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01年3月23日,已有15年在軌運行歷史的俄羅斯“和平”號軌道空間站在地面科學家的測控下隕落在預定海域。
材料二:英國研究太空垃圾的權威《宇宙半途》一書作者羅維爾估計,自從1957年10月4日蘇聯發射人類第一顆人造衛星以來,人類在太空制造了約2000噸垃圾,一些科學家認為,這只是保守估計。
材料三:太空垃圾大小不一,它們以每小時18000英里的高速度環繞球,即使是一顆黃豆大小的太空垃圾撞到航天器上,也會使其動搖,甚至穿透其表面,損傷內部。
(1)“和平號”空間站碎片墜落的指定海域是
[ ]
(2)太空垃圾的主要制造者是哪些國家?人們為什么如此關注太空垃圾?
(3)人類應采取什么對策來對付日益增多的太空垃圾?
。1)B 。2)美國、前蘇聯(俄羅斯)是最大的太空垃圾制造者。因為他們發射航天器的時間長,殘留在軌道上的報廢衛星和火箭發動機的殘骸多。而這些體積較大的太空垃圾經碰撞或碎裂成數量更多的體積較小的太空垃圾。它們以極高的速度在繞地球的軌道運行,對一些在軌運行的重要航天器如衛星、飛船等構成極大的威脅,如被撞擊,輕則受損不能正常工作,重則報廢,因此人們正密切監視那些大塊的太空垃圾,力圖采取回避措施。 (3)對付日益增多的太空垃圾,最有效的辦法是從現在起,盡量限制新的空間垃圾的產生,并采取有效方法清除空間垃圾,如俄羅期科學家指出,目前對付太空垃圾的惟一辦法是“擰緊運載火箭的螺栓和螺帽。”將停止工作的衛星推進到其他軌道上去,用航天飛機把損壞的衛星帶回地球等。 |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013
材料1 世界銀行和世界貨幣組織1997年年會發布的《碧水藍天——展望21世紀的中國環境》的研究報告中稱:“從1995年到2020年,最大城市的大氣質量總體有所改善……”
材料2 2001年7月13日,對億萬中國人來說,是一個特殊的日子——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獲得成功。北京申辦奧運的一句響亮的口號是“綠色奧運”。
材料3 根據城市的發展,預計到2010年,我國將建成輕軌鐵路約450千米;到2020年,我國將建成輕軌鐵路約900千米;到2050年,將建成4500千米;共300條的城市輕軌鐵路。
根據上述材料,回答1~3題。
1.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國正致力于改善在城市化過程中產生的下列問題中的 ( )
①環境污染 ②綠地面積少 ③交通擁擠 ④就業困難 ⑤社會治安差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2.對大多數中國城市來說,不能呈現“碧水藍天”的原因是 ( )
A.城市“熱島效應”時的城市多雨天,少晴天
B.城市建設大興土木,塵土飛揚,污水回流
C.沙塵暴時的城市大氣能見度變小,水域泥沙含量大
D.城市生活、生產及交通排出廢氣(尾氣)及生活污水和生產廢水造成城市大氣和水域污染
3.修建城市輕軌鐵路,除了能改善城市交通,還可以 ( )
A.改善城市的景觀 B.提高城市居民的經濟收入
C.改善城市的環境質量 D.調整城市的經濟結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022
閱讀資料,回答有關問題。
材料一:2001年6月15日在歐亞大陸上出現了一個嶄新的地區多邊合作組織——“上海合作組織”。該組織包括中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六國。
材料二:中亞地區圖(下圖)
(1)“上海合作組織”的六個成員國中,因盛產棉花而被稱為“白金之國”的是________(填字母),其棉花產量僅次于________(國家)和美國,而成為世界第三大產棉基地;與我國相鄰的有________(填字母)。
(2)圖中①為世界最大的內流湖,其名稱是________;湖泊②的面積、水量、水位高度均在逐年減少,主要原因有________。
(3)我國新疆境內的鐵路在阿拉山口與________(填國名)的鐵路接軌,形成橫跨東西的“第二亞歐大陸橋”。它東起我國的________,西至荷蘭的________。該陸橋在我國境內的鐵路沿線附近是我國的________工業地帶。
(4)中亞地區的農業以荒漠畜牧業和灌溉農業為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地理教研室 題型:043
