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穿衣指數是根據自然環境對人體感覺溫度起主要影響的天空狀況、氣度及風等氣象條件,對人們適宜穿著的服裝進行分級,以提醒人們根據天氣變化適當著裝。讀我國某日穿衣指數分布圖,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1】如圖所示,由海南背心—廣西和湖南短袖—湖北襯衣-河南西服一河北和遼寧大衣—吉林和黑龍江厚羽絨服的變化體現了地理環境
A. 從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規律 B.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異規律
C. 由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規律 D. 非地帶性現象
【2】新疆和海南的穿衣指數不同,反映了區域環境的
A. 整體性 B. 聯系性 C. 開放性 D. 差異性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區域洋流環流簡圖,右側箭頭為相應風帶的盛行風。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流經①處的洋流流向與下列四幅圖所示一致的是
A. B.
C.
D.
【2】若圖示區域為太平洋,則②處洋流名稱為
A. 秘魯寒流 B. 加利福尼亞寒流
C. 日本暖流 D. 阿拉斯加暖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世界某區域示意圖及該區域甲、乙、丙、丁四城市氣候資料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1】甲、乙、丙、丁四城市的氣候對應正確的是
A. 甲—① 乙—④ 丙—③ 丁—②
B. 甲—③ 乙—① 丙—② 丁—④
C. 甲—② 乙—① 丙—③ 丁—④
D. 甲—④ 乙—② 丙—① 丁—③
【2】【2】造成甲、丙兩地冬季降水差異較大的主要原因是
A. 風帶、氣壓帶的季節移動 B. 海陸熱力性質的差異
C. 附近海域洋流性質差異 D. 地形、海陸位置的差異
【3】【3】②所示城市夏季氣溫較低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A. 地形 B. 洋流 C. 海陸位置 D. 太陽輻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①地勢高峻的山嶺一定是背斜 ②從中部向兩翼巖層越來越老的構造一定是向斜 ③谷地有可能是背斜 ④地勢高峻的山嶺有可能是向斜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回答下列各題。
【1】若圖中甲點常年受西風控制,則該點可能位于
A. 大洋洲 B. 歐洲 C. 南美洲 D. 北美洲
【2】若圖中陸地表示亞歐大陸,則乙點所在區域
A. 春季升溫快,水熱條件好
B. 秋季正值春小麥收獲季節
C. 夏季氣溫高,降水量豐富
D. 冬季寒潮使農業減產嚴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城市“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重變化圖”(左圖)和“勞動力在各行業中的百分比圖” (右圖),回答問題。
【1】圖中,⑤→⑥反映的現象是( )
A. 城市化加速發展 B. 城市郊區化 C. 逆城市化 D. 城鄉差別拉大
【2】甲、乙表示不同城市化階段的就業比重狀況,其中乙處在( )
A. ③時段 B. ④時段 C. ⑤時段 D. ⑥時段
【3】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標是( )
A. 城市人口數量的多少 B. 城市數目的多少
C. 城市占地面積的大小 D. 城市人口比重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珠三角與周邊地區區域合作示意圖”,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各題。
【1】【1】以下工業中,最有可能在20世紀80~90年代初從日本轉移到珠江三角洲地區的是
A. 服裝制造業 B. 鋼鐵工業
C. 生物制藥工業 D. 化學工業
【2】【2】20世紀80年代以來,對比長江三角洲地區,珠江三角洲具有的優勢條件是
A. 產業基礎良好 B. 毗鄰港澳和東南亞地區
C. 腹地范圍廣闊 D. 技術水平高
【3】【3】關于圖中箭頭代表的含義,表述正確的是
A. 實線箭頭代表資源和能源 B. 實線箭頭代表技術和資金
C. 虛線箭頭代表資源和技術 D. 虛線箭頭代表能源和資金
【4】【4】珠三角石化企業向粵西轉移帶來的可能影響有
A. 大量公司總部向粵西地區轉移 B. 不利于珠三角地區的產業升級
C. 減輕珠三角地區的環境壓力 D. 大量廉價勞動力向珠三角地區轉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