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再生產過程是指( )
A.人口總數不斷增加的過程 B.新生人口增加的過程
C.老一代人口的變化過程 D.生生死死,人口世代更替的過程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地理教研室 題型:013
A.人口總數不斷增加的過程 B.新生人口增加的過程
C.老一代人口的變化過程 D.生生死死,人口世代更替的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有關問題。
材料1:根據國家統計局2009年2月26日發布的“200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08年年末全國總人口為132 802萬人,比上年末增加673萬人。全年出生人口1 608萬人,出生率為12.14‰;死亡人口935萬人,死亡率為7.06‰;自然增長率為5.08‰。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20.56。
材料2:我國未來五十年人口發展趨勢預測圖
材料3:20世紀80年代,我國開始進入“人口紅利”期,“人口紅利”指的是在一個時期內,社會撫養指數相對較小,總人口中勞動適齡人口比重較大。
材料4:我國出生人口性別比時期變動情況圖(出生人口性別比是指活產男嬰數與活產女嬰數的比值,通常用女嬰數為100時所對應的男嬰數來表示)。
(1)材料1和材料2反映現階段我國的人口再生產類型屬于 型,我國人口今后將維持 趨勢,在此過程中將先后迎來 、 、 等三大高峰。
(2)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人口紅利”期提前到來的主要原因是
(3)材料4反映我國出生人口性別比有何變化特點?談談此現象產生的后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有關問題。
材料1:根據國家統計局2009年2月26日發布的“200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08年年末全國總人口為132 802萬人,比上年末增加673萬人。全年出生人口1 608萬人,出生率為12.14‰;死亡人口935萬人,死亡率為7.06‰;自然增長率為5.08‰。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20.56。
材料2:我國未來五十年人口發展趨勢預測圖
材料3:20世紀80年代,我國開始進入“人口紅利”期,“人口紅利”指的是在一個時期內,社會撫養指數相對較小,總人口中勞動適齡人口比重較大。
材料4:我國出生人口性別比時期變動情況圖(出生人口性別比是指活產男嬰數與活產女嬰數的比值,通常用女嬰數為100時所對應的男嬰數來表示)。
(1)材料1和材料2反映現階段我國的人口再生產類型屬于________型,今后我國人口總數將維持________趨勢,在此過程中將迎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三大人口高峰。
(2)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人口紅利”期提前到來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預計2015年前后,我國達到“人口紅利”高峰,“人口紅利”期結束后,我國面臨的突出問題是________。
(3)材料4反映我國出生人口性別比有何發展趨勢?此現象產生的后果有( )
A.破壞正常的性別平衡,勢必造成部分男性將來結婚困難
B.傳統文化中養兒防老、男尊女卑、傳宗接代等傳統落后觀念影響
C.危及社會安定
D.社會男女性別比例嚴重失調,對就業和社會經濟結構造成破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0-2011學年山東濟寧市高三第二次質量檢測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有關問題。
材料1:根據國家統計局2009年2月26日發布的“200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08年年末全國總人口為132 802萬人,比上年末增加673萬人。全年出生人口1 608萬人,出生率為12.14‰;死亡人口935萬人,死亡率為7.06‰;自然增長率為5.08‰。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20.56。
材料2:我國未來五十年人口發展趨勢預測圖
材料3:20世紀80年代,我國開始進入“人口紅利”期,“人口紅利”指的是在一個時期內,社會撫養指數相對較小,總人口中勞動適齡人口比重較大。
材料4:我國出生人口性別比時期變動情況圖(出生人口性別比是指活產男嬰數與活產女嬰數的比值,通常用女嬰數為100時所對應的男嬰數來表示)。
(1)材料1和材料2反映現階段我國的人口再生產類型屬于________型,今后我國人口總數將維持________趨勢,在此過程中將迎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三大人口高峰。
(2)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人口紅利”期提前到來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預計2015年前后,我國達到“人口紅利”高峰,“人口紅利”期結束后,我國面臨的突出問題是________。
(3)材料4反映我國出生人口性別比有何發展趨勢?此現象產生的后果有( )
A.破壞正常的性別平衡,勢必造成部分男性將來結婚困難
B.傳統文化中養兒防老、男尊女卑、傳宗接代等傳統落后觀念影響
C.危及社會安定
D.社會男女性別比例嚴重失調,對就業和社會經濟結構造成破壞。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