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現象屬于環境反作用于人類的是
[ ]
①某工廠把大量未處理的廢水排放到附近湖中,造成魚類大量死亡②農民在火山山麓墾荒植樹,火山爆發,火山噴發物毀壞了農田③珠江三角洲地區,經農民辛勤耕作,將紅壤等改成肥沃的水稻土,成為著名的魚米之鄉 ④珠江三角洲農耕制度一年三熟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022
讀下面的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目前太湖的藻類比10年前增長了5倍,部分監測點的藻類數量已超過每升1億個,整個太湖面已有2/3的面積達到中等富營養化狀態,如不加治理,太湖將會因全部富營養化而“窒息死亡”。
材料二:近年來,赤潮在我國近海發生的范圍越來越大,持續時間越來越長,危害越來越嚴重。1997年至1999年3年間,發生大規模赤潮45起,我國已成為一個赤潮災害多發的國家。
(1)太湖及近海的富營養化現象來自哪些污染方式?
(2)無機氮、無機磷的化合物大量排入太湖,使魚類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區域中,最容易發生赤潮的是[ ]
A.杭州灣
B.萊州灣
C.遼東灣
D.珠江口
(4)如果需要在短時間內,大量減少藻類植物,采取下列哪一種措施最為有效[ ]
A.大量引入肉食性魚類
B.完全除去肉食性魚類
C.大量引入吃浮游動物的魚類
D.完全除去吃浮游動物的魚類
(5)下列現象,主要屬于人為原因破壞生態系統導致環境惡化的是[ ]
A.東北平原西部的土地鹽堿化
B.四川臥龍箭竹開花而死亡,熊貓減少
C.舟山漁場的水產資源出現消退現象
D.鄱陽湖、洞庭湖面積縮小
(6)你認為治理水域污染應采取哪些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地理教研室 題型:043
材料一:目前太湖的藻類比10年前增長了5倍,部分監測點的藻類數量已超過每升1億個,整個太湖面已有2/3的面積達到中等富營養化狀態,如不加治理,太湖將會因全部富營養化而“窒息死亡”。
材料二:近年來,赤潮在我國近海發生的范圍越來越大,持續時間越來越長,危害越來越嚴重。1997年至1999年3年間,發生大規模赤潮45起,我國已成為一個赤潮災害多發的國家。
(1)太湖及近海的富營養化現象來自哪些污染方式?
(2)無機氮、無機磷的化合物大量排入太湖,使魚類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區域中,最容易發生赤潮的是[ ]
A.杭州灣
B.萊州灣
C.遼東灣
D.珠江口
(4)如果需要在短時間內,大量減少藻類植物,采取下列哪一種措施最為有效[ ]
A.大量引入肉食性魚類
B.完全除去肉食性魚類
C.大量引入吃浮游動物的魚類
D.完全除去吃浮游動物的魚類
(5)下列現象,主要屬于人為原因破壞生態系統導致環境惡化的是[ ]
A.東北平原西部的土地鹽堿化
B.四川臥龍箭竹開花而死亡,熊貓減少
C.舟山漁場的水產資源出現消退現象
D.鄱陽湖、洞庭湖面積縮小
(6)你認為治理水域污染應采取哪些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下列現象屬于環境污染的是( )
A.森林面積減少,生物物種減少
B.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C.汽車排放尾氣造成光化學煙霧
D.寧夏地區由于灌溉不當造成鹽堿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1-2012學年河北省衡水14中高二3月月考地理試卷(帶解析) 題型:單選題
讀“人類社會與自然環境的相關模式圖”,完成問題。
【小題1】圖中表示人類社會的是( )
A.內圓 | B.外圓 | C.箭頭① | D.箭頭② |
A.廢棄物 | B.生存空間 |
C.物質和能量 | D.消費活動 |
A.全球氣候變暖 |
B.溫室氣體大量排放 |
C.極冰融化 |
D.海水膨脹 |
A.①② | B.①③④ | C.②③ | D.②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