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圖及相關材料,完成下列各題。(15分)
材料1:我國汽車產業群地區分布圖。
材料2-近十多年來,我國吸引多家歐美日汽車生產公司在我國投資合作或建廠,在2001年至2009年這短短的數年中,汽車產量從200萬輛快速增長至上千萬輛。而僅在2008年到2010年這幾年里,汽車市場規模就將近翻了一番。2010年我國汽車產量和銷量分別達到了1826萬輛和1806萬輛,中國無疑是全球汽車生產的大國和汽車最大消費市場,但我國還不是汽車制造強國,汽車出口還處于初級階段,與汽車出口大國相比還有相當大的差距。
(1)根據材料1,說出我國汽車工業空間分布特點。(3分)
(2)材料2表明我國已成為汽車轉移對象國,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說明我國汽車工業發展的有利條件?(6分)
(3)外國品牌的汽車多在中國投資建立汽車組裝廠,而車型均從國外引進,原因是什么?我國應如何應對?(6分)
(1) 我國汽車工業主要集中分布在東部沿海、長江沿線及東北地區。(3分)
(2)我國汽車工業的有利條件是(人口眾多經濟發展較快)市場廣闊;勞動力價格相對較低;(投資環境較好)內部交易成本低;(有相關產業的優勢——與汽車業相關的鋼鐵、機械等工業我國排世界第一)產業基礎好,有良好的產業協作條件。(6分)
(3)原因:組裝環節需要較多的廉價勞動力,附加值低;設計環節附加值高,需要高素質的勞動力。(2分)
應對措施:在接受產業轉移時,要注意研究、開發一起引進;加大自主品牌的投入、研發力度;提高勞動力素質。(4分)
【解析】本題考查我國的工業發展。(1)直接根據材料一圖示概括。(2)影響汽車產業發展的影響因素主要從地價、市場、科技、政策、勞動力、工業基礎等方面分析,注意與我國的國情相結合。(3)影響組裝廠的主要因素是廉價勞動力;而車型設計的主要影響因素是科技和人才;應對措施則從發展我國的科技和人才等方面分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1-2012學年湖北武漢市武昌區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卷(帶解析) 題型:綜合題
閱讀下圖及相關材料,完成下列各題。(15分)
材料1:我國汽車產業群地區分布圖。
材料2-近十多年來,我國吸引多家歐美日汽車生產公司在我國投資合作或建廠,在2001年至2009年這短短的數年中,汽車產量從200萬輛快速增長至上千萬輛。而僅在2008年到2010年這幾年里,汽車市場規模就將近翻了一番。2010年我國汽車產量和銷量分別達到了1826萬輛和1806萬輛,中國無疑是全球汽車生產的大國和汽車最大消費市場,但我國還不是汽車制造強國,汽車出口還處于初級階段,與汽車出口大國相比還有相當大的差距。
(1)根據材料1,說出我國汽車工業空間分布特點。(3分)
(2)材料2表明我國已成為汽車轉移對象國,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說明我國汽車工業發展的有利條件?(6分)
(3)外國品牌的汽車多在中國投資建立汽車組裝廠,而車型均從國外引進,原因是什么?我國應如何應對?(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2屆遼寧省丹東市四校協作體高三摸底測試(零診)文綜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共25分)閱讀下圖及相關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世界三大區域汽車生產比例變化圖
材料二:近十多年來,我國吸引多家歐美日汽車生產公司在我國投資合作或建廠,加上我國的自主生產,2006年產量達728萬輛,超過德國列世界第三位,2009年10月21日中國汽車第1000萬輛在長春一汽下線,這標志著中國成為繼日、美之后第三個年產銷量超千萬輛的國家。且同年12月汽車產銷雙超1200萬輛,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一大汽車生產國和最大新車消費市場。
(1) 根據材料一,分析上世紀世界三大汽車生產區域所占比例變化情況。
(2)早期三大汽車生產國均在其國內通過生產聯系,形成若干專業化的汽車集聚區;而進入二十世紀80年代后期這些國家的汽車生產紛紛向國外轉移,試簡述前者工業集聚的優勢和后者產業轉移對轉出國社會經濟產生的不利影響?
(3)材料二表明我國已成為汽車轉移對象國,結合所學簡要說明我國汽車工業發展的有利條件?
(4)2007年,汽車工業總產值占GDP的比重已超過4%以上,預期2010年將達到或超過6%,2020年中國汽車產業將與國民經濟的GDP增長速度保持同步或有可能略高于GDP增長速度。未來十年。中國對小型汽車的需求量將年增30%左右,小汽車產量不斷增加價格指數降低,具有購車能力的人增多,汽車私人消費逐漸成為主流,汽車進入家庭。試分析其發展趨勢可能帶來的不利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1-2012學年遼寧省丹東市四校協作體高三摸底測試(零診)文綜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共25分)閱讀下圖及相關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世界三大區域汽車生產比例變化圖
材料二:近十多年來,我國吸引多家歐美日汽車生產公司在我國投資合作或建廠,加上我國的自主生產,2006年產量達728萬輛,超過德國列世界第三位,2009年10月21日中國汽車第1000萬輛在長春一汽下線,這標志著中國成為繼日、美之后第三個年產銷量超千萬輛的國家。且同年12月汽車產銷雙超1200萬輛,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一大汽車生產國和最大新車消費市場。
(1) 根據材料一,分析上世紀世界三大汽車生產區域所占比例變化情況。
(2)早期三大汽車生產國均在其國內通過生產聯系,形成若干專業化的汽車集聚區;而進入二十世紀80年代后期這些國家的汽車生產紛紛向國外轉移,試簡述前者工業集聚的優勢和后者產業轉移對轉出國社會經濟產生的不利影響?
(3)材料二表明我國已成為汽車轉移對象國,結合所學簡要說明我國汽車工業發展的有利條件?
(4)2007年,汽車工業總產值占GDP的比重已超過4%以上,預期2010年將達到或超過6%,2020年中國汽車產業將與國民經濟的GDP增長速度保持同步或有可能略高于GDP增長速度。未來十年。中國對小型汽車的需求量將年增30%左右,小汽車產量不斷增加價格指數降低,具有購車能力的人增多,汽車私人消費逐漸成為主流,汽車進入家庭。試分析其發展趨勢可能帶來的不利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吉林省吉林市09-10學年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 題型:綜合題
(10分)閱讀下圖及相關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世界三大區域汽車生產比例變化圖
材料二:近十多年來,我國吸引多家歐美日汽車生產公司在我國投資合作或建廠,加上我國的自主生產,2006年產量達728萬輛,超過德國列世界第三位,2009年10月21日中國汽車第1000萬輛在長春一汽下線,這標志著中國成為繼日、美之后第三個年產銷量超千萬輛的國家。且同年12月汽車產銷雙超1200萬輛,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一大汽車生產國和最大新車消費市場。
(1)根據材料一,分析上世紀世界三大汽車生產區域所占比例變化情況。
(2)早期三大汽車生產國均在其國內通過生產聯系,形成若干專業化的汽車集聚區;而 進入二十世紀80年代后期這些國家的汽車生產紛紛向國外轉移,試簡述前者工業集聚的優勢和后者產業轉移對轉出國社會經濟產生的不利影響?(4分)。
(3)材料二表明我國已成為汽車轉移對象國,結合所學簡要說明我國汽車工業發展的有
有利條件?(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