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4屆黑龍江省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讀圖(陰影部分表示主要農業生產地區),回答下列問題。(8分)
(1)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曾在一首詩中寫到:“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壟黃!痹娭忻鑼懙霓r作物在美國也廣泛種植,該種植區主要分布在甲圖中的( )
A、A B、D C、E D、F
(2)A、D、E三地區所屬的農業地域類型是 ▲ , D處種植的作物是 ▲
F地的農業地域類型是 ▲ ,形成理由是 ▲ 。
(3)甲圖中A和丙圖C處發展農業生產的共同的不利因素是 ▲ ;
(4)乙圖中B處發展農業生產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 ▲ 。
目前該盆地最有可能產生的環境問題是( )
①土壤鹽堿化
②河水流量增多,河口附近侵蝕作用增強
③湖中的水生動植物大量繁殖
④濕地萎縮,牧草生長不良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2屆吉林省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讀圖,乙附近地區大量企業把新工廠建到東南亞等地的主要原因是為了充分利用當地的
A.自然資潭 B.便利的交通
C.大量的廉價勞動力 D.高水平的科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下圖為亞歐大陸氣溫年較差分布示意圖(單。骸妫,讀圖完成
|
15、關于圖示地區氣溫年較差變化規律及原因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從沿海向內陸氣溫年較差越來越大
B.大陸東側氣溫年較差的變化梯度大于大陸西側
C.從甲處到乙處氣溫年較差變化梯度大.其原因是地形以平原為主
D.從甲處到丙處氣溫年較差變化梯度大.其原因是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大
16、氣溫年較差最大值出現在甲處附近的原因是:
A.地處高緯度.晝夜長短的變化幅度小 B.地處內陸高原、山地,受海洋影響小
C.地表缺少植被覆蓋 D.地表分布有大量沼澤
17、關于乙、丙兩地的正確判斷是:
A.乙處附近氣候有利于糧食作物生長 B.乙處自然帶為溫帶落葉林帶
C.丙處附近緯度太高,不利于漁場形成 D.丙處為溫帶海洋性氣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