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山西省國家資源型經濟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是我國設立的第九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也是我國第一個全省域、全方位、系統性的國家級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共19分)
材料1:下圖是山西省交通、礦產、主要城市分布概況圖。
材料2:下圖為“煤矸石及粉煤灰綜合利用產業鏈示意圖”。
(1)山西省除煤炭外,還應大力發展電力、________、機械、化工、____________等工業部門。
(2)根據材料2,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煤矸石和粉煤灰的綜合利用產生的綜合效益有哪些。
(3)請結合所學知識,為山西省實現資源型經濟的全面轉型出謀劃策。
(4)從減少SO2排放的角度提出該工業區的綜合整治措施(至少三點)。
【答案】.(1)鋼鐵 有色金屬冶煉
(2)節約土地資源;優化產業結構,延長產業鏈,提高煤炭利用的附加值;減輕環境污染等。
(3)對原有的重化工業進行調整,延長產業鏈,促進產業升級改造,使其產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發展;大力發展農業、輕紡工業、高新技術產業和旅游業,降低重化工業的比重;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加強生態環境治理,實現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強化政策優勢,完善區域發展規劃等。
(4)措施:①調整產業結構,發展新興工業和第三產業;
②調整產業布局,搬遷污染企業,減少局地污染物排放
③發展清潔能源,調整能源消費結構;
④展新技術(清潔生產、清潔燃燒等技術);
⑤收利用廢棄物,提高煤炭綜合利用率
【解析】(1) 結合圖例中礦產資源類型,山西省除煤炭外,還應大力發展電力、鋼鐵、機械、化工、有色金屬冶煉等工業部門。
(2) 煤矸石和粉煤灰的綜合利用產生的綜合效益是廢棄物堆放少,節約土地資源。優化產業結構,延長產業鏈,提高煤炭利用的附加值。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減輕環境污染等。
(3)山西省經濟全面轉型,主要從產業結構、產業鏈、技術、環境方面考慮。應對原有的重化工業進行調整,延長產業鏈,促進產業升級改造,使其產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發展。大力發展農業、輕紡工業、高新技術產業和旅游業,降低重化工業的比重。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加強生態環境治理,實現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強化政策優勢,完善區域發展規劃等。
(4) 減少SO2排放,工業區采取的措施包括調整產業結構,發展新興工業和第三產業。調整產業布局,搬遷污染企業,減少局地污染物排放。發展清潔能源,調整能源消費結構。發展新技術,實行清潔生產、清潔燃燒等技術。回收利用廢棄物,提高煤炭綜合利用率。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哈薩克斯坦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陸國。下圖中甲是哈薩克斯坦人口最多的城市,該國1997年將首都由甲遷至乙,丙為該國的重工業中心。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哈薩克斯坦
A. 終年嚴寒 B. 降水稀少 C. 森林廣布 D. 多高原山地
【2】哈薩克斯坦的河流
A. 多源遠流長,水量豐富 B. 多發源于我國,向西注入海洋
C. 多為外流河,水量豐富 D. 多為內流河,水量季節變化大
【3】甲市不適合繼續作為首都的主要原因有
①地處邊境,安全受到鄰國威脅 ②周圍沙漠廣布,環境條件差 ③人口眾多,資源環境壓力大 ④距其他城市較遠,與國內其他城市聯系不便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年8月21日,一次罕見的日全食景觀橫貫美國大陸,出現了下圖所示的景觀。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上圖中外圍發亮的太陽大氣層活躍時對地球產生的影響可能是( )
A. 我國南方地區出現美麗的極光 B. 影響北方地區的互聯網絡
C. 輪船航行過程中指南針突然失靈 D. 流星現象多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市循環經濟示范區體系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圖中的a、b、c分別代表( )
A. 自然、市場、資源 B. 資源、市場、自然
C. 自然、資源、市場 D. 資源、自然、市場
【2】該循環經濟示范區體系中( )
A. 鋼鐵、石化等部門的污染物被完全回收 利用,真正實現了零排放
B. 海水淡化的副產品濃鹽海水再回歸大海,以保障海洋生態環境不被破壞
C. 中水等再生資源的循環利用是該示范區的突出特色
D. 該示范區運輸總量雖大,但多以中小型貨物運輸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球表面雖然經百萬年的風雨侵蝕,但地面仍然是不平的,對此現象較為合理的是
A. 海洋水位不斷升降 B. 地殼運動不斷
C. 時間還不夠漫長 D. 侵蝕不夠強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右圖所示在東漢時期的“狩獵生產圖”,圖中上半部是弋射圖,兩個獵手正在向疾飛的群鳥彎弓瞄射。下半部是收獲圖,描寫農夫們收割、采實、挑運的勞動場面。
【1】“狩獵生產圖”反映出的人類對自然環境施加的技術手段是
A. 采集與漁獵 B. 耕作與灌溉
C. 采礦與冶煉 D. 建壩與筑路
【2】關于這一時期人地關系的正確敘述是( )
A. 征服自然,試圖成為自然的主宰
B. 崇拜自然,對自然既恐懼又依賴
C. 改造自然,開發利用土地、水等資源
D. 尋求人地協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 “我國的西北地區荒漠化”及“荒漠化發展與結果”,回答下列問題:
(1)我國西北地區最為顯著的自然特征是。隨距海里程的增加,本區自東向西降水 ,干旱程度。這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西北區為我國生態環境最為脆弱地區。
(2)從“荒漠化的發展與結果”圖中看出,土地荒漠化的最終結果是的長期喪失,其實質是的退化。
(3)簡述西北荒漠化的人為因素。
(4)針對圖中所示地區出現的環境問題,我國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表資料摘自聯合國2000年發布的預測報告,反映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趨勢。回答下列各題。
【1】世界人口遷移的主要趨向是
A. 從發展中國家向發達國家遷移 B. 從北半球向南半球遷移
C. 從西半球向東半球遷移 D. 從內陸國家向沿海國家遷移
【2】移民外遷的主要動因是尋求
A. 更高的社會地位 B. 更多的休閑時間 C. 更高的收入 D. 更優的自然環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表為遼寧省與廣東省不同年份城市人口比重比較表。讀表完成下列問題。
【1】【1】兩省城市化進程差異明顯,主要原因有
①遼寧省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主要得益于農業資源的開發
②1990—2000年遼寧省城市化發展緩慢的原因之一是缺乏國家政策支持
③廣東省起步晚是由于農業發達,制約了城市化的發展
④廣東省后來居上主要得益于鄉鎮企業的迅猛發展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2】兩省城市化要進一步發展,面臨的共同問題是
A. 農村剩余勞動力不足 B. 基礎設施落后
C. 嚴格的戶籍制度 D. 區域產業結構有待進一步調整升級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