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三點一測叢書 高中地理 必修2 (人教版課標本) 人教版課標本 題型:022
讀下圖和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實踐中,1979年7月,黨中央、國務院決定創辦經濟特區。1984年1月,鄧小平同志視察經濟特區,指出“我們建立經濟特區的政策是正確的”,“經濟特區好”。1992年,鄧小平同志南巡,再次到特區視察,看到經濟特區的建設成就,指出:“發展才是硬道理”,并明確回答了那些議論姓“社”姓“資”的人,指出特區姓“社”不姓“資”,判斷的標準主要看是否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生產力,是否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綜合國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1)填出下圖中下列數碼代表的城市名稱: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2)A是________海峽,B是________自治區,C是________島,D是________半島。
(3)圖中城市①②③屬于我國的________工業基地,該基地工業結構以________工業為主。
(4)城市③往南是我國________特別行政區;③城市東邊有________核電站。
(5)城市①②③為中心的工業基地在發展工業上的有利條件是________,適于發展以________為主的多種加工業和制造業。
(6)該工業基地周圍,水利資源豐富,在農業方面,可以建設成為全國性的________生產基地和以蔬菜、花卉、水果為主的________基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3屆山東省德州市躍華學校高三12月月考地理試卷(帶解析) 題型:單選題
下面圖1為我國天津市不同季節近地面氣溫空間分布示意圖,其中圖甲為“1985年7月6日夜間天津市近地面氣溫空間分布示意圖”,圖乙為“1984年12月18日夜間天津市近地面氣溫空間分布示意圖”。
根據圖中提供的相關信息,思考并回答以下題。
【小題1】圖甲中O、M兩點的溫差最大可超過
A.1℃ | B.2℃ | C.3℃ | D.4℃ |
A.西北風 | B.西南風 | C.東北風 | D.東南風 |
A.天津市的“熱島效應”在夏季強度更大 | B.天津市的“熱島效應”在冬季強度更大 |
C.天津市近地面等溫線夏季更為密集 | D.天津市近地面氣溫空間變化趨勢在不同季節是完全相反的 |
A.人為熱排放 | B.城市建筑密度 | C.工業活動 | D.緯度差異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2-2013學年山東省德州市躍華學高三12月月考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面圖1為我國天津市不同季節近地面氣溫空間分布示意圖,其中圖甲為“1985年7月6日夜間天津市近地面氣溫空間分布示意圖”,圖乙為“1984年12月18日夜間天津市近地面氣溫空間分布示意圖”。
根據圖中提供的相關信息,思考并回答以下題。
1.圖甲中O、M兩點的溫差最大可超過
A.1℃ B.2℃ C.3℃ D.4℃
2.若只考慮溫度因素,則圖乙中P點近地面的風向為
A.西北風 B.西南風 C.東北風 D.東南風
3.對比上面圖甲和圖乙,判斷下列說法合理的是
A.天津市的“熱島效應”在夏季強度更大 B.天津市的“熱島效應”在冬季強度更大
C.天津市近地面等溫線夏季更為密集 D.天津市近地面氣溫空間變化趨勢在不同季節是完全相反的
4.下列對導致天津市近地面等溫線由郊區向市區有規律變化的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人為熱排放 B.城市建筑密度 C.工業活動 D.緯度差異
5.若只考慮溫度因素,下圖中與M、O 、N一線近地面等壓面的剖面線相符合的示意圖為
A.① B.② C.③ D.④
6.下圖中與天津市近地面對流層大氣運動所體現的地理原理相似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4屆山西省高一6月月考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表示2000-2005年我國各省(市、區)實際人口遷入率、遷出率(以5 年為統計單位,不包括)2題 。
1.造成圖中A點所示省(市、區)人口遷移特點的原因最可能的是當地
A.收入水平高 B.遠離東部 C.人口數量少 D.經濟落后
2.圖中B點代表的省(市、區)在1995-1984年間是我國唯一的人口遷入遷出平衡地區,也是目前我國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區,該地區典型的農作物是
A.棉花 B.甜菜 C.橡膠 D.青稞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