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法國及周邊地區圖(圖甲)、馬賽的地理位置及港區舊貌(圖乙),回答下列問題。
(1) 根據圖甲信息,描述法國的地形地勢特征是________。
圖甲中山脈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馬賽三面被石灰巖山丘環抱,氣候宜人,擁有法國最大的海港。根據圖乙,簡述馬賽成為法國天然良港的條件。
(3) 1月初,巴黎與蘇州兩所學校學生進行地理觀測,當巴黎學生迎著朝陽走進校門時,蘇州某校學生迎著太陽走出校門,這兩所學校校門分別是:巴黎朝向________,蘇州朝向________。
(4) 法國、西班牙兩國都發展時鮮業,大規模種植水果、蔬菜、花卉等,這些農產品能夠逐漸走向歐洲市場得益于__________與__________發展。但兩地同類產品競爭激烈。試比較法國、西班牙兩國發展時鮮業的農業區位差異。
【答案】(1) 以平原和高原為主,由東向西降低(東南高西北低) 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碰撞隆起而成
(2) 位于地中海沿岸;港闊水深;山丘環抱,海灣風浪小;靠近羅納河口,腹地廣闊。
(3) 西北 西南
(4) 現代化的交通運輸 冷藏保鮮技術 自然條件:西班牙比法國的緯度稍低,熱量相對豐富,產品上市比法國早;市場:法國距歐洲經濟腹地較近,產品運輸比西班牙便捷。
【解析】整體分析:本題考查地形地勢條件,港口形成條件,日出日落方位、農業區位等。
(1) 據甲圖分析,由法國河流流向,可判斷法國地勢東南高西北低,由圖上地形海拔高度的變化,可判斷法國地形以高原和平原為主。圖甲中山脈位于亞歐板塊和非洲板塊的交界處,是兩大板塊碰撞隆起形成的。
(2) 港口的形成條件包括自然條件,如港灣、水文、氣候、地形等和社會經濟條件,如經濟基礎、經濟腹地、城市依托等。
(3) 1月初,太陽直射南半球,這時北半球晝短夜長,日出東南、日落西南,巴黎與蘇州大致相差8個小時,巴黎是早上時,蘇州大致是下午,因此巴黎學生迎著朝陽走進校門,即迎著東南走進校門,說明學校門口朝西南;這時蘇州學生下午放學時迎著太陽走出校門,同理可判斷蘇州校門朝向西南。
(4) 市場范圍的擴大,在一定程度上得利于現代化的交通運輸、冷藏保鮮技術的發展;西班牙和法國發展“時鮮業”的優勢,可以從熱量、市場、交通、科技等方面分析。西班牙位于法國以南(緯度低),氣溫較高,農產品上市較早;法國距離歐洲腹地(市場)較近,貨物運輸更加便捷。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2017年7月中旬某日高溫及24小時強降水預報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下列天氣描述與該圖準確對應的是
A. 我國南方“水深”,北方“火熱”
B. 華北地區炎熱干燥,將導致冬小麥減產
C. 魯東、豫東、蘇北地區,應做好防洪工作
D. 降水區域以對流雨為主,時間長,范圍廣
【2】關于圖中甲、乙兩地在圖示時段的描述,正確的是
A. 甲地受大陸干熱氣團影響,氣溫高于39℃
B. 甲地降水少蒸發強,河流水位明顯下降
C. 乙地距海近受夏季風影響,氣溫低于37℃
D. 乙地高溫且白晝長,區域耗電大幅減少
【3】圖中強降水區域可能誘發的災害是
A. 云貴高原地震、滑坡和泥石流多發
B. 淮河流域洪澇災害多發
C. 珠江三角洲出現大范圍城市內澇
D. 海南島風災、海嘯多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沿20°N緯線地形剖面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B半島的名稱是 ,在分區上屬于 地區;D半島的名稱是 ,在分區上屬于 地區。
(2)B處地形的主要特征為 ;D處的主要地形區為 ,重要的經濟作物是 。
(3)M河是該半島上重要的國際性河流,它的名稱是 河,其上游是我國境內的 江,該河屬于 水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麗水市位于浙江省的西南部,森林覆蓋率高達79.1%,每年會出現森林火災損失嚴重的情況。下圖為2004~2008年麗水市各月森林火災所占百分率統計圖。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麗水市森林覆蓋率高的原因有( )
A. 交通閉塞,開發歷史短
B. 人口稀少,經濟落后
C. 氣候暖濕,林木生長快
D. 低山丘陵,宜林地廣
【2】7月森林火災比例出現小高峰,可能的自然因素是( )
A. 7月受副熱帶高壓控制 B. 7月該地多雷暴天氣
C. 7月多臺風天氣 D. 7月暑假多游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近年,為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我國提出了“一帶一路”的國家發展戰略。“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列舉陸上絲綢之路經過的自然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沿線自然帶的分布變化體現了________地域分異規律,其主要影響因素________。
(2)列舉三個海上絲綢之路經過的洋或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北京、烏魯木齊和鹿特丹三地中,氣溫年較差最小的是________,年降水量最少的是________,具有雨熱同期氣候特點的是________。
(4)海上絲綢之路沿途的印度尼西亞地震多發,原因為________________
(5)“一帶一路”是圓夢之路,對密切我國與沿線國家和地區之間經濟聯系意義重大。通過與西歐國家的合作,我國可以________。(多選題)
A.進口大量的石油資源 B.吸引大量的廉價勞動力
C.進口先進的工業技術 D.拓寬產品的銷售市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海洋地理】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 2016年1月6日,中國政府征用的兩架民航客機平穩降落在南沙永暑礁新建機場,當日返回,試飛成功。右圖為南海附近區域圖。
(1) 與同緯度太平洋相比,A處表層海水鹽度較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
(2) B處海底地形名稱是________。根據板塊構造學說,南海地處________板塊。
(3) 南海漁業資源衰退嚴重的海域是________。
A. 北部大陸架和北部灣近海區域
B. 北部深海區域
C. 南沙島礁區域
D. 中南部外海區域
造成該海域漁業資源嚴重衰退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我國在永暑礁填海造陸是對海洋空間資源開發利用的主要方式之一,海洋空間資源的開發利用為什么具有高技術難度、高資金投入和高風險的特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甲圖是“西氣東輸的區域協調效應圖”,乙圖是“東、西部每萬元國民生產總值的能耗圖”。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我國政府協調東、西部發展的原因,敘述錯誤的是
A. 西部輸出了資源,但是得到了資金,有利于經濟的再發展
B. 東部輸出了資金,但是得到了資源,有利于解決資源短缺問題
C. 通過東、西部資源與資金的相互流動,加強了東、西部的協調發展
D. 通過西氣東輸,國家加大了東、西部的稅收,有利于投資其他行業
【2】東、西部每萬元國民生產總值的能耗圖說明
A. 經濟發展水平越高,耗能量就越大
B. 經濟發展水平越低,耗能量就越小
C. 單位國民生產總值能耗的高低與經濟發展水平的高低有關
D. 東部地區的能耗量比西部地區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北半球1月份部分地區海平面等壓線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
(1)填出圖中A、B兩氣壓中心的名稱:A , B .
(2)受A氣壓中心的影響,圖中C點盛行風,D點盛行風,此時我國大部分地區的天氣以為主要特征.
(3)D地7月盛行風,其形成原因是 , 因此,季風氣候的形成除了外,還有 .
(4)東亞地區季風氣候典型的原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