要克服的困難和障礙有( )
①跨越長江、黃河水系,翻越秦嶺,地質災害多 ②重慶境內地下水滲漏嚴重,溶洞較多 ③風沙威脅,需鋪設草方格沙障 ④凍土廣布,需采用先進的熱棒技術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3】蘭渝鐵路修建的意義,說法正確的是( )
①完善了我國路,是連接中國西南、西北之間最便捷、快速的通道
②有利于開發沿線各種資源,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③加快老、少、邊、窮地區脫貧致富步伐,帶動了沿線地區社會經濟的發展
④加強了西部地區同珠三角、長三角和京津唐地區的聯系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下圖是世界某局部區域年降水量分布圖。圖中A處的雨林(溫帶雨林)是世界上僅有的幾個溫帶雨林之一,在1981年的時候就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
材料二科羅拉多大峽谷的形狀極不規則,大致呈東西走向,匍匐于凱巴布高原之上。它的寬度在6千米至25千米之間,平均谷深1 600米,谷底寬度762米。大峽谷巖石是一幅地質畫卷,由于人們從谷壁上可以觀察到從古生代至新生代的各個時期含有生物化石的地層,因而被譽為一部“活的地質教科書”。
(1)判斷圖中A處沿岸的氣候類型,并分析該地降水量的時空分布特點及原因。
(2)比較B、C兩地冬雨量的大小,并利用氣壓帶、風帶的知識說明原因。
(3)說出大峽谷兩側的主要巖石類型和大峽谷的成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太陽高度隨經度和緯度變化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1】此時可能出現的現象是
A. 北京旭日東升 B. 多倫多(45°N,74°W)夕陽西下
C. 布宜諾斯艾利斯(33°S,60°W)艷陽高照 D. 南極長城站(60°S,59°W)夜幕深沉
【2】a、b、c、d四點比較
A. a點自轉線速度比c點小 B. 這一天b點比a點晚見日出
C. 這一天白晝最長的是b D. 一年中晝夜長短相差最小的是b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人口增長模式轉變示意圖”,完成下列要求。
(1)圖中細線表示人口 _____率,/////部分表示人口 ______率。
(2)圖中A階段人口增長模式為“ 型”。
(3)圖中處于C階段的國家最容易出現的人口問題是______。這種人口問題產生的危害有(任答一條即可) _________;解決該問題的措施:①_______②______。
(4)20世紀70年代以來,我國由于大力開展 _____工作,目前已基本實現了人口增長模式從 ____ 向 __ 的轉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