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的天然氣儲量約為22.4萬億立方米。2002年初“西氣東輸”工程正式啟動,“西氣東輸”工程是西部大開發的標志性工程之一。回答:
(1)上圖為“我國西氣東輸主干管道走向”示意圖。“西氣東輸”主干管道西起輪南油氣田,它位于圖中A所表示的________自治區,東到B表示的________;C處的________盆地、D處的________盆地、E處________的盆地與陜甘寧等地的天然氣田,為“西氣東輸”提供了豐富的氣源。
(2)“西氣東輸”主干管道經過的F處(西北內陸著名的灌溉農業區)是________, 其灌溉水源來自________。G處是當前我國重點開發的以________(省級行政區)為中心的________(能源種類)能源基地。
(3)簡要說明該工程的建設對B及其附近地區的影響。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分析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各題。
中亞地區與我國西部有長達3300千米的邊界線,是當今世界石油、天然氣等資源儲量豐富的地區之一。蘇聯的解體和中亞五國的獨立,凸顯了中亞地區在國際戰略格局中的地位。
材料一
1941年蘇聯衛國戰爭爆發后,蘇聯國防委員會決定,把莫斯科、列寧格勒以及國家中心地區其他工業城市的特大工廠的設備、物資和人力資源全部或部分遷移到大后方,即烏拉爾、西伯利亞和中亞地區。截止1941年底,被遷走并迅速投產的工業企業已達1523家,其中有1360家屬于國防工業部門。隨后成立了國家疏散工作委員會。制定企業疏散問題的法令。蘇聯國防委員會和國家疏散工作委員會統籌領導疏散工作。
1942年前8個月的統計表明,上述地區的工業產品總值已經達到344億盧布,而1940年全年只有480億盧布。1942年12月蘇聯國家計劃委員會指出,在國家東部地區的遼闊土地上重建的疏散企業是機械制造業取得的最重要成果,這是一個地理分布方面的巨大飛躍。
—摘編自《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史》
材料二
哈薩克斯坦是中亞最大的國家,工農業較發達,主要有采礦、冶金、機械制造等工業。2007年以來,哈薩克斯坦成為中亞地區最重要的油氣生產和輸出國。2009年12月14日,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見圖5)通氣儀式在土庫曼斯坦阿姆河右岸舉行,該天然氣管道開通前,中國從中亞進口的天然氣主要依靠海運;管道開通后,不僅縮短了天然氣的運輸距離,而且安全系數大大提高。
中亞各國在能源戰略上,希望實現出口的多元化。同時,中亞各國能源企業的發展也迫切需要引進國際資本和技術。
材料三
冷戰后,中國與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為加強睦鄰互信與友好合作關系,就邊界地區相互信任和邊界地區及互相裁減軍事力量問題舉行談判。在此基礎上形成了“上海五國”機制。
2001年6月,上述五國和烏茲別克斯坦在“上海五國”的基礎上,為加強政治,安全,外交,經貿,人文等方面的合作,成立“上海合作組織”。上海合作組織的成立為加強中國與中亞各國的合作奠定了基礎。
(2)根據材料一,二 分析哈薩克斯坦工業分布的主要特點及成因。
(3) 圖5中所示天然氣管道長度約為(將正確選項前的字母填在答題卡上相應位置)(4 分)(提示: sin45°≌ 0.71)
A. 1 300 km B. 1 800 km C. 1 000km D. 2 100k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0年高考試題分類匯編——世界地理 題型:綜合題
分析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各題。
中亞地區與我國西部有長達3300千米的邊界線,是當今世界石油、天然氣等資源儲量豐富的地區之一。蘇聯的解體和中亞五國的獨立,凸顯了中亞地區在國際戰略格局中的地位。
材料一
1941年蘇聯衛國戰爭爆發后,蘇聯國防委員會決定,把莫斯科、列寧格勒以及國家中心地區其他工業城市的特大工廠的設備、物資和人力資源全部或部分遷移到大后方,即烏拉爾、西伯利亞和中亞地區。截止1941年底,被遷走并迅速投產的工業企業已達1523家,其中有1360家屬于國防工業部門。隨后成立了國家疏散工作委員會。制定企業疏散問題的法令。蘇聯國防委員會和國家疏散工作委員會統籌領導疏散工作。
1942年前8個月的統計表明,上述地區的工業產品總值已經達到344億盧布,而1940年全年只有480億盧布。1942年12月蘇聯國家計劃委員會指出,在國家東部地區的遼闊土地上重建的疏散企業是機械制造業取得的最重要成果,這是一個地理分布方面的巨大飛躍。
—摘編自《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史》
材料二
