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北京時間2019年5月15日13時24分,在日本種子島航天基地附近海域發生5.6級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讀種子島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下列不屬于日本選擇種子島建設宇宙航天基地原因的是
A.遠離大城市,人煙稀少B.緯度較低,節省燃料,提高載重
C.地處熱帶,多晴好天氣D.海洋運輸便利
【2】此次地震震源位于
A.地殼B.下地幔C.軟流層D.地核
【3】地震發生后的一個月內
A.北極圈及其以北有極晝現象B.南京晝夜長短變化幅度減小
C.海口日出方位漸漸北移D.北京市正午人影逐漸變長
【答案】
【1】C
【2】A
【3】C
【解析】
【1】讀圖可知,種子島在30°N以北,地處亞熱帶而不是熱帶,故C錯。種子島緯度較低,節省燃料,提高載重,B對。種子島遠離大城市,人煙稀少,A對。種子島為島嶼,四周為海洋,海洋運輸便利,D對。故選C。
【2】地殼平均厚度約17千米,其中大陸地殼厚度較大,平均為33千米。高山、高原地區地殼更厚,最高可達70千米;平原、盆地地殼相對較薄。大洋地殼則遠比大陸地殼薄,厚度只有幾千米。種子島及其附近海域位于大陸架上,屬于大陸地殼,根據震源深度20千米,說明此次種子島地震的震源位于地殼,故A項正確。故選A。
【3】地震發生后的一個月內即從5月15日至6月15日期間,太陽直射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動。北極圈及其以北有極晝現象應是6月22日,故A錯誤。南京晝夜長短變化幅度增大,B錯誤。海口日出方位漸漸北移,C正確。北京正午太陽高度角逐漸變大,日影逐漸變短,D錯誤。故選C。
本題難點在于對地球公轉產生的正午太陽高度角和日出、日落方位變化的掌握。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變化規律:由太陽直射點所在緯度向南、北兩側遞減;離太陽直射點越近,正午太陽高度角越大;日出、日落:二分日,太陽正東升、正西落;太陽直射在北半球,東北升、西北落;太陽直射在南半球,東南升、西南落。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反映了農村人口大量遷往城市的現象,這種人口遷移是發達國家歷史上和發展中國家當前人口遷移的主要方式。讀圖,完成下列要求。
(1)圖中字母代表的內容,對人口遷移而言,屬于拉力的是_________,屬于中間阻力的因素是_________。(填字母)
(2)從人作為消費者的角度看,人口遷出對當地有什么意義?
(3)大量農村人口進入城市,會對城市產生怎樣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國某海濱地區不同時間旗幟主要飄動方向示意圖”,完成題。
【1】若旗幟飄動方向反映該地一日內主要風向的變化,則
A. 甲為夜晚,吹海風 B. 乙為夜晚,吹陸風
C. 甲為白天,吹陸風 D. 乙為白天,吹海風
【2】若旗幟飄動方向反映該地一年中盛行風向的變化,則引起盛行風向變化的主要成因是
A. 天氣系統不同 B. 人類活動變化
C. 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D. 氣壓帶、風帶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近年來,做為我國第一產煤大省的山西不斷探索“集團化、潔凈化、多元化和現代化”的新型煤炭產業之路。為了加快山西省煤炭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實現能源大省向經濟強省的跨越,地方政府提出了兩套方案。
讀圖,回答題。
【1】山西省發展煤轉電對當地的積極意義是( )
A. 節約水資源B. 減輕環境污染
C. 減少經濟收入D. 減輕鐵路運輸壓力
【2】方案①與方案②比較( )
A. ①方案環境污染嚴重B. ②方案經濟效益明顯
C. ①方案煤炭利用率高D. ②方案工業耗水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近年來,我國外來物種種數大增,有些物種在新環境中急劇繁殖擴散,嚴重危害當地的生物多樣性、農林牧漁業生產以及人類健康,成為外來入侵物種。如下圖為“我國各省區外來入侵植物種數分布圖”。
【1】云南省和廣東省成為我國入侵植物種數最多省份的原因是( )
A.位于沿海地區,經濟發達B.地形復雜,環境多樣
C.地處亞熱帶熱帶,水熱條件優越D.交通方便,人口稠密
【2】發展中國家較發達國家更容易引發環境問題,其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壓力大B.人口分布不均
C.經濟技術水平低D.環保法規不完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太平洋中有甲乙兩個小島(圖所示),島上居民發現一年中有時甲的日出時刻較早,有時乙的日出時刻較早,有時同步日出。甲地比乙地日出時刻早的時間大約有40天左右。
(1)甲地日出早的40天日期大約是 到 。(何月何日)
(2)若圖中丙地一年中任何時候日出時刻都不會比乙地早,請在圖中作圖說明丙地的位置范圍(用斜線表示位置范圍)。
(3)結合上述材料歸納出影響不同地區日出時刻的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海南島西部的昌化江流域,年降水量700~900mm,是我國唯一可以看到熱帶草原、沙漠景觀的地區。下圖為海南島局部區域圖。完成下面小題。
【1】昌化江流域熱帶沙漠景觀的沙物質主要來源于
①古風成沙出露②裸露河漫灘③濱海沙灘④巖石風化成沙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2】圖示區域自然地理環境特點是
A.地形中部高四周低B.植被都有抗鹽堿的特性
C.河流水位季節變化大D.主導風向為西南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干濕地區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P地區降水量遠小于Q地區,但與Q地區同為濕潤區,其主要原因是( )
A.年均溫低,蒸發量小B.森林豐富,涵養水量大
C.草原廣布,蒸騰量大D.濕地廣布,地表水豐富
【2】上圖中缺水最嚴重的地區是( )
A.濕潤區B.半濕潤區C.半干早區D.干早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2014年12月12日,歷時11年建設的南水北調中線正式通水。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從丹江口水庫引水,沿京廣鐵路西側北上,自流到北京頤和園的團城湖。工程重點為河南、河北、天津、北京4個省市,為沿線20多座大中城市提供生活和生產用水,并兼顧沿線生態環境和農業用水。
材料二 南水北調中線示意圖。
(1)指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調入區水資源缺乏的原因。
(2)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實施,可以 ( )
A.緩解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引起的鹽堿化問題
B.帶動沿線水產養殖業的發展
C.促進沿線地區的環境治理
D.利用南北地勢落差開發水電
(3)在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調水過程中,為確保“南水”順利抵達京津地區,線路經過省份應該做好哪些方面工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