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加坡是一個位于島嶼上的城市國家,國土面積約640平方千米,其中主島面積約540平方千米,地形平坦且單一,平均海拔不足15米。島上河流最長不足16千米。該國經濟發達,2015年常住人口約550萬,淡水資源嚴重不足,約50%的用水仍需從馬來西亞進口。為了保障供水安全,該國不斷加強對水資源的開發和管理,確保在2061年實現供水完全自給。左圖示意新加坡島及其附近地區,右圖為新加坡的氣候資料。
(1)分析新加坡淡水資源嚴重不足的主要原因。
(2)左圖中的M水壩能阻擋海水涌入,結合建壩后壩內水體的咸淡變化來推斷M水壩的主要功能。
(3)請列舉新加坡實現水資源完全自給的可行措施。
【答案】(1)供給角度: 國土面積小,地勢低平(缺少天然湖泊),河流短小,儲存淡水(雨水)的條件差;
需求角度:人口密度大(經濟發達),生產生活對淡水需求量大。
(2)①水壩阻擋海水涌入(倒灌),
②壩內(庫區)匯聚河水后鹽度下降,起著儲存陸地淡水(雨水)的作用。
(3)開源措施:①擴大集水區面積(或增加雨水的收集和儲存);②保護自然環境,防止雨水(陸地淡水)污染;③海水淡化;④廢水回收利用(凈化處理)。
節流措施:①推廣使用節水設備;②重復利用工業用水(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③加強節水宣傳和教育
【解析】
(1)新加坡屬于熱帶雨林氣候,降水豐富。淡水資源嚴重不足,主要原因是島國國土面積小,河流短小,缺少天然湖泊,儲存淡水或雨水的條件差。該國人口密度大,經濟發達,生產生活對淡水需求量大,加劇了淡水的緊缺程度。
(2)M水壩位于河口處,起阻擋海水涌入的作用。該國約50%的用水仍需從馬來西亞進口,為了保障供水安全,該國不斷加強對水資源的開發和管理,M壩內為庫區,匯聚河水后鹽度下降,起著儲存陸地淡水,或雨水的作用,是緩解水資源短缺的重要措施。
(3)實現水資源完全自給,開源措施主要從收集、存儲、治污、利用率分析。擴大集水區面積,增加雨水的收集和儲存,如上題中M水壩建設。保護自然環境,防止雨水,即陸地淡水的污染。進行海水淡化,對廢水凈化處理,回收利用。節流措施主要從科技、意識角度分析。推廣使用節水設備。發展科技,重復利用工業用水,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加強節水宣傳和教育。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去年7月暑假,小明和家人從鄭州乘火車前往成都旅游。讀中國鐵路干線分布示意圖,回答第下列各題。
【1】小明旅途中有些食欲不振,他在某火車站看見小商販賣當地特產“羊肉泡饃”,吃后感覺不錯。則這個火車站的名稱是
A. 鄭州站 B. 武漢站 C. 西安站 D. 成都站
【2】在隨后,他發現火車便在很多、很長的隧道里穿行,則此時火車經過的地形區是
A. 黃土高原 B. 太行山脈 C. 秦嶺 D. 四川盆地
【3】游覽過杜甫草堂后,中餐桌上擺著香辣的火鍋,他認為這種飲食文化與當地地理特征關系密切。請幫他找出是哪一項?
