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知識密集型產業在產業類型上可分為知識密集型制造業和知識密集型服務業兩種,其中知識密集型制造業是指以技術和創新活動為核心,在產品和生產流程中具有較高的科學知識附加值的制造類企業。下圖為德國知識密集型制造企業在華時空分布的統計。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德國知識密集型制造業在華投資的時空特征主要表現為
A. 由南方向北方擴散 B. 大多集聚在中西部等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的城市
C. 由沿海逐漸向內陸城市擴張 D. 從內陸城市向沿海中心城市擴散
【2】為促進中國制造業從"世界工廠"到"世界制造中心"的升級與轉型,與今后中國制造業發展的策略不相符的是
A. 發揮勞動力價格優勢,增強產業競爭力
B. 優化投資環境,吸引外資知識密集型企業向內陸地區擴張
C. 重視教育的投入,向“世界制造中心”升級
D. 強化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提高自身的自主創新能力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塞內加爾河是一條國際河流,發源于素有“西非水塔”之稱的富塔賈隆高原。該河中下游地區干濕季變化明顯,水資源短缺問題突出。下圖為塞內加爾河流域及河口三角洲前緣的沙洲示意圖。
(1)說明富塔賈隆高原被稱為“西非水塔”的原因。
(2)針對塞內加爾河中下游地區農業發展面臨的水資源短缺問題,提出解決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甲、乙兩圖,完成下列問題。
(1)甲圖中的M河是____________,乙圖中的N河是________。
(2)M河流域進行綜合開發的核心是梯級開發,原因是什么?
(3)N河流域最大的水利樞紐是________________,分析此處水能資源豐富的原因有哪些。
(4)N河流域開發治理與M河流域相比較,有哪些相似之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的是某山垂直自然帶的分布。讀圖回答題。
【1】圖中①②③依次代表
A. 積雪冰川帶、高寒荒漠帶、高山草原帶
B. 高寒荒漠帶、山地落葉闊葉林帶、高山草原帶
C. 高寒荒漠帶、積雪冰川帶、高山草原帶
D. 高山草原帶、山地針葉林帶、高寒荒漠帶
【2】決定該山山麓自然帶的主導因素是
A. 海陸位置 B. 緯度位置
C. 山脈走向 D. 山體坡度
【3】該山可能位于
A. 40°N附近 B. 40°S附近
C. 赤道附近 D. 極圈附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甲、乙、丙三地的垂直自然帶分布圖,甲、乙兩地均位于我國,丙地位于某島嶼,完成下列各題。
(1)甲、乙、丙三地緯度按由高到低排列,正確的是(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
(2)甲地某高度上,北坡為針葉林,南坡為灌木草甸,可能是因為( )
A.南坡為陽坡 B.北坡為陽坡
C.南坡為迎風坡 D.北坡為迎風坡
(3)乙地山脈為我國兩大自然區分界線,則乙地可能是________(山脈)。
(4)甲地雪線南坡高于北坡的原因是什么?
(5)丙地東西兩坡垂直自然帶基帶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8年1月網文“中人口形勢雪崩”成為網上熱搜。2017年出生人口1723萬人,比國家衛計委(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在全面兩孩政策實施之初最低預測少了整整200萬,比日本的出生率還低,部分專家甚至推測2100年,中國人口消失一半,下圖為2014年中國人口年齡結構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有兩處明顯人口年齡結構高峰,推測歷史上中國人口出生最高峰可能是
A. 1950-1960年 B. 1960-1970年 C. 1970-1980年 D. 1980-1990年
【2】“中國人口形勢雪崩”,主要指
A. 人口數量急劇萎縮 B. 全面兩孩政策失效
C. 整體人口極度老化 D. 人口死亡率驟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老禿頂子為遼寧省最高峰,屬于長白山系龍崗支脈向西南延伸部分。下圖示意老禿頂子北坡植物群落、喬木層、灌木層和草本層物種豐富度的垂直梯度變化。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1】老禿頂子山頂部的自然帶是
A. 山地針闊混交林帶 B. 高山草甸帶 C. 山地苔原帶 D. 高山冰雪帶
【2】該山北坡草本植物種類在1167米以上明顯多于較低海拔地區的原因是
A. 陰坡蒸發弱,空氣濕度更大 B. 水土流失少,土壤更肥沃
C. 冰雪融水補給多,水源更充足 D. 上層植被遮蔽少,光照更充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南美洲自然帶分布圖和南美洲局部地區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字母A代表的自然帶是__________,其氣候特征表現為______________。
(2)圖中字母B代表的自然帶是___________,在南美洲的分布特征是___________,形成這一特征的影響因素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C地區自然帶的主要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下圖中甲、乙兩圖代表安第斯山脈西坡植被分布的是________圖,乙圖中自然帶①—⑤—⑥—⑦的變化體現__________的地域分異規律這種分異規律產生的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