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熱帶雨林除被稱為“地球之肺”外,還被稱為“綠色水庫”,其主要原因是( )
A. 增加濕度 B. 涵養水源 C. 保持水土 D. 調節氣候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費城制憲會議上,麥迪遜警告說:“聯邦更容易解體于無政府狀態,而不是專制統治……十三個殖民地的實踐已經充分證明了這種趨向。”麥迪遜的這一言論意在
A.反對君主專制政體 B.構筑三權分立體制
C.加強中央政府權威 D.確立人民主權原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北半球某河流的部分河段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沙金是指產于河流底層或低洼地帶,與石沙混雜在一起,經過淘洗出來的黃金。若該河段有沙金,則下列地點最有可能淘到沙金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②④之間河流剖面是
【3】 ④地相對合理的人類活動是
A.興建濱河棧道 B.興建沙灘公園
C.興建濱河浴場 D.興建深水港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甲圖為我國東部地區某河流示意圖,乙圖為該河流某處干流河谷橫剖面形態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乙圖所示剖面最可能位于甲圖中的 (A或C)處,請說明判斷依據。
(2)指出甲圖中P處的地貌類型,并指出其形成的地質作用。
(3)農業社會時期,人們在M附近河段沿岸建設聚落,一般優先選擇南岸還是北岸?試從地質作用角度比較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經過半個多世紀的開發,三江平原草甸、沼澤大多已利用。下圖為三江平原部分地區土地利用變化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
【1】根據該地區土地利用變化,可推斷出( )
A、甲地海拔較高 B、丙地耕地開發條件好于乙地
C、丁地地勢低平 D、丁地耕地開發條件好于甲地
【2】目前,有利于該地區農業大規模經營的主要措施是( )
①促進農業勞動力向城市轉移 ②增加耕地面積
③增加農業資金投入 ④改變耕作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下圖為我國杭州、嘉興、湖州地區分布。在古代,人們就在該地區筑東西向的“橫塘”、南北向的“溇港”(拓挖的河溝),逐步形成了“橫塘縱溇”的水系格局。杭嘉湖地區植桑養蠶歷史悠久,塘邊植桑,桑葉喂蠶。與北方蠶區一年養蠶2~3次相比,本區一年養4~5次。自唐朝以來,絲綢業一直是該區域的特色產業,素以“絲綢之府”著稱,絲綢產品享譽國內外。
(1)簡述古人在該區域修建“橫塘縱溇”的主要功能。
(2)分析杭嘉湖地區絲綢業發展的有利條件。
(3)請你從市場的角度為該地區的絲綢業發展出謀獻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珠三角與周邊地區區域合作示意圖”,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各題。
【1】關于圖中箭頭代表的含義,表述正確的是( )
A.實線箭頭代表資源和能源 B.實線箭頭代表技術和資金
C.虛線箭頭代表資源和技術 D.虛線箭頭代表能源和資金
【2】珠三角石化企業向粵西轉移帶來的影響可能是( )
A.大量公司總部向粵西地區轉移 B.不利于珠三角地區的產業升級
C.減輕珠三角地區的環境壓力 D.大量廉價勞動力向珠三角地區轉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十三屆五中全會公報》提出: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下圖示意我國某省從新中國成立初期至今的人口自然增長軌跡,圖中X表示初期,Y表示末期。回答下列問題。
【1】下列有關圖中人口變化的描述,正確的是( )
A.Ⅰ階段人口老齡化問題突出 B.Ⅱ階段勞動力嚴重短缺問題
C.O拐點出現與政策因素有關 D.從X到Y,人口自然增長快
【2】“兩個孩子政策”的實施將對未來十年產生的可能影響是( )
A.撫養老年人壓力下降 B.有利于擴大內需
C.家庭抗風險能力降低 D.勞動力人口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