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對流層氣溫隨高度的增加而遞減主要是因為
A. 臭氧大量吸收太陽紫外線
B. 二氧化碳的“溫室效應”
C. 對流層大氣的熱量絕大部分來自地面
D. 空氣密度隨高度增加而減小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2010年江蘇省人口密度與人均GDP的空間分布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江蘇省人口密度和人均GDP的關系是( )
A. 正比例 B. 反比例 C. 正相關 D. 負相關
【2】蘇州市人口密度高,與大量外來人口有關,這對蘇州經濟發展的有利影響是( )
A. 增加社會保障負擔和城市環境壓力 B. 緩解人地矛盾,減小城鄉差異
C. 促進經濟發展,提高城市化水平 D. 加大就業壓力,導致大量失業人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5月8日,專門為運載太空貨運飛船而全新研制的“長征7號”運載火箭離開天津港,運往海南文昌發射場,在6月25日首飛成功。這是海南文昌航天發射中心發射的第一枚運載火箭。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選擇天津制造“長征7號”運載火箭的主要原因是( )
A. 土地成本較低
B. 勞動力成本較低
C. 鐵路運輸發達
D. 產業協作條件好
【2】與西昌、酒泉、太原相比,選擇文昌作為我國大型航天器發射基地,考慮的主要因素是( )
A. 海運便利 B. 科技力量 C. 國防安全 D. 勞動力素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法國及周邊地區圖(左圖)、馬賽的地理位置及港區舊貌(右圖),回答問題。
(1)根據圖甲信息,描述法國的地形地勢特征 。左圖中山脈的形成原因是 。
(2)馬賽三面被石灰巖山丘環抱,氣候宜人,擁有法國最大的海港。根據圖乙,簡述馬賽成為法國天然良港的條件。
(3)1月初,巴黎與蘇州兩所學校學生進行地理觀測,當巴黎學生迎著朝陽走進校門時,蘇州某校學生迎著太陽走出校門。這兩所學校校門的分別是:巴黎朝向 ,蘇州朝向 。
(4)法國、西班牙兩國都發展時鮮業,大規模種植水果、蔬菜、花卉等,這些農產品能夠逐漸走向歐洲市場得益于 與 發展。但兩地同類產品競爭激烈。試比較法國、西班牙兩國發展時鮮業的農業區位差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亞洲某地(約27°N ,86°E ),藍天與自云交織,雪山與湖泊輝映,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該地所屬的氣候類型是
A. 熱帶稀樹草原氣候 B. 高原山地氣候
C. 溫帶大陸性氣候 D. 地中海氣候
【2】該地的相對地理位置位
A. 喜馬拉雅山脈南徹 B. 德干高原北部
C. 阿拉伯海岸 D. 地中海沿岸
【3】該地屬于亞洲地理分區中的A. 中亞 B. 南亞 C. 西亞 D. 東南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讀非洲某區域圖,回答下列各題。
【1】E地為納米布沙漠,它沿非洲西南大西洋海岸延伸2100千米,該沙漠最寬處達160千米,而最狹處只有10千米,其沿海岸線延伸的原因是
A.地形影響 B.降水影響 C.大氣環流影響 D.洋流影響
【2】F自然帶在此處分布的最高緯度低于35°,其主要的影響因素是
A.海陸分布 B.降水條件 C.地形 D.洋流
【3】M地為世界重要的漁場,其成因是
A.溫帶海區 B.暖寒流交匯 C.上升流的影響 D.河流的流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表的科技成就,其本質上反映了
朝代 | 東漢 | 北魏 | 元朝 | 明朝 |
作者 | — | 賈思勰 | 郭守敬 | 李時珍 |
著作 | 《九章算術》 | 《齊民要術》 | 《授時歷》 | 《本草綱目》 |
A.中國傳統科技進入總結階段
B.古代科技著作一脈相承
C.古代科技與農業生產無關
D.農耕經濟是古代科技發展的保障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