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出現以后,大氣成分發生的變化主要表現在
[ ]
A.原始大氣中二氧化碳、甲烷、氫和氮的成分減少
B.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使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減少
C.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使大氣中氮的成分增加
D.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使大氣中氧的成分增加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下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在圖中四個空格中填出適當的分子式或化學元素符號。?
(2)從圖中可以看出,生物在地理環境的形成中起著重要作用,概括地說,生物出現后,自然界中的 原有遷移方式發生了變化,同時改變了 圈、 圈和巖石圈。?
(3)從圖中可以看出,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把周圍環境中的 合成 ,同時把 能轉化成 ,貯藏在有機體中。綠色植物在進行光合作用時,從空氣中吸收 ,從土壤中吸收 ,合成有機物,同時釋放 。?
(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生物在陸地上出現以后促進了土壤的形成?
B.動物是自然環境的一面鏡子,許多自然帶的名稱用動物分布類型的名稱來表示?
C.生物對環境的影響比環境對生物的影響更大?
D.由于動物影響環境,故對環境有明顯的指示作用?
(5)一般認為大氣中的氧主要是進行作用的結果,而地球上原始大氣的主要成分是、、氫、氨和水汽。?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