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① | B. | ② | C. | ③ | D. | ④ |
分析 1952年12月4日至9日,倫敦上空受高壓系統控制,大量工廠生產和居民燃煤取暖排出的廢氣難以擴散,積聚在城市上空.倫敦城被黑暗的迷霧所籠罩,馬路上幾乎沒有車,人們小心翼翼地沿著人行道摸索前進.當時,倫敦空氣中的污染物濃度持續上升,許多人出現胸悶、窒息等不適感,發病率和死亡率急劇增加.此次事件被稱為“倫敦煙霧事件”,成為20世紀十大環境公害事件之一.
解答 解:直接根據圖示的相互作用判斷,①表示人類對環境的作用,②表示環境對人類的反作用.③為人類通過生產活動從環境中獲取物質和能源.而④表示人類消費物質和能量,以廢棄物的形式排放到環境中.因而“倫敦煙霧事件”發生的根本原因是④.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人地關系及圖示.難度一般,關鍵是學生要掌握人類活動與環境之間的相互影響,注意結合具體的實踐分析人類與環境的相互影響過程.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晴天多,日照時間長 | |
B. | 空氣稀薄,對太陽輻射能削弱作用小 | |
C. | 海拔高,氣候寒冷 | |
D. | 緯度較低,太陽高度角較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可以減輕病蟲危害 | |
B. | 保護表層土壤,減少風力侵蝕 | |
C. | 有利于土壤儲水,防止春旱 | |
D. | 冬灌時間應在土壤封凍之后效果最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生物災害對小麥生產的影響不大 | B. | 生物災害對林業生產沒有影響 | ||
C. | 生物災害可能造成生態環境破壞 | D. | 生物災害不可能造成人員傷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圈層氣溫隨高度增加而遞減 | B. | ②圈層的厚度陸地較海洋大 | ||
C. | ③圈層物質可能是液態 | D. | ④圈層的物質狀態為固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僅是城市購物中心,與金融活動無關 | |
B. | 是城市中的不夜城,晚上與白天一樣繁忙 | |
C. | 其建筑在市區往往是最高的 | |
D. | 最中心處以金融活動為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