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長率分別是衡量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和發展速度的重要指標。下面為近年來五省市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長率與全國平均值之比的統計圖,圖中X軸表示人均GDP增長率與全國平均值之比,Y軸表示人均GDP與全國平均值之比。各省市括號中的數值為其萬元產值能耗,全國平均值為0.74(單位:噸標準煤/萬元)。完成下列各題。
【1】關于五省市經濟發展狀況的敘述,正確的是
A.山西經濟發展水平高于湖北
B.湖北經濟發展水平高于江蘇
C.上海經濟發展速度低于江蘇
D.廣西經濟發展速度低于全國
【2】從萬元產值能耗看
A.廣西最低,應承接東部地區高耗能工業
B.山西最高,應優化工業結構以降低能耗
C.上海和江蘇較低,應大力發展重型工業
D.湖北較高,應發展資源密集型工業以降低能耗
【答案】
【1】 C
【2】B
【解析】
試題分析:
【1】根據題目信息看,人均GDP是衡量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人均GDP增長率是衡量區域經濟發展速度的重要指標。讀圖,從Y軸信息看,山西低于湖北,說明山西經濟發展水平低于湖北,A錯。湖北低于江蘇,說明湖北經濟發展水平低于江蘇,B錯。從X軸信息看,上海低于江蘇,說明上海經濟發展速度低于江蘇,C正確,選C。廣西經濟發展速度高于全國,D錯。
【2】根據材料,圖中各省市括號中的數值為其萬元產值能耗。廣西最低,但能否承接高耗能產業,取決于廣西的經濟發展基礎與環境承載能力,A錯。山西最高,應優化工業結構以降低能耗,B對。上海和江蘇較低,適于發展技術型產業,而不應該發展重型工業,C錯。湖北較高,應提高技術水平來降低能耗,D錯。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甲、乙、丙、丁四地的人口 統計圖”,完成下列小題。
【1】人口自然增長率從低到高排列正確的是( )
A. 甲、乙、丙、丁 B. 丁、丙、乙、甲
C. 甲、丙、乙、丁 D. 丁、乙、丙、甲
【2】甲地可能存在的主要人口問題是( )
A. 教育壓力大 B. 人口老齡化
C. 勞動力不足 D. 死亡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某地土地利用的結構圖。根據你學過的對區域農業發展的分析方法,結合自然地理知識,判斷下列各題:
【1】從該結構圖可以判斷該區可能位于
A.山東丘陵
B.兩廣丘陵
C.遼東丘陵
D.太行山區
【2】關于該區農業資源的優勢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土地類型多樣,生物品種多樣
B.光、熱、水資源豐富,且沒有氣象災害
C.紅壤廣布,有機質含量高
D.水流湍急,利于發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歷史名城圖,回答下列問題。
(1)影響該城市舊城區布局的主要區位因素是____和_______。
(2)你認為舊城區中①區域和②區域形成較早的是__________,原因是什么_______?
(3)影響新城區出現的主要區位因素是________,新城區發展沿______方向延伸。
(4)舊城區發展速度緩慢,形態基本不變,試分析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臺灣地區的出生率每12年便會周期性出現一種特殊的逆轉變化,這就是“虎兔龍現象”。臺灣許多男女偏愛兔寶寶,避開虎寶寶,更期待龍寶寶。讀臺灣地區2010-2014年人口數據統計圖(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臺灣地區下一波人口出生峰值期和低谷期可能出現在
A. 2023年、2022年 B. 2024年、2022年
C. 2026年、2025年 D. 2024年、2025年
【2】據圖可知,2010-2014年臺灣地區的
A. 人口出生率波動下降 B. 死亡率波動比出生率小
C. 屬于高-低-高人口增長模式 D. 人口自然增長率持續上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SO2性質的分析,正確的是 ( )
A.通入BaCl2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B.通入FeCl3溶液中,有SO42-生成
C.通入氯水中,有淡黃色沉淀生成
D.通入KI溶液中,有I2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幅員遼闊,各地氣候差異顯著。為了適應當地的環境,傳統民居與特色建筑風格各具特色。讀我國部分地區傳統民居與特色建筑示意圖,回答各題。
【1】晾房的結構特點有利于( )
A. 防寒 B. 散熱 C. 防雨 D. 通風
【2】屋頂設計以防御大風為主要目的的是( )
A. 晾房 B. 平頂房 C. 蒙古包 D. 四合院
【3】甘肅與北京兩地傳統民居的屋頂坡度差異較大,主要考慮的因素是( )
A. 氣溫 B. 降水 C. 大風 D. 光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