哈薩克斯坦是中亞最大的國家,工農業較發達,主要有采礦、冶金、機械制造等工業。2007年以來,哈薩克斯坦成為中亞地區最重要的油氣生產和輸出國。2009年12月14日,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見圖5)通氣儀式在土庫曼斯坦阿姆河右岸舉行,該天然氣管道開通前,中國從中亞進口的天然氣主要依靠海運;管道開通后,不僅縮短了天然氣的運輸距離,而且安全系數大大提高。
中亞各國在能源戰略上,希望實現出口的多元化。同時,中亞各國能源企業的發展也迫切需要引進國際資本和技術。
材料三
冷戰后,中國與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為加強睦鄰互信與友好合作關系,就邊界地區相互信任和邊界地區及互相裁減軍事力量問題舉行談判。在此基礎上形成了“上海五國”機制。
2001年6月,上述五國和烏茲別克斯坦在“上海五國”的基礎上,為加強政治,安全,外交,經貿,人文等方面的合作,成立“上海合作組織”。上海合作組織的成立為加強中國與中亞各國的合作奠定了基礎。
(2)根據材料一,二分析哈薩克斯坦工業分布的主要特點及成因。(16分)
(3)圖5中所示天然氣管道長度約為(將正確選項前的字母填在答題卡上相應位置)(4 分)(提示: sin45°≌ 0.71)
A.1 300 km | B.1 800 km | C.1 000km | D.2 100km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5屆福建省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西部的天然氣儲量約為22.4萬億立方米。2000年3月“西氣東輸”前期工程已正式啟動,“西氣東輸”工程是西部開發的標志性工程之一。(10分)
(1)“西氣東輸”主干管道西起輪南油氣田,它位于圖中A所表示的 自治區,東到B表示的 ;C處的 盆地、D處青海省的 盆地、 E處川渝地區的 盆地與陜甘寧等地的天然氣田,為“西氣東輸”提供了豐富的氣源。
(2)“西氣東輸”主干管道經過的河西走廊,其灌溉水來自 。G處是當前我國重點開發的以 (省級行政區)為中心的能源基地。
(3)“西氣東輸”對西部發展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0年高考試文綜地理真題(全國Ⅱ卷 題型:綜合題
分析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各題。
中亞地區與我國西部有長達3300千米的邊界線,是當今世界石油、天然氣等資源儲量豐富的地區之一。蘇聯的解體和中亞五國的獨立,凸顯了中亞地區在國際戰略格局中的地位。
材料一
1941年蘇聯衛國戰爭爆發后,蘇聯國防委員會決定,把莫斯科、列寧格勒以及國家中心地區其他工業城市的特大工廠的設備、物資和人力資源全部或部分遷移到大后方,即烏拉爾、西伯利亞和中亞地區。截止1941年底,被遷走并迅速投產的工業企業已達1523家,其中有1360家屬于國防工業部門。隨后成立了國家疏散工作委員會。制定企業疏散問題的法令。蘇聯國防委員會和國家疏散工作委員會統籌領導疏散工作。
1942年前8個月的統計表明,上述地區的工業產品總值已經達到344億盧布,而1940年全年只有480億盧布。1942年12月蘇聯國家計劃委員會指出,在國家東部地區的遼闊土地上重建的疏散企業是機械制造業取得的最重要成果,這是一個地理分布方面的巨大飛躍。
—摘編自《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史》
材料二
哈薩克斯坦是中亞最大的國家,工農業較發達,主要有采礦、冶金、機械制造等工業。2007年以來,哈薩克斯坦成為中亞地區最重要的油氣生產和輸出國。2009年12月14日,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見圖5)通氣儀式在土庫曼斯坦阿姆河右岸舉行,該天然氣管道開通前,中國從中亞進口的天然氣主要依靠海運;管道開通后,不僅縮短了天然氣的運輸距離,而且安全系數大大提高。
中亞各國在能源戰略上,希望實現出口的多元化。同時,中亞各國能源企業的發展也迫切需要引進國際資本和技術。
材料三
冷戰后,中國與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為加強睦鄰互信與友好合作關系,就邊界地區相互信任和邊界地區及互相裁減軍事力量問題舉行談判。在此基礎上形成了“上海五國”機制。
2001年6月,上述五國和烏茲別克斯坦在“上海五國”的基礎上,為加強政治,安全,外交,經貿,人文等方面的合作,成立“上海合作組織”。上海合作組織的成立為加強中國與中亞各國的合作奠定了基礎。
(2)根據材料一,二 分析哈薩克斯坦工業分布的主要特點及成因。(16分)
(3) 圖5中所示天然氣管道長度約為(將正確選項前的字母填在答題卡上相應位置)(4 分)(提示: sin45°≌ 0.71)
A. 1 300 km B. 1 800 km C. 1 000km D. 2 100km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