材料一:2001年6月15日在歐亞大陸上出現了一個嶄新的地區多邊合作組織——“上海合作組織”。該組織包括中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六國。
材料二:中亞地區圖(下圖)
(1)“上海合作組織”的六個成員國中,因盛產棉花而被稱為“白金之國”的是________(填字母),其棉花產量僅次于________(國家)和美國,而成為世界第三大產棉基地;與我國相鄰的有________(填字母)。
(2)圖中①為世界最大的內流湖,其名稱是________;湖泊②的面積、水量、水位高度均在逐年減少,主要原因有________。
(3)我國新疆境內的鐵路在阿拉山口與________(填國名)的鐵路接軌,形成橫跨東西的“第二亞歐大陸橋”。它東起我國的________,西至荷蘭的________。該陸橋在我國境內的鐵路沿線附近是我國的________工業地帶。
(4)中亞地區的農業以荒漠畜牧業和灌溉農業為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069
根據有關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2001年10月17日,第九次APEC第四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中國上海開幕。
本次會議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我國舉辦的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多邊國際活動。占全球國內生產總值55%以上的APEC的21個經濟成員國,有1.3萬名代表與會。從1991年漢城部長會議中國成為APEC成員,到2001年中國上海承辦APEC會議,這不僅僅是簡單的時間和地點的更換,更表明了一個強烈的主題:中國需要APEC,APEC也需要中國。
專家認為,APEC將促使上海加速建成國際金融、貿易中心,從而帶動全國的發展。
材料二 長期以來,中國政府不斷加強與歐盟的關系。中國與歐盟成員國高級官員不斷互訪,中國和歐盟的政治關系與經貿關系日益密切。1998年,中國與歐盟雙邊貿易額達430億美元,為1990年的3倍。目前,雙方已互為第四大貿易伙伴。
(1)APEC是什么組織的英文簡稱?
[ ]
(2)APEC會議選擇在我國上海舉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APEC的宗旨是
[ ]
A.堅持開放性多邊貿易
B.優化產業結構,參與國際競爭
C.幫助成員國人世
D.減少區域內貿易壁壘
(4)目前歐盟有多少個成員國?
[ ]
(5)除歐盟以外我國前三大貿易伙伴由大到小分別是
[ ]
A.美國、韓國、日本
B.美國、日本、韓國
C.美國、東盟、日本
D.日本、美國、東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據報道,2001年12月中旬,中國北方普遍降雪。在吉林省的吉林市,卻出現了罕見的“黃雪”(黃色的雪)。原來是大雪中伴著揚沙,沙塵在白雪上涂抹了一層黃色。由于生態環境破壞而造成土地嚴重沙化,我國已有相當于一個江蘇省的面積完全沙化。這次“黃雪”的沙塵是隨著西南風轉西風飄過來的。根據材料回答16—20題。
16.據監測結果,我國90%以上的沙化土地分布在西北地區,土地沙化總體上仍呈擴展趨勢。我國土地沙化最主要的原因是( )
A.缺乏防沙、治沙的法律 B.巖石和土質疏松易風蝕
C.氣候干旱等自然原因 D.不合理的人為活動
17.下列現象最容易出現類似東北罕見“黃雪”的是( )
A.暖鋒過境 B.冷鋒過境
C.臺風過境 D.反氣旋控制
18.民謠說:“一年開草場,二年打點糧,三年五年變沙梁!毕铝行袨榧艾F象容易導致土地荒漠化及沙塵暴頻發的是( )
①以糧為綱、有糧不慌 ②退耕還林、還草③人口眾多并快速增長 ④大量采挖中藥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9.為防沙治沙,保護生態環境,從20世紀70年代起,我國政府開展被譽為“世紀生態工程之最”的萬里防沙線建設,這個工程是( )
A.平原綠化工程 B.全國防治沙漠化工程
C.長江中上游防護林 D. “三北”防護林
20.在防沙治沙的過程中,為進一步改善我國西北地區的生態環境,以下可以采取的措施中正確的是( )
①植樹種草,加強防護林建設 ②確定合理的載畜量 ③進行大規模人工降水 ④退耕還牧 ⑤大打機井,大規模開采地下水 ⑥改變耕作制度,降低復種指數 ⑦開展大規模墾荒行動
A.①②④ B.③⑥
C.⑤⑦ D.①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