A. 物產豐富,人稱“天府之國” B. 多陰雨天氣,可用辛辣食物去除體內濕氣
C. 山地氣候顯著,變化多端 D. 當地人生活達到小康水平,樂于享受生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北方某地區1960年~2010年氣溫和降水距平累積曲線圖,回答下題。
【1】圖中反映近50年該地區
A.降水年際變化大 B.氣溫逐年增高
C.降水季節變化大 D.氣溫逐年降低
【2】該地區農業生產旱情最嚴重的時期可能是
A.1960年~1969年 B.1980年~1989年
C.1990年~1999年 D.2000年~2009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長江中游某支流某河段分布圖和該河段河水水位年變化曲線圖,完成下面各題。
【1】下列有關左圖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左圖中A等高線的值是65米 B. 甲處易受侵蝕,不宜修工程。
C. 丙處的人們可以看見河里的行船 D. 丙處夏季地下水補給河水
【2】下列有關左圖中河流地貌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乙地為沖積扇 B. 甲為三角洲
C. 丁處有沙洲 D. 丙處為沖積平原
【3】結合圖分析下列有關乙地開發利用的說法合理的是( )
A. 利用荒地植樹造林 B. 地勢低平,易淹水,不宜種植水稻
C. 開辟為季節性河邊浴場 D. 地勢低平,易淹水,不宜種植油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夜雨是重要的農業氣候資源,其多少常用夜雨表示,夜雨率是指20時至次日8時降水量總和占一天中降雨量的百分比,下圖為青海省6-9月平均夜雨率的空間分布圖,讀下圖回答下面小題。
【1】【1】甲地夜雨的主要形成原因是
A. 河谷地形,夜晚盛行上升氣流,夜雨量大
B. 位置偏東,受夏季風影響較顯著,夜雨量大
C. 地處高原,夜晚降水量較白天小,夜雨量小
D. 臨近河流,白天水汽較夜晚充足,夜雨量小
【2】【2】夜雨率高有利于該地
A. 棉花的生長發育 B. 地表水下滲量減少
C. 土壤水分含量增加 D. 地質災害頻次減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近年來,長江經濟帶東西部地區之間由“移民就業”向“移業就民”(把產業轉移到勞動力富余的地方)的新模式轉換初見成效。回答下面小題。
【1】【1】上圖示意甲、乙、丙、丁四個工業部門投入要素對比。實行“移業就民”最有利的工業部門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2】長江經濟帶“移業就民”帶來的影響有
①促進東部地區產業升級 ②加快中西部地區城市化進程
③增加東部地區就業 ④有利于中西部地區產業培育
⑤降低東部地區環境壓力 ⑥增加長江經濟帶春運壓力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⑤
C. ②④⑤⑥ D. ②③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示意1990—2000年、2001—2010年世界各大洲(除南極洲)森林面積的凈變化(單位:每年百萬公頃)。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根據上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判斷,近幾十年世界森林植被減少最多的是 ( )
A. 亞寒帶針葉林 B. 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C. 熱帶雨林 D. 溫帶落葉闊葉林
【2】下列關于圖示內容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 部分地區森林面積呈增大趨勢,主要是因為這些地區經濟發達、人口素質高
B. 雖然世界森林面積減小的速度正在不斷下降,但形勢仍然不容樂觀
C. 2001—2010年與1990—2000年相比,各大洲森林面積減小速度均有所下降
D. 森林面積減小是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自然因素是主要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你媽喊你穿秋褲啦!” 2017年11月16日,中央氣象臺友情發布“秋褲”預警:11月18日~19日,全國大部分地區將被“秋褲”占領,特別是東北部分地區,甚至需要“棉褲”登場救急。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1】導致“秋褲”預警的“罪魁禍首”是
A. 蒙古—西伯利亞高壓 B. 阿留申低壓
C. 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 D. 江淮準靜止鋒
【2】【2】常與圖例“聞君將至驚坐起,急問秋褲在哪里”中的“君”相伴而至的是
A. 連續陰雨 B. 天高云淡 C. 濃霧蔽天 D. 云雨大風
【3】【3】“秋褲分割線”在M處向北彎曲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A. 海陸位置 B. 地表形態 C. 大氣環流 D. 人類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某地區氣溫、降水量和蒸發量年內分布示意圖,回答下面小題。
【1】該地區位于我國的( )
A. 華北地區 B. 華南地區 C. 青藏地區 D. 西南地區
【2】下列有關該地區自然環境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地帶性植被為常綠闊葉林 B. 河流以冰雪融水為主
C. 農業耕作制度一年一熟 D. 一年中春季最干旱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