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洋流是地球表面熱環境的主要調節者。下圖是南美洲東西兩岸洋流 分布圖。
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甲洋流附近陸地海霧較多的洋流成因是
A. 降水多,空氣中富余水汽多
B. 降水少,空氣中水汽含量高
C. 氣溫高,空氣中水汽容易凝結
D. 水溫低,空氣中水汽容易凝結
【2】從洋流角度分析,乙洋流附近陸地降水多的原因是
A. 水溫高,蒸發旺盛,氣流下沉
B. 水溫高,海面濕度大,易凝結
C. 氣溫高,垂直氣溫差大,上升氣流
D. 氣溫高,海平面氣壓高,上升氣流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 年 12 月 6 日,中央氣象臺預報:隨著“大雪”節氣臨近,我國中東部多地進入“速凍”模式。2018 年下半年以來最強的一股冷空氣將影響我國,中東部大部分地區將出現入冬以來氣溫最低值。下圖示意 2018 年 12 月 6 日某時中國大陸及周邊地區海平面等壓線分布狀況。
(1)判斷此時太原的風向,丙比較太原與烏魯木齊的風力大小。
(2)推測圖中虛線處鋒面系統類型,并說明其形成的原因。
(3)預測合肥市 12 月 6 日及未來幾天的天氣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世界某局部區域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關于圖中杜羅河的水文特征表述正確的是( )
A. 干流水量主要來自北側河流 B. 冬季河流結冰
C. 干流南側水能資源較北側豐富 D. 河流含沙量較大
【2】對于杜羅河流域段開發合理的是( )
①發展商品谷物農業②發展有色冶金工業③發展旅游業④大力發展森林、伐木業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下圖為三大類巖石轉化示意圖。
(1)按照成因,甲是_____,乙是_____巖。乙巖石有兩個突出特征:一是具有_____構造,二是常有化石。
(2)從分布位置看,兩巖石形成于_____(填“地表”或“地下”),丁巖石形成于_____(填“地表”或“地下”)。
(3)從形成條件看,②作用是_____,形成了丙巖石。③作用是_____,形成了丁巖石。
(4)三大類巖石相互轉化的能量來源①是_____。丙巖石最常見的是花崗巖, 其可變質成_____(填巖石名稱)。丁巖石最常見的有流紋巖、安山巖和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6年10月19日,中國“神舟十一號”飛船與“天宮二號”在距地面約370 km的軌道成功對接后高速運行,下圖為某攝影師抓拍到的“天神組合體”穿過日面的場景。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天神組合體”穿過日面的場景是一種“凌日”現象,在地球上看,太陽系中能產生“凌日”現象的行星是( )
A. 金星、木星 B. 水星、金星 C. 火星、木星 D. 金星、火星
【2】照片中的其他黑點屬于某種太陽活動,它一般( )
A. 溫度相對較低 B. 會影響地球無線電長波通信
C. 出現在太陽內部 D. 以18年為一個活動周期
【3】“天神組合體”所處空間的大部分大氣以離子態氣體存在,該空間( )
A. 是最佳航空飛行層 B. 天氣變化顯著
C. 氣溫隨海拔增加而降低 D. 是極光多發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下圖回答有關問題。
(1)該圖為某地在二分、二至日的太陽視運動圖,該地的緯度為:_____________。
(2)根據圖推算該地夏至日的日出日落時間。
日出:_____________ 日落:_____________
(3)在圖所示地區的某學校操場有一垂直于地面的旗桿。一年中正午桿影始終指向當地的________方向。當一年中正午桿影最短時,桿影一天中的方向變化規律是:_____________,桿影長短變化規律是:______________。
(4)將旗桿頂端的影子移動軌跡畫在下圖中。(A為旗桿的地面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山西運城及河東鹽池略圖。
材料二:鹽池湖水富含食鹽,在南風盛行的季節,湖邊鹽田常有“南風一吹,隔宿成鹽”的奇特現象。
材料三:運城市地處汾河谷地的最南部,南臨中條山。為典型的溫帶季風氣候,冬季受西伯利亞冷空氣影響顯著,寒潮多發。
(1)簡析湖邊鹽田“南風一吹,隔宿成鹽”現象的原因。
(2)總結黃河①河段水系的顯著特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珠江三角洲產業結構變化示意圖”回答下面小題
【1】下列有關該區域產業結構變化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由低級形態向高級形態發展變化
B. 由資源密集型→技術密集型→資金密集型轉變
C. 對環境的影響經歷了重度污染→中度污染→輕度污染的過程
D. 這種變化是發達國家向外轉移產業的結果
【2】下列關于產業結構變化對區域發展帶來的影響敘述正確的是( )
A. 較發達地區向欠發達地區轉移產業,加大了區域間的經濟差異
B. 資源密集型產業的移入,可能會對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不利影響
C. 產業移出地區會出現嚴重的失業問題
D. 產業的升級有利于解決本地區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就業壓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一段時間發生地震較多,震級較大,稱為地震活躍期;另一段時間發生地震較少,震級較小,稱為地震活動平靜期。讀2018年世界七級以上地震分布跟蹤圖。
完成下列各題。
【1】與圖中七級以上地震分布相關性最強的是
A. 板塊的生長邊界 B. 板塊的消亡邊界
C. 地形破碎的島嶼 D. 海陸的連接地帶
【2】地震發生時,震區的人們往往會感到“先顛后晃”,原因是
①縱波傳播速度快,先到達 ②縱波到達,左右搖晃
③橫波傳播速度快,先到達 ④橫波到達,左右搖晃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