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厄爾布爾士山脈是伊朗高原北部的重要山脈,北臨里海(及沿岸平原)和圖蘭平原,南部為伊朗高原。M和N兩地降水量差異十分顯著,M地年降水量在1000mm以上,而N地年降水量為200~500mm。下圖為厄爾布爾士山脈局部區域示意圖。
(1)對比M與N兩地降水量特征的差異并分析其原因。
(2)說明厄爾布爾士山脈北側聚落較多的原因。
(3)每年夏季,圖示區域厄爾布爾士山脈東側地區常常發生干旱,但經濟損失并不嚴重,試分析原因。
【答案】(1)特征差異:M地年降水量大于N地, M地降水主要集中于冬季,N地則全年干旱少雨。
原因:冬季,M地受南移的西風帶控制,西風從里海帶來濕潤氣流,受厄爾布爾士山脈的阻擋,經地形的抬升作用,形成地形雨,降水量大;N地處于位于雨影區,降水稀少。
(2)北側地形平坦,海拔較低,受西風影響和里海的調節作用,冬季較溫和;降水較多,河流眾多,水資源更豐富。
(3)夏季該地區受副熱帶高壓控制,降水少;夏季氣溫高,蒸發旺盛,容易發生干旱。該地區氣候干旱,人口稀少,經濟不發達,因此旱情造成的損失小。
【解析】(1)根據材料,MN兩地降水特征差異明顯,M地年降水量大于N地。冬季,M地受南移的西風帶控制,西風從里海帶來濕潤氣流,受厄爾布爾士山脈的阻擋、抬升作用,形成地形雨,降水量多,所以M地降水主要集中于冬季。N地處于位于雨影區,降水稀少,所以N地全年干旱少雨。
(2)厄爾布爾士山脈北側是圖蘭平原,地形平坦,海拔較低,受里海的調節作用,冬季較溫和。受西風影響,冬季降水較多,河流眾多,水資源更豐富。適宜居住和生活,所以聚落多。
(3)干旱發生原因,主要從蒸發量、降水量關系分析。根據緯度,該地區夏季受副熱帶高壓控制,降水少。夏季氣溫高,蒸發旺盛,所以容易發生干旱。經濟損失與區域經濟水平相關。該地區氣候干旱,人口稀少,經濟不發達,因此旱情造成的損失小。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安徽省1985~2010年就業結構與城鎮人口比重變化。完成下面小題。
【1】2005年以來,安徽省城市化處于
A. 初期階段 B. 中期階段 C. 后期階段 D. 再城市化階段
【2】產業結構調整促進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現在
A. 第二、三產業就業比重均持續快速提高 B. 城鎮新增就業人口第二產業超過第三產業
C. 農村人口向東部沿海城市遷移數量增加 D. 勞動力主要由第一產業向第二、三產業轉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云量用一日內云遮蔽天空的百分比來表示,下圖示意我國某地區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分布。回答下面小題。
【1】【1】影響乙地等值線向北彎曲的最主要因素是
A. 地形 B. 季風 C. 緯度位置 D. 海陸位置
【2】【2】據圖中信息判斷
A. 甲地多年平均日照時數小于乙地 B. 甲地多年平均氣溫日較差大于乙地
C. 乙地多年平均相對濕度小于丙地 D. 丙地云量空間變化大于丁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沙漠玫瑰”因原產地接近沙漠且紅如玫瑰而得名,喜高溫干燥,耐酷暑,不耐寒。在索科特拉島(______)萬年以前,從非洲大陸分離)的懸崖上,直接嵌進石頭里,完全不需要土壤,樹皮像橡膠一樣閃閃發亮,枝干頂端長出漂亮的粉紅色花朵。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索科特拉島自然帶為
A. 熱帶雨林帶 B. 熱帶荒漠帶 C. 熱帶草原帶 D. 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
【2】“沙漠玫瑰”粗大的樹干可有利于
A. 散熱 B. 耐寒 C. 防風 D. 防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工業企業產品售價和成本與市中心距離相關曲線圖。回答下面小題。
【1】該企業選址的最佳位置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圖中成本曲線由①至②變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地租水平逐漸下降 B. 逐漸接近消費市場
C. 環境質量提高 D. 交通更加便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亞歐大陸東岸某時區域海平面等壓線(單位:百帕)分布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中A點的氣壓值范圍是_______百帕,分析圖中G氣壓中心的形成原因。
(2)比較甲、乙兩地風力大小并說明原因。
(3)預報圖中乙地的天氣變化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我國1998年—2008年城鎮人口增長折線圖與住宅投資增長柱狀圖。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圖示期間我國
A. 城鎮住宅投資持續增加 B. 城鎮人口比重持續下降
C. 農村住宅投資持續減少 D. 城鎮人口數量持續減少
【2】圖示期間城鎮發展,使我國
A. 城市等級提高,數量減少 B. 步入逆城市化階段
C. 城市數量增加,分布均勻 D. 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03年我國開始實施鼓勵農民種糧的惠農政策,引起了耕地面積與糧食產量變化的分異。下圖是1999—2011年我國耕地面積與糧食產量變化圖。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1999-2011年間我國耕地面積和糧食產量變化的特點是
A. 耕地面積加速下降
B. 糧食產量持續上升
C. 2003 年以前糧食產量與耕地面積同步下降
D. 2003 年以后耕地面積下降速度趨緩,糧食產量持續上升
【2】2003年以后影響我國糧食產量變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 耕地面積減少趨緩 B. 轉基因技術廣泛使用
C. 農民種糧積極性提高 D. 農業生態顯著改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呼包鄂區域位置示意圖。
材料二 包頭是內蒙古的工業中心及最大城市,呼包銀經濟帶、呼包鄂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是中國重要的基礎工業基地和全球稀土產業中心,被譽稱“草原鋼城”、“稀土之都”。
(1)呼包鄂區域礦產資源的特點有、 。
(2)陜西、山西兩省共同面臨嚴重的生態問題是。
(3)從區位條件分析,包頭建設國家稀土新材料產業基地的主要原因是
(4)鄂爾多斯煤田是世界特大型煤田之一,能源開發和輸出對當地社會經濟發展和積極意義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