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中兩條曲線分別表示某地市區和郊區氣壓隨海拔高度的變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隨海拔高度的增加市區和郊區間氣壓差逐漸減小
B. a 代表市區近地面的氣壓狀況
C. a 表示白天的城市氣壓或表示夜晚的郊區氣壓
D. 氣流運動方向為b→a→d→c
【2】當a、b之間的氣壓差擴大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市區大氣污染物加速向郊區擴散
B. 市區氣溫升高,有助于節能減排
C. 市區上升氣流增強,降水可能增加
D. 市區氣溫升高,水源蒸發較多,引發水資源短缺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等壓線與風向形成過程示意圖(圖中X、Y、Z為氣壓值)”,回答下列各題。
【1】該地的空間位置可能是( )
A. 北半球、近地面 B. 北半球、低空
C. 南半球、近地面 D. 北半球、高空
【2】若該地位于臨高4 000米的高空,則此時臨高的天氣狀況為( )
A. 炎熱干燥 B. 低溫少雨 C. 陰雨連綿 D. 高溫多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三個地區農業資料分布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有關三個地區農業地域類型的判斷,正確的是()
A. ①為商品谷物農業 B. 三地的商品率都很高
C. ③為混合農業 D. ②為季風水田農業
【2】根據圖中信息推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①市場適應性差 B. ③生產規模小
C. ②科技水平低 D. ①②機械化水平高
【3】下列地區與所列特色農業相匹配的是()
A. 北疆地區-蘋果園、奶業、茶葉
B. 海南島-溫帶水果
C. 渭河平原-棉花、制糖、番茄、水稻
D. 云貴地區-烤煙、花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特大城市某干道市區、郊區雙向車速變化曲線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a、b兩曲線( )
A. a曲線反映8~10時汽車流量較小,道路暢通
B. a曲線反映由郊外住宅區向市中心工作區車速變化
C. b曲線反映以上班、上學活動為主的車速變化
D. a、b曲線反映城市道路交通流量的突變性
【2】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問題的最根本的措施是( )
A. 在中心城區外圍大力建設以居住為主的衛星城
B. 大力建設環形—放射式道路網
C. 在中心城區外圍建設集生產、居住和服務功能為一體的城市新區
D. 嚴格控制私家車數量增長,實行限行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不同區域地理環境不同,區域發展狀況差異也很大。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與甲區域相比,乙區域
A.夏季炎熱干燥 B.全年高溫多雨 C.氣候大陸性較強 D.年降水量較多
【2】甲、乙兩區域中
A.甲區域礦產資源豐富,重工業比較發達
B.乙區域礦產資源貧乏,重工業不發達
C.甲區域農產品豐富,工業以輕工業為主
D.乙區域工業受資源條件的限制,發展比較緩慢
【3】甲、乙兩區域都是我國城市化水平較高的區域,二者相比
A.甲區域城市化起步早,發展快 B.乙區域城市化起步晚,水平高
C.甲區域城市化水平低于乙 D.乙區域城市化以中小城市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最佳的商業區位能使付租后凈利潤達到最大。讀某商業企業的地租、付租前利潤與城市中心距離關系曲線圖,回答下列各題。
【1】僅考慮利潤因素,該商業企業的最佳區位是( )
A. O B. M C. N D. P
【2】該商業企業最可能是( )
A. 建材批發業 B. 高檔服裝零售業
C. 日用品零售業 D. 通訊器材零售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某城市發展過程中1990年和2011年比較圖”,回答下列各題。
【1】圖中直接表現出來的城市化的主要標志是( )
A. 城市總人口增加 B. 城市用地規模擴大
C. 城市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D. 城市工業部門更齊全
【2】從1990年到2011年該城市的工業部門大部分由城區遷移到郊區,主要原因是( )
①城區用地緊張,地價上漲 ②城市交通網的不斷完善
③為了緩解城市地區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
④郊區廉價勞動力豐富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山西省煤炭資源豐富,是我國重要的能源基地,但在煤炭生產過程中,存在著安全事故隱患。讀“山西省某地地質構造剖面圖”。完成下列各題。
【1】下列地點能夠露天開采煤炭且比較安全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在a、b兩處采煤,最容易發生的礦難事故分別是( )
A. 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 B. 井噴事故和瓦斯爆炸
C. 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 D. 透水事故和井噴事故
【3】沿斷層線丁處常發育成溝谷的主要原因是( )
A. 斷層平直而陡峭 B. 巖石破碎易被風化侵蝕
C. 巖塊相對位移 D. 巖石受力過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