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為“世界人口緯度分布圖”,陰影示意各緯度人口總量。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 )
A.北半球中低緯地區B.北半球中高緯地區
C.南半球中低緯地區D.南半球中高緯地區
【2】影響圖中人口集中分布的最弱的因素是( )
A.地形B.氣候C.政策D.經濟
【答案】
【1】A
【2】C
【解析】
【1】從世界人口緯度分布示意圖中可以看出,世界人口數量最多的地區位于30°N附近,向南北兩側大致減少,因此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緯地區,A符合題意。圖中顯示,北半球中高緯地區、南半球中低緯地區、南半球中高緯地區,人口數量和比重不大,排除B、C、D。
【2】影響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自然條件、經濟發展水平和開發歷史的長短等,圖中北半球中低緯度平原面積較大、氣候相對溫和、 濕潤地區面積較大,導致這些地區開發歷史悠久,適合人們居住生活和生產,也集中了世界上大多數經濟發達國家,對人口的吸引力大,形成了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區,因此地形、氣候和經濟對因中人口集中分布影響較大,A 、B、D不符合題意。政策影響人口遷移和人口增長,但是對人口分布的影響比較小,說明政策是影響圖中人口集中分布的最弱的因素, C符合題意。故選C。
影響人口分布的因素有自然環境、 經濟條件和歷史條件。自然環境對人口分布的影響,主要通過緯度、地勢地形和氣候反映出來。緯度過高或過低對人類生活都不相宜。高緯度地帶的限制尤為嚴酷。寒冷、土壤凍結、光照不足使土地得不到開發,迄今人類定居的北界大致與1月平均氣溫-20C的等溫線相合。地勢高、起伏大也妨礙人類層住。自然環境提供了人口分布的地理框架,而人口分布的格局則決定于社會經濟條件。在前資本主義社會,人口分布表現為土地依存型或農牧業依存型,相對分散而均衡。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常常集中大量人口。商品經濟的發展影響人口向城鎮集中。歷史條件也是影響人口分布的一個因素。 歷史上人口長期增殖的結果,往往造成在開發較早、歷史悠久的地區,人口一般較多,例如舊大陸的人口密度比新大陸要高。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外半徑為的無窮長圓柱形導體管,管內空心部分的半徑為
,空心部分的軸線與圓柱的軸線平行,但不重合,相距為
,管的一段如圖所示.今有電流
沿軸線方向流動,
均勻分布在管的橫截面上.
(1)試分別求圓柱軸線上和空心軸線上的磁感強度的大小.
(2)當,
,
和
時,試計算上述兩處
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境內有一個4C級國內民用支線機場--河池金城江機場(與河池市中心的直線距離為40km,位于見塘山,山下全部是堅硬頁巖),只有一條跑道,長為2200m,寬為45m,跑道長度相對其他機場要短,被很多人稱為“中國最危險的機場”,機場整體建在山頂上,海拔高達677m,是廣西海拔最高的機場。此外,機場四周都是高300m的懸崖和深溝。
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在不影響飛機起降條件下,因地制宜,河池金城江機場可就近利用( )
A.太陽能B.風能
C.生物能D.地熱能
【2】該機場被譽為“中國最危險的機場”的原因有( )
①機場古老,年久失修
②跑道短,不利于飛機起降
③冰雪覆蓋且多暴雨
④周邊地勢陡峭,起降空間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該機場建于見塘山山頂的主要原因是( )
A.方便排水B.減少對城市的干擾
C.節約土地D.避開喀斯特地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塞拉利昂是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森林覆蓋率僅約4%,經濟以農業和礦業為主,沿海紅樹林廣布。紅樹林是指生長在熱帶和亞熱帶海灣、河口等風浪較小的淺海沙洲灘涂上,受周期性潮水浸淹的潮灘濕地生物群落。下圖分別為塞拉利昂示意圖和甲地氣候資料。
(1)描述甲地降水特征并分析原因。
(2)說明該國沿海紅樹林廣布的原因。
(3)塞拉利昂經濟以農業和礦業為主,分析該國采礦業發展的優勢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2019年8月7日第9號臺風“利奇馬”抵達浙江東南部,并正以每小時15公里的速度往西北方向移動,到8月14日一路北上到達冀遼,對我國多省市地區居民生產、生活造成嚴重影響。下表為1949-2018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生成臺風個數(單位:個)統計表。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與“利奇馬”向西北方向移動登陸聯系最密切的是
A. 低緯東北信風推動B. 赤道低氣壓帶吸引
C. 副熱帶高氣壓帶推動D. 副極地低氣壓帶吸引
【2】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秋季超強臺風個數多于夏季,其主要原因是
A. 低緯海區海水溫度較高B. 地表摩擦力減小
C. 副熱帶高壓增強D. 副熱帶高壓減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新疆塔里木河下游綠洲環境變化示意圖,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圖中甲表示
A. 土地鹽堿化嚴重 B. 沙丘移向綠洲
C. 河流水量減少 D. 冰川融水減少
【2】綜合治理和保護塔里木盆地綠洲的合理措施是
A. 禁止經濟活動 B. 節約并合理用水
C. 加強礦產開發 D. 大力發展畜牧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綜合發展指數是對某地區經濟發展、社會發展、生態、科技等方面測量的綜合性指數,數值越高,發展水平越好。讀“我國2000 年及2008 年農村綜合發展指數圖”,完成下列各題。
【1】八年來,中部地帶農村綜合發展指數變化不大的省級行政區是( )
①鄂 ②湘 ③冀 ④晉 ⑤陜
A.②⑤B.②③
C.⑤④D.①②
【2】促進內蒙古農村綜合發展指數提升的主要原因是( )
①糧食生產大幅增加;
②城鄉一體化發展成績突出;
③生態建設成效顯著;
④農業優惠政策積極扶持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