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東亞海陸熱力差指數是指東亞季風區的陸表溫度與西北太平洋副熱帶海區的海表溫度之差,指數值大小可以反映當年夏季風強弱。下圖為1960一1999年夏季東亞海陸熱力差指數。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圖示時段,東亞地區
A.陸表溫度總是比海表溫度高
B.陸表溫度與海表溫度均持續上升
C.夏季海陸熱力差異有明顯的年際變化
D.夏季風逐年增強
【2】根據圖示信息推斷,1966年和1993年我國東部季風區的旱澇情況是
A.兩個年份南北皆旱
B.兩個年份南北皆澇
C.1966年北澇南旱、1993年北旱南澇
D.1966年北旱南澇、1993年北澇南早
【答案】
【1】C
【2】C
【解析】
試題分析:
【1】當圖中東亞海陸熱力差指數為負值時,說明陸表溫度比海表溫度低,故排除選項A;由圖可知1960一1999年東亞海陸熱力差指數高低差異較大,說明陸表溫度與海表溫度高低變化大,季風環流強弱呈波狀變化,故排除選項B、D;根據圖中數值分析可知,溫度距平值越大,說明溫度年際變化越大,夏季海陸熱力差異有明顯的年際變化大,故 選項C正確。
【2】該圖為東亞1960-2000年夏季海陸熱力差指數,由圖中最左應該是1960年夏季海陸熱力差指數,向右依次可找出1966年和1993年;由圖可知1966年夏季海陸熱力差指數最大,說明陸表溫度比西北太平洋副熱帶海區的海表溫度偏高,副高勢力加強,夏季風偏強,北移速度加快,北方出現洪澇、南方出現干旱;1980年夏季海陸熱力差指數最小,弱指數,副高勢力變弱,夏季風偏弱,北移速度變慢,北方出現干旱,南方出現洪澇,故選項C正確。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某城市為利用雨水而設計的房屋效果圖,收集到的雨水可用于洗車、沖廁等,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圖中所示的雨水處理方式,直接影響的水循環環節是
A.下滲 B.徑流 C.蒸發 D.水汽輸送
【2】該類房屋的雨水處理方式,最突出的效益是
A.補充城市地下水 B.減緩城市內澇
C.緩解城市缺水 D.提升居住環境質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6年上半年,臺灣接連發生地震。圖6顯示了其中兩次地震的基本信息。臺灣正在致力于地震預警系統的建設,該系統可以在地震發生以后,在地震波傳播到某地區前,提前幾秒至數十秒發出警報,以減少傷亡。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兩次地震相比,高雄地震人員傷亡較多的原因是
①震級較高 ②震源較深 ③時值深夜 ④地處山區 ⑤人口稠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⑤
【2】臺灣島位于
①亞歐板塊 ②太平洋板塊 ③板塊消亡邊界附近 ④板塊生長邊界附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地震預警公布的下列信息中能夠最大限度減少傷亡的是
A.震中位置 B.震級
C.烈度 D.預計地震到達時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火車行駛在崇山峻嶺中,鐵路線順著山勢盤旋,這種迂回展長的鐵路線叫展線。下圖為穿行在某低山中的“燈泡”型展線,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的“燈泡”型展線( )
A.降低了線路坡度 B.避免了落石危害
C.提高了列車速度 D.減少了鐵軌磨損
【2】貴廣(貴陽至廣州)高鐵于2014年12月通車,全線未采用展線的主要原因是( )
A.沿線地形起伏較小 B.動車爬坡能力較強
C.為了節約建設成本 D.為了提高鐵路運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北方某城市季節降水量等值線圖(單位:mm)。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該季節應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關于圖中市區400 mm等降水量線以內的降水量數值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在400 mm以上,原因是雨島效應
B.在400 mm以上,原因是熱島效應
C.在400 mm以下,原因是霧島效應
D.在400 mm以下,原因是集聚效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新全球史》:“工業巨頭和企業家簡直富可敵國,其強大的實力使軍事貴族和其他傳統的特權階層黯然失色。接下來是中產階級……在工廠與礦山中辛苦工作的勞工大眾形成了新的工人階級。”該材料直接反映了工業革命
A.推動了經濟轉型 B.造成了階級分化
C.加速城市化進程 D.激化了社會矛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重慶軌道交通環線分為北環線和南環線。其中,北環線從沙坪壩重慶西站經重慶北站至南岸區上浩站,全長約31公里,設站22座;南環線從南岸區上浩站經四公里至沙坪壩重慶西站,全程約20公里,設站11座。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
①地殼運動 ②巖漿活動 ③侵蝕作用 ④沉積作用 ⑤變質作用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④⑤ D. ①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區域人地關系示意圖.據此完成 下列各題。
【1】該區域反映的歷史時期及所對應的人地關系思想是
A. 工業文明時期——征服自然
B. 農業文明時期——改造自然
C. 采獵文明時期——崇拜自然
D. 現代文明時期——謀求人地協調
【2】圖示人類活動可能引發的環境問題,主要是
①草原退化 ②水土流失
③酸雨危害 ④滑坡、泥石流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