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物質按照純凈物、混合物、電解質和非電解質順序排列的是( )
A.鹽酸、水煤氣、醋酸、干冰
B.天然氣、空氣、苛性鉀、石灰石
C.液氨、氯水、硫酸鈉、乙醇
D.膽礬、漂白粉、氯化鉀、氯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180°經線的說法正確的是
A. 180°經線與日界線重合
B. 國際日界線西側日期要比東側的早
C. 180°經線西側是西十二區,東側是東十二區
D. 國際日界線西側是舊的一天,東側是新的一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全年高溫多雨,草類茂盛 B. 地廣人稀,土地租金低
C. 有面積廣大的熱帶草原 D. 與英國發展畜牧業生產的條件相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某特大城市一二三環線之間各種土地利用類型占該區域面積比重示意圖。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圖中表示居住用地、工業用地、道路用地、商業服務用地的數碼依次是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③ C. ②④①③ D. ④③②①
【2】近年來,該城市在三環線以外規劃設立了多個居住用地區,商品房價格也不斷上漲。下列最能解釋這一現象的是 ( )
A. 大城市化 B. 郊區城市化 C. 逆城市化 D. 再城市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圖13為我國南方局部區域地形圖,完成下列問題。
(1)河流PQ段的流向為 ;H處的地形為 ;
(2)村落甲、乙、丙、丁最先發展為城市的是 。
(3)簡述圖示區域的地形特征。
(4)假如你反對在丙處修建水庫,請說明其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面的人口再生產類型轉變示意圖,回答下列各題
【1】現階段我國人口再生產屬于下列哪種情況( )
A. (1)→(2) B. (2)→(3) C. (3)→(4) D. (4)→(5)
【2】下列國家中,人口再生產類型處于圖中(2)階段的是( )
A. 尼日利亞 B. 韓國 C. 古巴 D. 澳大利亞
【3】圖中表現有老齡化趨向的階段是( )
A. (1) B. (2) C. (4) D. (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國某地區圖(左圖),圖中虛線為不同時期種植業分布北界。
材料二:2014年陜西省產業結構統計圖(下圖)。
材料三:長安(今西安)是古絲綢之路的起點。陜西省在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中定位于“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溝通內陸與亞歐大陸橋和絲綢之路的交通樞紐、承接東部乃至全球產業轉移的重要區域、絲綢之路經濟帶最大的物流中心、融匯亞歐豐富多元文化的重要平臺(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示意圖——右上圖)
(1)比較左圖中①、②兩地地形特征的異同。
(2)圖中河口鎮(R)以上河段水量逐漸減小,試分析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回答問題。(24分)
2012年的熱播大劇《葉落長安》,講述了上世紀40年代中原地區適逢戰亂災荒,大量河南人遷至陜西扎根,主人公郝玉蘭一家三代50年間融入西安這座城市的艱難過程。劇情跌宕起伏,人物空間流動較大,大女兒蓮花因工作,十多年奔波于西安和成陽之間,歷盡周折,才把工作調到西安;二女兒荷花因上大學,從西安到北京,從北京到美國:兒子東京在農村做了十兒年知青,后來全家調動進了城,最終因創業,又回到了農村。
(l)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很多,上世紀40年代郝玉蘭一家從河南遷移到陜西,其主要影響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荷花從西安到北京是_____________因素影響。
(2)和劇中人物東京一樣,歷史上“上山下鄉”的知青們,后來從農村返回城市,這是受______因素影響。而現在我國大量農民從農村涌向城市,則是受______因素影響。分析后者對城市發展的影響。
(3)人口遷移分為國內人口遷移和國際人口遷移,國內人口遷移又分為從城市到城市、從城市到農村、從農村到農村、從農村到城市。材料中體現劇中情節顯示了______種人口遷移類型。
(4)現在我國河南、陜西等中西部地區的人口向東部地區遷移較多,試分析產生這種現象的根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