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下圖示意一固定沙丘某年5~9月土壤水分含量()隨深度的變化。該沙丘位于毛烏素沙漠的南緣,無人為擾動,多年保持穩定。
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該固定沙丘
①淺層土壤含水量低
②深層土壤含水量低
③6~8月土壤含水量高
④6~8月土壤含水量低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2】6~8月,該固定沙丘土壤含水量明顯不同于其他月份的原因是
①風速較大
②降水較少
③氣溫較高
④蒸發量較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為維護生態安全,毛烏素沙漠的南緣適合
A.種草B.自然演化C.栽灌木D.植樹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2004年世界部分國家的人口狀況。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圖中
A. 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國家位于亞洲 B. 德國人口增長數量大于英國
C. 發展中國家人口自然增長率普遍較高 D. 發達國家人口密度普遍較小
【2】中國人口密度比印度低的主要原因是
A. 經濟發展水平更高 B. 領土面積更大
C. 人口自然增長率更低 D. 人口總數更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示意我國部分省區出現“人口零增長”的時間(含預計)。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上海出現“人口零增長”的時間比甘肅_____,原因是_______。
(2)推測我國“人口零增長”可能引發的主要人口年齡結構問題是_____,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
(3)與山東相比,分析西藏環境人口容量較小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某地同一個月內1日和28日兩日太陽視運動線路圖(圖示時間為地方時)。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該月可能是
A. 2月B. 5月C. 8月D. 11月
【2】該月從1日到28日,該地
A. 正午日影逐漸變長B. 正午太陽高度逐漸變大
C. 日出方位逐漸向南偏移D. 日落方位逐漸向南偏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圖甲為非洲安哥拉的區域圖.安哥拉中部地區年均溫在22℃左右,素有“春天國度”的美譽圖乙為①地的氣候特征圖。
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下列關于安哥拉中部地區素有“春天國度”的原因組合正確的是
①緯度較低
②受寒流影響
③高原海拔高
④盆地海拔低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2】關于①地氣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為熱帶季風氣候,分旱雨兩季B.沿岸有暖流流經,增溫增濕
C.1~3月盛行向岸風,降水較多D.6~8月受副高影響,降水極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面兩段材料,分析回答問題。
材料一 讀下面柱狀圖(資料第四次、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
材料二 下表為1997年各大洲及不同國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數據。
(1)上海市人口增長幅度超過全國平均增長幅度,從人口增長方面考慮,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
(2)與全國相比,在人口年齡構成中,上海面臨的人口問題是:人口的_______更嚴重;分析該人口問題帶來的突出社會問題有_______;
(3)根據表中數據,人口增長速度僅次于非洲的是_______洲,人口出現負增長的是_______洲。
(4)發達國家比發展中國家的死亡率_______,原因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題文)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城市人口容量應與城市的經濟發展和資源總量相適應。有人根據上海經濟發展水平和水資源總量,估算出2010年、2020年和2030年上海常住人口容量(見下表)。隨著上海城市化進程的加速,2010年上海常住人口已達2 301.91萬人,超過估算的人口容量。
上海市人口容量的估算(萬人)
(1)讀圖甲,說明上海的人口年齡構成特征。
(2)根據上海2010年的人口年齡構成,說明上海勞動人口數量特點,并分析其對社會和經濟發展的影響。
(3)隨著城市的發展,上海人口在地域分布上也有較大的變化。讀圖乙,描述1990年到2008年上海常住人口在不同區域的變化特征。
(4)運用影響人口容量因素的知識,從水資源和經濟發展兩個方面,分析上海今后提升人口容量可以采取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城市用地及規劃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若該城市規劃合理,則甲、乙功能區和城市主導風向分別是( )
A. 工業區、住宅區、西南風
B. 住宅區、工業區、東北風
C. 工業區、住宅區、西北風
D. 住宅區、工業區、東南風
【2】下列城市規劃的理由,正確的是( )
A. ①處建鋼鐵廠——交通便利
B. ②處建大型倉庫——水源充足
C. ③處建信息產業園——科技水平高
D. ④處建食品加工廠——城市地價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水稻優勢種植區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
【1】我國水稻優勢種植區的共同區位優勢是( )
A.地形平坦,生產規模大B.季風氣候,雨熱同期
C.交通便利,市場廣闊D.精耕細作,種植歷史悠久
【2】近三十年來,東北水稻種植北界不斷向北推移,主要得益于( )
A.交通條件發展B.冷藏技術進步
C.科技水平提高D.灌溉條件改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