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繼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區經濟快速發展后,中國最大的工業密集區域--環渤海經濟圈正形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第三“極”,成為拉動中國北方地區經濟發展的發動機。讀“環渤海地區略圖”和相關材料,回答下列問題。(26分)
材料一 環渤海經濟圈狹義上指中國遼東半島、山東半島、京津冀為主的環渤海濱海經濟帶,延伸可輻射到山西、遼寧、山東以及內蒙古的部分地區,整個大的范圍占據中國國土的12%和人口的20%,經濟總量和對外貿易占到全國的1/4。在環渤海地區5800公里的海岸線上,近20個大中城市遙相呼應,數千家大中型企業虎踞龍盤,60多個大小港口星羅棋布,以京津兩個直轄市為中心帶動的兩側扇形區域已成為中國乃至世界上城市群、工業群、港口群最為密集的區域之一。
材料二 環渤海地區是指環繞著渤海全部及黃海的部分沿岸地區所組成的廣大經濟區域。是我國三大經濟發展區域之一,創造的國內生產總值約占全國的1/4左右。天津作為其中一個老工業基地,在向市場經濟轉軌過程中暴露出產業結構固化、管理機制凝滯等深層次矛盾。市委、市政府有的放矢地制定了“三五八十”階段性的奮斗目標,經過艱苦努力,天津的經濟實力明顯增強,人民生活顯著改善。
天津在振興工業方面,充分利用外資嫁接改造調整國有企業,利用項目投資廣泛吸收社會資本,推動了投資主體多元化,加快了所有制結構調整;濱海新區則注重發揮區位優勢,以高新技術帶動了傳統產業升級。使天津形成了以電子通信、化學工業、生物醫藥為支柱的新的產業格局。
(1)圖中①、②兩大工業基地,試比較兩者在工業結構上的差異。(8分)
(2)試分析青島城市形成和發展的主導區位因素。(2分)
(3)分別指出環渤海經濟圈和長江三角洲經濟圈經濟發展最主要的限制因素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7分)
(4)從自然因素分析環渤海地區發展經濟的有利條件。(4分)
(5)圖中有我國商品棉的重要生產基地,試分析該地區影響棉花生長的氣候條件。(3分)
(6)外資企業紛紛落戶天津、青島、大連,其共同的優勢區位條件有哪些?(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