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西洋鱈魚是一種冷水性底棲魚類,好群居。幼年以浮游生物、成年后以無脊椎動物及小型魚類為食,食量大,生長快,可長至兩米。甲附近海域(下圖)曾是大西洋鱈魚的主要集聚地,有“踩著鱈魚群的脊背就可上岸”的傳說。20世紀60年代開始,大型機械化漁船成群結隊地駛入該海域,夜以繼日地捕撈,龐大的拖網掠過海底,除了魚群在劫難逃外,連海底生態也被破壞殆盡。至90年代初,該海域的大西洋鱈魚數量直線下降了99.9%,雖各國政府于1992年起陸續實行了削減捕撈量、捕撈大魚、放生小魚,甚至禁漁等措施,但幾十年過去了,鱈魚數量依舊維持在歷史最低點,成年鱈魚的平均尺寸還下降了20%。
(1)描述圖示海域等深線的空間分布特點。
(2)解釋大西洋鱈魚曾大量集聚于甲附近海域的原因。
(3)推測該海域發展水產捕撈業的不利自然條件。
(4)分析推行禁漁令后鱈魚數量仍難以恢復的原因。
【答案】(1)海水深度由沿海向大洋遞增;東北部和沿海部分海區,等深線稀疏(坡度較緩);水深200米至2000米地區,等深線密集(坡度較陡);最深處位于東南部海區。(任答三點即可)
(2)緯度較高,且受寒流影響,水溫低,適合鱈魚生存;寒暖流交匯,浮游生物繁盛;入海河流帶來營養鹽類,餌料豐富;溫帶海區冬季海水上泛,利于浮游生物生長;大陸架寬廣,海水淺,光照充足,水生生物繁多,餌料充足;當時人類活動影響較小(捕撈量少)。(任答三點即可)
(3)緯度較高,氣溫低;水溫低,海面封凍時間較長;受副極地低氣壓帶(極鋒)控制時間長,多陰雨天氣;受西風影響,海面風浪大;寒暖流交匯,多海霧,能見度較低;臨近北冰洋,寒流帶來浮冰。(任答三點即可)
(4)過度捕撈造成鱈魚數量銳減;捕大放小,導致種群結構失衡;生態破壞嚴重,生態系統難以恢復;全球變暖,海水溫度升高,浮游生物衰減,幼魚因食物匱乏日益減少。(任答三點即可)
【解析】
(1)讀圖可知,海水深度由沿海逐漸向大洋遞增;東北部和沿海部分海區的大陸架部分,等深線稀疏,海底坡度較緩;水深200米至2000米大陸坡地區,等深線密集,坡度較陡;最深處位于東南部海區,此處為深海海盆。
(2)讀圖可知,甲附近海域緯度約為50左右,緯度較高,且受寒流影響,水溫低,適合鱈魚生存;該海域位于拉布拉多寒流和北大西洋暖流交匯處,浮游生物繁盛;位于圣勞倫斯河等河流的入海口,入海河流帶來豐富的營養鹽類,餌料豐富;位于溫帶海區,水溫的季節變化大,導致冬季海水上泛,帶來海底豐富的營養鹽類,使浮游生物生長良好;大陸架寬廣,海水水域淺,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強,合成的有機質多,水生生物繁多,餌料充足;當時人類活動影響較小,捕撈量少。
(3)該海域位于50N附近,緯度較高,氣溫低,冬季尤其嚴寒;水溫低,冬季海面封凍時間較長,一年中捕撈的時間有限;位于副極地低氣壓帶附近,受副極地低氣壓帶(極鋒)控制時間長,多陰雨天氣;位于中緯度地區,受中緯西風影響,海面風浪大,對海上捕撈不利;寒暖流交匯,多海霧,能見度較低,影響對魚群的觀測;臨近北冰洋,寒流帶來浮冰,對捕撈船隊的安全威脅很大。
(4)由于長期過度捕撈造成鱈魚數量銳減,短時間難以恢復;捕大放小,導致種群結構失衡;海洋生態破壞嚴重,生態系統恢復所需時間漫長;全球變暖,海水溫度升高,浮游生物生長環境被破壞,浮游生物衰減,餌料缺乏,幼魚因食物匱乏日益減少。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太陽系示意圖”,回答下列各題。
(1)該天體系統的中心天體是________。
(2)填注行星名稱:A________,C________,G________。
(3)地球表面的平均溫度為15℃,這主要是由于________的緣故,其它原因有大氣層的保護,地球運動速度適當等。
(4)太陽系中的小行星帶位于________星和________星軌道之間。
(5)八大行星共同的運動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某城市2000~2013年人口變動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下列年份中該城市人口凈遷入最少的是
A. 2003年B. 2006年C. 2009年D. 2012年
【2】該城市人口變動將導致
A. 老齡化的進程延緩B. 城市基礎設施的負擔減輕
C. 平均預期壽命縮短D. 文化和價值取向趨向單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我國2002年-2050年人口負擔率(非勞動人口與勞動人口之比),老齡化率(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和勞動人口數量(15-64歲)統計預測圖”,完成下列小題。
