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甲、乙、丙、丁四圖中的①②③分別表示春秋分日、夏至日、冬至日的太陽光線,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有關甲、乙、丙、丁四圖對應的地區正確的是( )
A. 甲—南寒帶B. 乙—北溫帶
C. 丙—南溫帶D. 丁—北溫帶
【2】四地中,一年有兩次直射的是( )
A. 甲、乙、丙B. 乙、丙、丁
C. 甲、乙、丁D. 甲、丙、丁
【3】四地中,季節變化最明顯的是( )
A. 甲B. 乙C. 丙D. 丁
【答案】
【1】B
【2】D
【3】B
【解析】
【1】根據已知條件,①②③分別表示春秋分日、夏至日、冬至日的太陽光線,則甲圖中,①為90°,②③對稱且方位相反,推知甲為赤道;乙圖中,①②③全部在南面,為北半球,且夏至日太陽最高但尚未達到90°,故乙位于北溫帶;丙丁中,②③分別位于該地的相反方位(正南或正北),且全年正午太陽高度相對較高,但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陽高度又都不是90°,因此丙丁都屬于有直射現象的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地帶,均為亞熱帶,據此分析結合選項選B。
【2】結合上題,四地中,只有乙地位于北溫帶,沒有直射現象,其他三地在一年中均有兩次直射現象,據此分析選D。
【3】四地中,甲丙丁均位于熱帶,全年高溫,季節變化小,只有乙地位于溫帶,季節變化最明顯,選B。
因為黃赤交角的存在,太陽直射點以一年為周期,在南北回歸線之間往返移動,隨之,正午太陽高度、晝夜長短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但只有在回歸線之間的區域才會有太陽直射現象,回歸線以外地區沒有直射現象。熱帶、寒帶的季節變化較小,只有溫帶四季分明。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日某時刻某緯線圈至極點的晝夜分布狀況”,陰影為黑夜。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該緯線圈的緯度可能是( )
A. 0° B. 23°26′S C. 30°N D. 30°S
【2】關于P地晝長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晝長為10小時 B. 晝長為11小時
C. 晝長為12小時 D. 晝長為13小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塔里木盆地荒漠化發展地區分布示意圖”(陰影部分表示荒漠化發展地區)。
【1】塔里木盆地荒漠化發展地區主要分布在( )
①盆地邊緣地區 ②河流頭地區
③盆地中央 ④綠洲地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近幾十年,該地區荒漠化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
A.氣候干旱,降水稀少
B.人類不合理的生產活動
C.工業化的迅速發展
D.大量開采鐵礦和有色金屬礦,破壞植被
【3】針對該地荒漠化問題,下列治理措施中正確的是( )
①控制人口增加,少數地區可以進行生態移民 ②控制農業規模,合理用水
③在荒漠化土地上,大量種植需水量大的樹木,防風固沙 ④對已經嚴重荒漠化的土地進行封沙禁牧 ⑤擴大水田面積,利用水田等人工濕地調節當地氣候
A.①②⑤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睡城”也稱“臥城”,主要指大城市周邊人口相對集中的大型社區或居民點,人口雖然大量入住,但是僅局限于晚上回家睡覺,白天照樣開車或乘車趕往市中心上班,燕郊隸屬于河北省三河市,是我國眾多“睡城”中的典型代表。每日跨省上班的京漂族,在燕郊和北京之間的道路上,呈現出明顯的“潮汐式”流動。下圖為燕郊相對位置示意圖,圖中箭頭及數字表示京漂族每天上班的方向及平均距離。
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燕郊成為“睡城”,其原因有
①工資水平高 ②交通便利 ③與北京、天津的距離較近 ④房價相對較低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2】人口“潮汐式”流動會給北京帶來一系列的問題,下列有利于緩解這些問題的措施是
A. 燕郊及附近地區承接北京轉移的部分產業
B. 在北京與燕郊之間增建高速公路
C. 北京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高科技產業
D. 在北京及燕郊地區大量增建住宅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新西蘭位于板塊的交界處,其南島西部沿海有一處著名地質景觀——“薄餅巖”。硬石灰巖和軟砂巖堆積形成數以百計的多層區域,沿著懸崖溝壑垂直形成,形似層層薄餅,故而得名,回答下面小題。
【1】“薄餅巖”景觀的形成過程最可能為
A. 固結成巖—流水溶蝕—內力抬升 B. 巖漿侵入—內力抬升—流水溶蝕
C. 固結成巖—內力抬升—海浪侵蝕 D. 巖漿侵入—海浪侵蝕—內力抬升
【2】據圖推測新西蘭所處的板塊邊界及兩側板塊的移動方向
A. 生長邊界西北、東南 B. 消亡邊界西北、東南
C. 生長邊界東北、西南 D. 消亡邊界東北、西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地區地質構造示意圖。圖中③為變質巖,④⑤為巖漿巖,其余為沉積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
A. 斷層①形成時間早于地層②
B. 形成③④的內力作用相同
C. ⑤受到擠壓后隆起形成山地
D. 巖層⑥斷裂之后相對下降
【2】圖中區域
A. a 處地質構造具有良好儲水條件
B. b 處的花崗巖可用作優質石材
C. c 處有河流流經,適宜建壩蓄水
D. d 區的石灰巖形成喀斯特地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改革開放以后,享有國家財政補貼的我國奶牛養殖業發展迅速,全國奶牛存欄量1990年為268萬頭,到2006年已達到1 401.6萬頭,成為世界第三大產奶國,并且基本面向國內市場。下表為我國奶牛養殖區域牛奶產量及其所占比例統計表(2007年),下圖示意我國奶牛存欄量、牛奶總產量的變化。
(1)從改革開放到2006年,我國迅速發展成為世界第三大產奶國的原因是什么?
(2)比較我國乳畜業主要分布地區和歐洲乳畜帶發展區位的不同點。
(3)根據我國奶牛存欄量、牛奶總產量變化圖,說明我國乳畜業發展所具有的特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世界某區域圖,完成下列問題。
【1】關于圖示區域自然地理特征及其成因的敘述,正確的是
A. 由于板塊擠壓,形成巨大的斷裂帶和高大山脈
B. 因為地處赤道附近,終年高溫多雨
C. 河流、湖泊眾多,主要沿裂谷分布
D. 區域內氣候干旱,以內流河、內流湖為主
【2】與同緯度咖啡種植區相比,該區域氣候的優勢是
A. 平均氣溫高 B. 熱量充足
C. 光照充足 D. 降水豐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悉尼某考察船,對南北極地區進行科考,途經下圖(世界地圖)中的M、N地。完成下列小題。
【1】M地位于( )
A. 西半球B. 北溫帶C. 高緯度D. 極晝極夜區
【2】科考船從悉尼出發沿最短航線航行前往N地途中的航行方向是( )
A. 西南B. 東南C. 西北D. 東北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