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圖為 “2006年我國水資源、人口、耕地和經濟總量區域比重”,據此回答問題。
水資源與人口、耕地、經濟發展匹配較好的區域是
A.北方區 B.南方區 C.西北區 D.西南區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下圖為2006年3月16日某時美國天氣圖,圖中等值線為等壓線(單位:百帕),讀圖回答:
(1)關于此時圖示地區天氣狀況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中央大平原受低壓槽控制,易形成陰雨天氣
②東部地區受鋒面氣旋影響,可能形成陰雨天氣
③西北部沿海受鋒面活動影響,可能出現降雨
④南部墨西哥灣沿海受颶風影響,可能出現暴雨天氣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關于圖中甲、乙兩地天氣狀況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甲地氣溫高于乙地 B.甲地風力小于乙地
C.甲地氣壓高于乙地 D.甲地吹偏南風,乙地吹偏北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下圖為2006年5月中旬影響我國的某天氣系統,據此完成6~8題。
下列氣壓場中(箭頭表示風向),易出現上圖所示天氣系統的是
最能反映P地氣溫垂直分布狀況的是
下列四幅圖中,表示該天氣系統過境時氣壓變化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下圖為“2006年南極臭氧空洞統計圖”。讀圖,回答9~11題。
9.2006年南極臭氧空洞極大值出現時( )
A.新加坡為太陽直射 B.南極地區正值極夜
C.澳大利亞秋收正忙 D.中國東部沿海伏季休漁
10.2006年臭氧空洞最大范圍從南極點平均達到的緯度接近( )
A.80°S B.70°S C.60°S D.50°S
11.2006年與1979~2006年平均值兩條曲線相比,說明2006年( )
A.太陽活動強烈,是極大年
B.破壞臭氧層產品生產受到限制,但成效滯后
C.國家間未達成共識,收效甚微
D.工廠貪圖利潤,氟氯烴等化合物偷排嚴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2-2013學年河南省高三高考適應性測試地理試卷(一)(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表示意 1996 年與 2007 年新疆各類農作物種植面積的變化,下圖為 2006 年新疆地區主要農作物的生產效益圖。讀下表和下圖 ,回答下列問題。
1.2007 年較 1996 年,新疆
A.油菜種植面積增加 B.棉花種植面積增幅最大
C.糧食作物種植總面積增加 D.農作物種植總面積增加
2.造成新疆各類作物種植面積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生產效益的變化 B.人口增長過快
C.全球變暖,氣溫升高 D.降水增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