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下圖回答以下2題。
![]() |
1.圖中所示a國家可能是( )
A.印度 B.新加坡 C.美國 D.德國
2.圖中表示發展中國家平均水平的可能是
A.① B.② C. ③ D.④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1年高考地理38分鐘階段性同步滾動檢測(6) 題型:單選題
根據下表和下圖資料,回答以下2題。
|
一月均溫 |
七月均溫 |
X |
6℃ |
30℃ |
Y |
15℃ |
26℃ |
z |
6℃ |
18℃ |
1.x、y、z與圖中A、B、C的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 )
A.x—A y—B z—C B.x—B y—C z—A C.x—C y—A z—B D.x—A y—C z—B
2.A城與C城在氣溫上有明顯的差異,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是 ( )
A.距海遠近的不同 B.緯度上略有差異
C.天然植被不同的影響 D.地勢高低的不同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遼寧省錦州市2009-2010學年度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 題型:選擇題
下圖中顯示了世界經濟發展不同階段的環境質量變化趨勢,請根據圖回答以下3題。
![]() |
1.工業化初期,下列城市中最早出現環境質量大幅度下降的是 ( )
A.柏林 B.倫敦 C.舊金山 D.匹茲堡
2.由圖中的環境質量變化趨勢看,發展中國家必須清醒地認識到 ( )
A.環境污染不可避免,只能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策略
B.后工業化階段環境問題會自然解決
C.保護環境至關重要,必須杜絕興建大量排污工業
D.可以采取措施,減少或避免發展過程中的環境污染問題
3.這種關系反映了環境質量的提高主要取決于 ( )
A.人的認識能力不斷增強
B.發展中國家工業化戰略不斷調整
C.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
D.發達國家環保政策不斷完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江蘇省鹽城中學2009-2010學年度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 題型:單選題
讀下圖回答以下3題。
1.圖中A地區農業發展中存在較明顯的土壤鹽堿化問題,其產生的主要原因是:( )
①緯度較高,凍土發育,含鹽水分不易下滲
②氣候干旱,降水少,蒸發旺盛
③農業耕種過程中,長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
④地處河谷地區,水流平緩,對土壤的侵蝕微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圖中B處在漢朝時還是水草豐美的大草原,而現在已變成一片沙漠,其人為原因是( )
A.氣候由濕潤向干旱轉變的結果
B.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的結果
C.農業由耕種業向畜牧業轉變的結果
D.人類過度開墾和放牧對植被破壞的結果
3.圖示區域內甘肅、寧夏在黃河附近形成一條“工業長廊”,根據圖中信息判斷該工業地帶屬于 ( )
A.以棉毛紡織工業為主的工業地域
B.以農產品加工工業為主的工業地域
C.以石油、煤炭開采為主的工業地域
D.以有色金屬冶煉和水電為主的工業地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吉林省吉林市09-10學年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 題型:單選題
下圖是一組世界區域地圖,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以下2題。
1.圖中甲、乙兩地發展種植業生產的主要制約因素分別是
A. 土壤、水源 B. 光熱、降水 C. 風向、地勢 D. 地形、河流
2.甲國有世界上的大港口,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包括:
① 歐亞大陸橋西端 ② 扼北海航線要沖
③ 位于萊茵河入海口 ④ 經濟腹地覆蓋整個歐洲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