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是澳大利亞某農業地域類型的分布示意圖,讀圖回答問題。
(1)該農業地域類型是 , 生產對象主要是、。其生產結構和經營方式的特點、、。
(2)制約墨累—達令盆地農業發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為此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3)墨累—達令盆地的農場已經形成一個良性的農業循環系統,實現了效益、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走上農業可持續發展道路。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 “某區域圖”,回答下面小題。
【1】關于該區域地理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A. 甲處乳畜業發達 B. 河流乙從P到Q河段水量不斷增加
C. 圖中大型水庫丙,北半球冬季水位最高 D. 丁海域可能有豐富的魚類資源
【2】該區域發展工業,應側重發展
A. 原料導向型工業 B. 市場導向型工業
C. 技術導向型工業 D. 資金導向型工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長江三角洲地區的城市發展圖”,完成下面小題。
【1】1985~2000年期間,長江三角洲城市發展的總體特點是( )
A. 大城市發展快,中、小城市發展慢
B. 大、中、小城市均發展較快
C. 小城市發展快,大、中城市發展慢
D. 特大城市發展快,中等城市發展慢
【2】推動本地區近些年來城市化進程加快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當地優越的地形和氣候條件
B. 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不斷增長
C. 大量來自內地的流動人口的涌入
D. 地區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工業化進程加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示意世界某島嶼,島上多火山,大部分地區覆蓋著森林,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該島嶼
A. 河流流程長,徑流量大 B. 屬于印度洋板塊,地殼穩定
C. 影響降水的主導因素是地形 D. 植被以熱帶雨林為主
【2】甲城市正北約3700千米處的某山脈山麓地帶的自然植被最可能為
A. 常綠闊葉林 B. 常綠硬葉林 C. 落葉闊葉林 D. 溫帶草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 某媒體材料的熱播,使人們的目光又一次聚焦在“北大荒”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北大荒”的開發建設始于1947年,經過三代“北大荒”人幾十年的艱苦奮斗,在昔日人跡罕至的荒原上,建成了我國耕地規模最大、現代化程度最高、綜合生產能力最強的國家重要商品糧基地和糧食戰略后備基地。
材料二 圖為我國目前部分優勢商品糧基地分布和糧食流通格局圖。
(1)根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比較甲、乙、丙三個商品 糧基地,并填下表。
(2)丁區域曾經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但現在其地位下降,從外地調入的糧食逐年增多,其社會經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為增強“北大荒”品牌的競爭力,北大荒農墾集團在今后生產中應采取哪些合理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塞內加爾河發源于非洲西部的高原地區,注入大西洋。因其下游河床緩,河口寬,低水位時期,咸水有可能向上游倒灌,嚴重影響沿岸農業和居民用水。該河上的迪亞馬水壩建成后,設有高達13米的通航船閘,解決了海水上溯問題。但也帶來一些生態問題,如河道和水庫淡水滯留,使一種很高的寬葉香蒲迅速生長,導致幾十萬平方米的水面荒蕪。
西非人口近3億,但是貧窮國家集中,經濟水平落后。近年來,我國很多企業加快了西非礦業投資的步伐,一般國際新開發礦山投資強度為250美元/噸-300美元/噸,而西非地區的投資強度僅有175美元/噸左右。
西非某區域略圖
說出迪亞馬水壩的主要作用。
迪亞馬水壩建成后,給塞內加爾河上游的環境帶來了哪些不利影響?
說出塞內加爾河上中下游水量變化,并簡述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鋼鐵廠于19世紀初建在N地,20世紀80年代將煉鐵廠從N地遷至M地,煉鋼廠仍留在N地(如下圖所示)。該鋼鐵廠所用的鐵礦石一直依賴進口,圖中河流可通航。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該鋼鐵廠最初選擇建在N地的有利條件有( )
①接近鐵礦 ②接近燃料地 ③廉價勞動力充足 ④接近消費市場
A.①④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近年來,該鋼鐵集團進行了布局調整和海外拓展,其主要原因是( )
①我國鋼鐵企業出口量減小 ②鋼鐵企業所需鐵礦石從國外進口較多
③國際鋼鐵市場相對廣闊 ④國際鐵礦石價格波動幅度小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示意某區域1月份0℃氣溫等溫線分布,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導致圖中0℃等溫線彎曲的主要因素是
A. 太陽輻射 B. 大氣降水 C. 沿岸洋流 D. 曲折海岸
【2】圖示地區
A. 河流短小湍急,水力資源豐富 B. 南北溫差大,降水量東多西少
C. 峭壁懸崖多分布在陸地東南岸 D. 荒漠草原廣布,森林面積較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安徽省阜陽一中2017屆高三最后一次適應性考試)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藏那曲地區地形以高原丘陵為主,地表84%是草地,高嵩草、矮嵩草、紫花針茅是牦牛主要的飼用植物。牦牛四肢粗健,皮毛厚實,心肺發達,耐饑渴,是那曲地區主要畜種之一,每年10月是牦牛適宜屠宰期。早年牦牛主要作為役用(耕作、運輸),近十多年來,隨著牦牛奶、牦牛肉干、牦牛絨衫、牦牛工藝品等上百種產品生產加工,牦牛產業在那曲地區快速興起。下圖是那曲地區示意圖和那曲地區三種牧草生物量年內變化圖。
(1)分析牦牛成為那曲地區主要畜種與當地自然地理環境的關系。
(2)當地有企業計劃大幅擴大牦牛產業規模,環境保護專家對此提出質疑。試為專家的質疑提出依據。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