【1】A、B、C三條曲線分別代表
A. 人口負擔率、老齡化率、勞動人口數
B. 勞動人口數量、老齡化率、人口負擔率
C. 勞動人口數量、人口負擔率、老齡化率
D. 人口負擔率、勞動人口數量、老齡化率
【2】關于圖示說法正確的是
A. 預計2033年非勞動人口增長超過勞動人口增長
B. 嚴格控制人口增長依然是我國目前最重要的人口措施
C. 圖示預計未來勞動力就業壓力大是社會急需解決問題
D. 在2011年之前勞動人口增長比非勞動人口增長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地球系統物質循環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小題。
【1】關于圖中①、②、③、④所示箭頭代表的地質作用,正確的是
A. ①指化學沉積作用 B. ②指搬運作用
C. ③指成巖作用 D. ④指火山噴發作用
【2】地球內部圈層與大氣圈的關系是
A. 生物圈是大氣中的碳進入內部圈層的紐帶
B. 地球內部能量的釋放導致全球氣候變暖
C. 火山活動使地球內部的碳釋放到大氣圈
D. 大氣圈吸收太陽能使地球內部不斷增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年平均氣溫是指全年各日的日平均氣溫的算術平均值,如圖為世界局部地區年平均氣溫等值線示意圖(單位:C)。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形成圖示區域年平均氣溫分布狀況的主導因素是
A. 太陽輻射B. 地形C. 海陸位置D. 大氣環流
【2】影響P、Q兩地年平均氣溫形成的自然要素分別是
A. 地形地勢、地形地勢B. 大氣環流、大氣環流
C. 地形地勢、大氣環流D. 大氣環流、地形地勢
【3】甲、乙兩地
A. 沿岸都有暖流流經B. 氣溫季節變化均較小
C. 降水都集中于夏季D. 地帶性植被類型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火地島西邗植被茂密,以溫帶闊葉林為主,東邗為溫帶草原和荒漠,雪線高度僅500~800米,現代冰川發育。位于火地島南部沿海的鳥斯懷亞港是南極科考的重要中轉站,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都會有上千的科考和捕蝦船隊集結于此一南極磷蝦為地球上資源量最大的單種生物之一,它們以微小的浮游植物作為食物,從中將初級生產而來的能量轉化,來維持其生命活動。磷蝦的成體適宜在低溫和低鹽的水域中生活,它的適溫范圍僅在0 64攝氏度~1 32攝氏度,如果溫度大于180攝氏度就可能給它帶來致命的危險。下圖所示即為南極磷蝦分布及火地島周邊洋流示意圖。
(l)說明造成火地島東西區域自然景觀差異的原因。
(2)分析南極洲大西洋西部沿岸磷蝦分布區域面積大、數量多的原因.
(3)某遠洋捕蝦隊從烏斯懷亞港出發欲前往圖中甲海域捕獲磷蝦,推測其途中可能遭遇的主要閑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中陰影部分為黑夜,據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Ⅰ是觀測者從圖Ⅱ中何處觀測到的( )
A. 甲處B. 乙處C. 丙處D. 丁處
【2】圖中C、D點的經度分別是( )
A. 135°W , 135°EB. 135°E, 135°W
C. 45°W,135°ED. 45°E, 135°E
【3】此時北京時間可能是( )
A. 12月22日11時B. 6月22日11時
C. 12月22日7時D. 6月22日7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中①②③④分別表示的是我國四種農業生產地區,讀圖面答下面小題。
【1】秦嶺—淮河在圖中的位置應是
A. ①地區和②地區之間B. ②地區和③地區之間
C. ②地區和④地區之間D. ①地區和④地區之間
【2】有大面積的草場,是我國主要牧區的是
A. ①地區B. ②地區C. ③地區D. ④地區
【3】對于③地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A. 是氣候干旱、沙漠廣布的地區B. 是以大草原為主的畜牧業地區
C. 是以平原為主的耕種地區D. 是以山地林木為主森林分布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